近日,引发高度关注的杭州“网约车跳车”事件调查结果发布——据当地联合调查组通报,确认涉事司机“两次未按导航行驶,让女乘客产生恐慌心理”,但警方亦未发现司机涉嫌刑事犯罪或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交通部门将依法依规对网约车平台及司机做出处理。对此,涉事平台已出面致歉,承诺日后“严格司机行驶路线规则”。

一场偏航引发的纠纷至此厘清,也彻底击碎了“司机企图搭讪”等流言。平心而论,虽然司机并无“主观恶意”,但行驶路线的选择确实会对乘客的乘车体验造成一定影响,而不同乘客的理解和反应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误判也好,恐慌也罢,这场风波给当事乘客、司机以及平台带来的,肯定是“多输”的局面。

而相较于“就事论事”的价值评判,此事更促人深思的是“如何看待网约车偏航”这一现实课题。近年来,网约车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用户规模突破4亿人次,“一键叫车”渐成出行新常态。但与此同时,围绕网约车导航问题的司乘纠纷、安全问题也高频发生,对其进行法律判定显得尤为必要。事实上,不少地方都曾相继出台相关规定,明确要求非经乘客主动提出更改线路(并有明确录音为据),司机不能自作主张改道,各大网约车平台也将此作为保障司乘双方权益的通行做法。可见,作为现代人越来越依赖的一种出行参考,导航一旦内置于网约车软件中,就不再局限于个人出行参考的范畴,而应当被视为司乘双方对于出行合同内具体线路的一种约定。司机无理由改道,就可能涉嫌违约,会被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绝不仅是“不礼貌”那么简单。

规则很明白,“偏航”为何屡禁不止?原因或许复杂,但关键一条,恐怕是由于约束力不足,不少司机没把“一定之规”当回事。破除这种漠视心理,网约车平台就得担起主体责任,以刚性规则校准“路线偏差”。首要一点,莫过于做好“普法”工作,让“乘客不同意,司机不偏航”成为行业运营操守。对于“知法犯法”的司机也要真罚真管,视情节严重程度该停单停单、该封号封号。

诚如交通部门负责人所言,保障乘客安全是网约车发展的底线。无论是对驾驶员、车辆的审查和每日出车前的人脸识别、轨迹日志,还是在驾驶阶段的风险防控预警,以及全程录音录像、一键报警等功能,说到底都是基于技术手段为乘客安全提供的可靠保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严格导航管理,补上安全漏洞,行业才能行稳致远。

安全建立在规则之上,反过来大家也应该有基本信任。毕竟,导航也不是百分之百靠谱,就算不偏航是行规,当出现“不得已偏航”的情况,司乘双方也应基于信任及时充分沟通,把话说在前头,避免因“误判”带来的无谓伤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