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引發高度關注的杭州“網約車跳車”事件調查結果發佈——據當地聯合調查組通報,確認涉事司機“兩次未按導航行駛,讓女乘客產生恐慌心理”,但警方亦未發現司機涉嫌刑事犯罪或有違反治安管理行爲,交通部門將依法依規對網約車平臺及司機做出處理。對此,涉事平臺已出面致歉,承諾日後“嚴格司機行駛路線規則”。

一場偏航引發的糾紛至此釐清,也徹底擊碎了“司機企圖搭訕”等流言。平心而論,雖然司機並無“主觀惡意”,但行駛路線的選擇確實會對乘客的乘車體驗造成一定影響,而不同乘客的理解和反應可能會有很大差異,誤判也好,恐慌也罷,這場風波給當事乘客、司機以及平臺帶來的,肯定是“多輸”的局面。

而相較於“就事論事”的價值評判,此事更促人深思的是“如何看待網約車偏航”這一現實課題。近年來,網約車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用戶規模突破4億人次,“一鍵叫車”漸成出行新常態。但與此同時,圍繞網約車導航問題的司乘糾紛、安全問題也高頻發生,對其進行法律判定顯得尤爲必要。事實上,不少地方都曾相繼出臺相關規定,明確要求非經乘客主動提出更改線路(並有明確錄音爲據),司機不能自作主張改道,各大網約車平臺也將此作爲保障司乘雙方權益的通行做法。可見,作爲現代人越來越依賴的一種出行參考,導航一旦內置於網約車軟件中,就不再侷限於個人出行參考的範疇,而應當被視爲司乘雙方對於出行合同內具體線路的一種約定。司機無理由改道,就可能涉嫌違約,會被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絕不僅是“不禮貌”那麼簡單。

規則很明白,“偏航”爲何屢禁不止?原因或許複雜,但關鍵一條,恐怕是由於約束力不足,不少司機沒把“一定之規”當回事。破除這種漠視心理,網約車平臺就得擔起主體責任,以剛性規則校準“路線偏差”。首要一點,莫過於做好“普法”工作,讓“乘客不同意,司機不偏航”成爲行業運營操守。對於“知法犯法”的司機也要真罰真管,視情節嚴重程度該停單停單、該封號封號。

誠如交通部門負責人所言,保障乘客安全是網約車發展的底線。無論是對駕駛員、車輛的審查和每日出車前的人臉識別、軌跡日誌,還是在駕駛階段的風險防控預警,以及全程錄音錄像、一鍵報警等功能,說到底都是基於技術手段爲乘客安全提供的可靠保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嚴格導航管理,補上安全漏洞,行業才能行穩致遠。

安全建立在規則之上,反過來大家也應該有基本信任。畢竟,導航也不是百分之百靠譜,就算不偏航是行規,當出現“不得已偏航”的情況,司乘雙方也應基於信任及時充分溝通,把話說在前頭,避免因“誤判”帶來的無謂傷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