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人士+網紅打卡點,前不久,如果你在上海連續提到這兩個詞,大多數人最快聯想到的一定是“熊爪咖啡店”。現在,或許大家還會有另一個答案:福州路上海書城對面的慈善超市。

這兩家店有不少異曲同工之處。比如,店裏有一定比例的崗位提供給殘障人士,店面都具有公益屬性,還都成了最新“網紅”,口碑極好、人氣極高。

其實,類似這種以“公益慈善”躥紅的店,近年來在上海還有不少。除了上述兩家以外,專門由自閉症患者料理的“孤獨咖啡館”、由阿爾茨海默症老人擔任服務員的“忘不了餐廳”等也在社會上有着良好的口碑。在這些地方,傳播公益渠道多樣,面向不同羣體。一方面爲殘障人士人提供崗位機遇,另一方面也接收普通社區羣衆捐款、捐物,鼓勵義賣,成全他們的愛心。漸漸地,形成了一種“人人公益,處處可爲”全新的慈善文化。

前兩天剛閉幕的市委全會聚焦城市軟實力,對網紅的“熊爪咖啡店”也有高度評價。確實,對於殘障人士的愛心幫扶,不僅應在“硬件設施”上下功夫,更應該體現在城市的“柔軟之處”。就像市委全會中所指出的,要堅持人人都是軟實力,更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也要堅持人人展示軟實力,動員全社會成員積極參與。

這些店面,幫助特殊人羣自力更生,以創新的制度,變“輸血”爲“造血”,真正解決這類特殊人羣、這些特殊家庭所面臨的困境。很多關注這些“網紅店”的人從中讀出了上海的城市溫度與城市品格。這些店,是上海城市精神的縮影,更體現出上海內在價值的核心。

一直以來,關愛殘障人士等弱勢羣體,都被當做是衡量一座現代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標準。而上海已將保護弱者、尊重多元、互助友愛、風雨同舟等品格,熔鑄在上海人的性格、品質、情感以及行爲中。上海市民素來樂於奉獻愛心,進入互聯網時代,上海仍一馬當先。2018年,全國首份移動支付公益圖譜出爐,顯示上海市民線上捐贈超過2500萬筆,排在全國第一位。“這就是城市溫度、城市品格”,有媒體在當年的圖譜出爐後這樣說。

毋庸諱言,這些珍貴的品質,既能起到感召人、激發人、凝聚人的作用,又對城市軟實力具有引領性、決定性、基礎性作用。相信,在這座城市中生活的每一個人,都能切實體會這種精神與品質的召喚,也能從這種召喚中將這些精神與品質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從而讓人與人美美與共,讓人與城市相互成就。

來源:東方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