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和清明节其实是两个意思,如今合二为一了。

既有“故园肠断处”,也有“日长蝴蝶飞”。

我们怀彼亲人。我们整理心情。我们坚韧前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幅难以割舍的“背影”,那如同生命一般的背影,陪伴着我们,温暖着我们,无畏前行。

亲人的背影是那般绵长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大约是中国人对父亲最长情的告白了。

……过铁轨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引自朱自清《背影》)

我想起自己的父母。我曾在诗中写道:父爱像无声的雪花,不经意时积厚,越厚越踩,我们踏雪而来,于父而言,便是爱的表白。

而遥想母亲对我一生的爱,我只能说:我依偎在母亲身边30冬夏,而母亲在我怀里只有几分几秒。

先烈的背影是那般肃穆端庄

每年的清明节,家住朝外街道三丰里社区的宋振镛老人,心情都会格外沉重,他家有三位亲人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幺弟小萝卜头(宋振中)一起牺牲时,距新中国成立仅25天。

1963年,长篇小说《红岩》出版,旋即轰动全国。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成为“红岩烈士”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他的事迹被选入小学教材,编入各种普及读物,妇孺皆知。《红岩》小说中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老人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他小名叫森森,难友们都叫他小萝卜头,瘦小的身躯顶着一个大大的脑袋,另一个原因可能和他倔强的性格有关。小萝卜头被捕时还离不开尿布,牢房里见不到阳光,阴暗、潮湿,晾不干东西。尿布湿了,妈妈怕孩子受潮,白天把尿布围在腰里,搭在肩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它暖干。时间长了,她得了风湿病,关节红肿、疼痛……”

宋振镛说:沿着亲人足迹就是最好的纪念。“最难忘的是与弟弟和母亲诀别的一幕,我们轮流抱着弟弟,弟弟的笑声现在还在我耳边……我可敬可亲的父母和弟弟永远也不会回来了。我们最好的纪念和缅怀就是沿着他们的足迹,永远爱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

如今已耄耋之年的宋振镛老人一直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诺言。作为国防战线的老兵,他曾参与原子弹、核潜艇关键部件的科研工作,两获国家发明一等奖;作为烈士亲属,几十年间,他赴全国各地义务作报告数百场,先后给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和重庆市博物馆等单位捐献文物、提供文史资料;作为普通的北京市民,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曾被居民推选为社区议事委员会委员、朝外街道“健康之友协会”名誉会长,他的养生健康讲座成为一方百姓的福音……

宋振镛的大姐家住西安,每年清明节都会代表兄弟姊妹到烈士陵园为三位亲人扫墓、祭奠。

宋老对我说:越是到这个时候越是想念小萝卜头,想起当年的诀别,“每过一年,我都会给他加上一岁,想象他现在该是什么模样……每次做报告,讲到小萝卜头,台上的我和台下的孩子们都哭成一片……每年清明节,都有很多新朋老友,甚至是陌生人打电话安慰我。我坚信父母和弟弟的英雄事迹会像火把一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逆行者的背影是那般无畏敢当

自抗击新冠疫情的号角响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抗击非典杰出科学家、被誉为“埃博拉终结者”的陈薇将军便毅然出征武汉。18年前的抗击非典之战,她一百多天不回家,带领团队最终研制出惠及一万多医护人员的新药,而她当年仅仅四岁半的儿子因为许久见不到母亲,当听说母亲即将出现在央视《东方时空》节目时,小家伙一动不动守着电视,亲吻屏幕上出现的“母亲”,这一幕被父亲拍成照片,令陈薇将军泪洒征衣……

此次抗疫之战中涌现出一大批动人的妈妈形象,像留下两岁儿子、以身殉职的夏思思,放下刚刚百天的婴儿投入疾控中心工作的朱妍……11岁的王艺璇为妈妈送行,弟弟哭,她不哭,还写信鼓励妈妈。接到信后,妈妈向队长提出:我要去风险最高的重症抗疫组!

……

妈妈,别哭。

没有妈妈的夜晚,

我不再孤独。

是您不让我去送行,

怕我舍不得您、忍不住哭。

现在我后悔了,

谁知分别是这么的苦,

门外一响起脚步,

我就把日子细数……

笑在梦里面,甜啊,

落在嘴里头,是苦。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

平凡,会让伟大永驻!

《妈妈,别哭》作者:夯石 演播:唐烨

中国有声阅读 2020-02-28

90后、95后们成了此次抗疫之战的急先锋。90后小护士负压病房值守4小时,防护服上血迹斑斑……95后朱庭萱,第一批奔赴抗疫第一线。母亲劝她:“孩子,病毒不长眼,咱不第一批去武汉。”庭萱却说:“妈,总得有人上,总得有人冲锋在前!”从此,她的笑容像一朵白莲,绽放在金银潭医院。

彭银华为上抗疫一线而推迟的婚礼,永远都无法举行了。办公室抽屉里躺着没有送出的请柬;家中布置一新的洞房里,那空悬的婚纱照,未婚妻只能泪眼相看……

八天之后,雷神山医院办公区的15分钟“战地婚礼” 吸引了全国网友的目光,大家纷纷祝福这对在抗疫一线喜结连理的90后……

抗疫以来,还有许多医护人员是夫妻双双上战场。

2020年2月18日牺牲的武汉武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智明,他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救治无效,在武汉同济医院去世,年仅51岁。

他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ICU护士长,曾多次要去陪护他,但刘智明总是摇头……蔡利萍说:“他了解我的,他知道我放不下走不开,所以他总说不要。但他自己也是医生,他自己也很清楚,甚至连医疗预嘱都跟主诊医生讲了……”

这些抗疫英模义无反顾、逆风而行的背影,感动着亿万国人。

笔者仅以此诗悼念被追授“全国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称号的刘智明大夫。(本诗为节选)

……

最好的时候遇见你,

后悔没有多陪陪你,

哪怕为君歌一曲,

说句白首不相离。

其实我懂你,

第一时间披上征衣,

我沉默不语,

战疫之令声声急,

换我也不会把头低。

谁说和平时期没有英雄,

第一时间把责任扛起!

我来,我先上,我站在头里!

这不是荣誉,无关勇气,

这是职业的担当和使命不息。

最好的时候遇见你,

你留下最好的年华为着中华大地!

江河在呜咽,

历史会铭记,

血染的红旗,

有你尽的力!

作者:夯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