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頭,互聯網醫療公司上市已經很常見了。

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醫療賽道上的公司紛紛加快上市步伐,京東健康醫渡科技等已登陸港股市場。近日,專注於醫生社區平臺醫脈通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高盛、海通國際爲其聯席保薦人,這也意味着資本市場或再添互聯網醫療“新兵”。

1

分手丁香醫生

醫脈通前身特科能軟件技術最早成立於1996年,是由清華覈物理專業出身的田立新和姐姐田立平共同創立。

1998年,特科能開發出了綜合英漢雙語醫學詞典全醫藥學大詞典,目前仍國內影響力最大的專業醫學翻譯軟件之一。此後十餘年間,特科能相繼推出一系列醫用產品,有幫助醫生查詢藥物說明的用藥參考;用於提供醫生文獻查詢的醫學文獻王;爲製藥公司提供數字醫療營銷服務的eMarketing;以及內含上萬份指南全文的臨牀指南。

全醫藥學大辭典、醫學文獻王早期每套零售價280元,醫師用藥參考零售價爲190元。光靠賣軟件,特科能在2004年營收規模首次突破1000萬元。

不過,當時的田立新做了一個現在看來並不明智的決定。

從2004年開始,特科能牽手丁香園,將其開發的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都放到丁香園平臺上搜索。按照田立新的說法:“有個挺好的朋友在做互聯網,自己何必再去做呢?”,這也爲後續醫脈通的名氣不如丁香園埋下伏筆。

眼看着丁香園風生水起,成爲業內頗具影響力的社區和醫生服務平臺,後知後覺的田立新也按耐不住了。2006年,特科能公司正式推出了醫脈通,也做起了互聯網。

2013年,一直依靠自有資金運轉的醫脈通引進了日本M3公司的戰略投資,M3以12.2百萬美元的交易對價獲得公司50%的股份。

IPO前,除了M3佔有的50%份額外,田立平、田立新先生、田立軍通過Tiantian持有公司剩下50%的股份,兩者爲共同控股人。

與M3建立合作關係之後,公司隨即成立集團控股公司及其他成員公司。經過數年發展,2021年公司正式更名爲醫脈通,並推出互聯網醫院。

2

成爲中國版“M3”

得到M3入股的同時,醫脈通也將其數字化醫藥營銷模式引入進來。

M3公司利用以m3.com爲中心的會員制醫療網站提供醫療相關的互聯網服務。2020財年M3營收同比增長29%至1691.98億日元,淨利潤則增長至411.98億日元。截至目前,M3已服務超過90萬名醫療工作者,醫生會員超過30萬,佔日本醫生總數的92%,藥劑師超過19萬。

與其他醫生社區參與者相似,M3亦是爲幫助醫生獲得更多專業信息,而區別在於M3更側重於打造醫學信息平臺。這點上,醫脈通取之精髓。

醫脈通目前主要針對三類用戶不同需求推出解決方案:

其一,針對製藥及醫療設備公司,提供精準教育及企業解決方案。服務內容包括讓企業有效聯繫醫生,並教導相關處方藥及醫械知識,也就是充當傳統“醫藥代表”的職責。2020年,已有81家制藥及醫療公司採取該方案,醫脈通已代表客戶對191個醫療產品進行數字推送,這個數值逐年上升。

其二,針對醫生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對醫學信息的需求,推出醫學知識解決方案,也就是銷售臨牀指南、醫學文獻王、用藥參考、全醫藥學大詞典、醫知源等醫用軟件工具。2018-2020年,註冊用戶中分別有約1.41萬名、8.8萬名及15.93萬名爲付費用戶。

其三,主要針對患者,提供智能患者管理解決方案,即網上問診和處方服務。這塊業務起步相對較晚,與其他互聯網醫院並無本質差別。

可以說,從業務方面來看醫脈通是中國版進階“M3”。

截至2020年底,醫脈通平臺可透過網站、桌面應用程序及移動應用程序登入,約有350萬註冊用戶,其中約240萬用戶爲執業醫師,佔中國所有執業醫師約58%。在註冊醫師用戶數上,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在線專業醫師平臺。

基於此,醫脈通成爲“互醫”江湖中爲數不多實現盈利的公司。2018年-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由8346.3萬元增長至2.1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59.95%;年內溢利由1418.9萬元增長至8519.7萬元,年複合增長率145.04%。從盈利能力上看,公司毛利率由2018年的59.77%上升至73.17%。

其中,精準教育及企業解決方案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尤其是精準教育解決方案,在疫情之下傳統線下營銷方式幾乎完全無法運作,而基於線上平臺的醫藥數字化營銷開始普及,這塊收入貢獻了公司總收入的絕大部分,2020年達到7成以上。

站在當前時間點上,隨着兩票制以及藥品帶量採購等政策推進,藥企依靠傳統醫藥代表營銷方式面臨着較大壓力,數字化營銷爲現有的營銷體系帶來了補充性方案。安信證券預計到2025年,數字醫療營銷市場規模將達到1133億元,滲透率提升至11.4%。可以預見的是,醫脈通第一大業務仍將繼續支撐其業績增長。

3

吸納新醫生用戶越來越難

不過,在各路資本爭先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時代下,醫脈通也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首先,與醫藥電商、醫患服務等互聯網醫療平臺不同的是,醫脈通側重於科研和學術方向的醫生社區。而專業醫生平臺這個賽道,醫生的覆蓋度、高活躍度和高黏性是核心競爭力。對於藥企而言,在選擇第三方平臺時,聚集的醫生數量,醫生的活躍度也是重要的指標。

這點上,曾經攜手共進的丁香園是醫脈通最大的競爭對手。丁香園累計服務上億大衆用戶,並擁有550萬專業用戶,其中包括210萬醫生用戶,與醫脈通不相上下。

而在用戶開拓方面,雖然醫脈通醫生用戶的數量在不斷提升,但是註冊醫生佔總用戶的百分比越來越低,從2018年的80%,下降到2019年的73%,再降至2020年的69%。顯然,醫脈通在吸納新醫生用戶能力上有些“喫力”。

其次,2020年是疫情高峯,大批營銷行爲轉向非接觸式的直播和線上模式,也造成公司主要業務收入大幅增加。今年之後,疫情帶來的訂單量可能會大幅緩解,業務增速也會放緩。

而這幾年切入互聯網醫療、數字醫療領域的競爭對手不少,其中不乏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互聯網巨頭,也有春雨醫生、妙手醫生等各類創新型互醫平臺,對於醫脈通而言,公司相較同行介入互聯網醫院時間晚了2年,在產品及服務創新、營銷策略更面臨更多的競爭壓力。

4

結語

對於一家公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商業變現能力。尤其在“互醫”江湖裏,不少公司商業盈利模式仍處於摸索階段,而醫脈通目前已經可以通過內生增長實現盈利,而非來自外部投資或兼併收購,一定程度上跑贏了同行業其他玩家。

不過,因疫情衝擊帶來的短期業務量大增,不可長期持續支撐行業快速增長。當疫情影響褪去之後,伴隨着產品需求量放緩以及市場競爭加劇,醫脈通高增長的業績可能遭遇瓶頸,未來如何擴張用戶羣體、增加產品服務創新,將是公司面臨的主要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