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新能源 原創]

提到電動汽車,掛在人們嘴邊的總是“枯燥”“無聊”這些詞彙。在電氣化轉型過程中,有些傳統品牌似乎摸不準脈絡,精神內核變得模糊。幸好,另一些品牌及時找準了方向,借電氣化契機塑造出更好的自己。從沃爾沃到Polestar極星,北歐風情非但沒有減弱,反倒獲得了昇華。正如重慶這座城市,沐浴着新時代春風,卻不改山城本色。

一年前的今天,我與Polestar品牌初次見面,當時陪在我身邊的是一輛極星1。在豪華GT領域,極星1或許不是最美或最辣的,但其獨特型格很難找到替代品,內斂的特別感讓人着迷。然而,高昂的售價意味着極星1註定只是櫥窗裏的展品,尋常人家可望而不可及。然而沒過多久,極星2便打破了僵局,向豪華品牌EV的主流陣地發起衝鋒。

Polestar極星 Polestar 2(參數丨圖片)(參數|詢價)(詢價模塊,請勿手動編輯,如需刪除,請在圖片上右鍵刪除詢價)

在最新推出的2021款車型上,極星2用LG電芯取代了之前的寧德時代電芯,電池容量也略有變化。具體來看,長續航車型採用78kWh電池包,較之前的71kWh提升了約10%;新增的標準續航車型則採用64kWh電池包。此番試駕車型爲極星2首發版(老款),搭載71kWh寧德時代電池,並配備了雙電機四驅系統。

去年7月,我曾在凱擇賽車場和京郊山路上試駕了極星2,結論是操控強悍而輕鬆。由於那一次時間倉促,我沒能在城市道路下對極星2進行深度體驗,所以動態評價留有懸念。在此次山城試駕中,就讓我們把重點放在日常駕駛部分,看看這位運動健將的另一面究竟如何。

Öhlins DFV雙流閥減振器支持22段手動調節,阻尼特性的變化範圍很大。穩妥起見,出發前我們將減振器設定爲出廠默認狀態(前10+後10),理論上這是比較均衡的設定。即便如此,我還是對舒適性有些擔心,畢竟在此前的賽道體驗中,這套減振器的強阻尼取向有目共睹。

慢速駛過停車場,環氧地坪也沒有難倒極星2。這種路面顛簸雖然幅值不大,但起伏非常隨機,如果阻尼太強就會產生拉扯感。在這裏,極星2的減振器的表現令人滿意,車身沒有出現左右快速拉扯的感覺。駛入主幹道,車速逐漸提高起來,懸掛終究還是展現出堅韌的一面。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當前的減振器設定的確偏硬了些——那種歐洲性能車特有的“硬”。

不知是否地質原因,重慶道路上時常出現連續長波路,也就是波浪狀的平緩起伏。Öhlins減振器對車輪的控制能力很強,副作用是車身過於貼地,那種頑固的感覺就像是在複製路面。頂着80km/h限速駛過,懸掛壓縮過程比較細膩,沒有粗暴的頂升感。可惜好景不長,減振器換向動作略顯突兀,車身拉回地面的過程有些猛烈。前後軸阻尼搭配還有推敲空間,車頭被拉回地面的時候,車尾還在向上頂,這造成了車身俯仰。假如你是個感受細膩的人,此情此景下,極星2恐怕難言舒適。

轉向助力提供三種模式,分別爲輕、標準和重。無論選擇哪一種,轉向力道都不會太過沉重,營造出輕鬆愜意的風格。轉向阻尼的比例感令人滿意,駕駛者通過手力變化就能感知到前輪指向。雖然不像一些性能車那樣緊繃,但這種靈巧風格還是挺討人喜歡的。如果非要在三種模式中挑一個,我認爲標準模式手感最自然,另外兩種多少有些刻意輕或刻意重。

轉向響應的方式很討人喜歡。中心區響應恰到好處,足夠跟手,卻不會顯得“賊”。隨着你逐漸加大轉向角度,車身橫擺也會等比例增加,線性可期的感覺盡顯大廠風範。轉向比是比較適中的設定,方向盤從左至右大約爲2.6圈,初次上手也不需要太多適應。

剎車踏板阻尼非常堅實,淺行程內就能提供良好的支撐感,給人以充足的信心。使用中等能量回收模式時,耦合制動不會導致踏板力的波動,放心踩就好。要知道,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和混動)折戟於此,剎車越踩越沒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強能量回收模式下,極星2的電制動介入略顯突兀,這時剎車動作還是溫柔些爲妙。

編輯點評:外表溫潤如玉,內心堅毅挺拔,這大概是對極星2的最佳概括。僅看外在,極星2不過是北歐風情向跨界領域的延伸,熟悉多於新鮮。開起來以後,你就會發現其魅力遠遠不止於此。坐在極星2的方向盤背後,我甚至想起了一些以樂趣見長的鋼炮,不由得老淚縱橫。或許,這纔是傳統車企打造EV的最大優勢吧。

精彩內容回顧:

首試Polestar 2:駕駛樂趣也能很主流?

Hypercar才配做對手 Model S Plaid圖解

攜手極狐 百度Apollo進入“登月”時代

來源:愛卡汽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