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暫停美股IPO流程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裴培

來源/互聯網怪盜團(ID:TMTphantom)

6月23日,正在申請赴美上市的Soul突然宣佈暫停上市定價流程,但是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只聲稱“收到了其他資本運作的可能性”。這種情況非常罕見。有人猜測,Soul是否將改爲申請港股上市;也有人猜測與某些進行中的訴訟有關;還有人認爲存在被騰訊收購的可能性,因爲公告中提到了“我們的大股東騰訊也支持這一決定”。

我沒有得到任何獨家消息,跟大家一樣,只看到了招股書和公開的新聞稿。不過,如果騰訊真的宣佈收購Soul,我不會感到奇怪——畢竟,在IPO流程啓動前,騰訊已經佔據後者的49.9%的股份,離全面並表只有一步之遙。在此,我僅提出一種可能性:Soul併入騰訊是一種較佳的選擇,不僅對Soul如此,對騰訊也是如此,因爲它有可能激活QQ。

在絕大部分關於騰訊的討論當中,QQ都被忽略了。在每個季度的財報當中,管理層最多隻會有一兩句提到QQ;分析師已經基本不再預測QQ的用戶趨勢。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微信如何如何——微信視頻號能有多少用戶?視頻號何時能變現?微信給遊戲導流的能力有沒有下降?微信支付的手續費率會下降多少?等等等等。在絕大部分投資者、自媒體和業內人士看來,騰訊就是微信 + 遊戲 + 一堆不太成功的媒體業務 + 投資,而QQ只是歷史遺蹟罷了。

事實上,直到最近一個季度,手機QQ仍然擁有6.06億MAU,可以位列中國移動App的前十名;手機QQ空間擁有大約5億MAU(2020年下半年以後不再披露)。手機QQ的規模仍然令人敬畏,問題在於它已經越過了最高點:在2018年二季度達到7.08億MAU之後,用戶就開始下滑了,2020年下滑得尤其嚴重。現在,手機QQ的MAU已經退回到了2015年的水平。

這就是一切頭部移動App的宿命:無論你規模多大,無論你賺不賺錢,只要增長停止了,就會立即被所有人忽略,尤其是被資本市場忽略。

2011-15年,在微信異軍突起的同時,QQ也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轉型:不再謀求與自家的微信爭奪熟人社交市場,而是主打年輕化、趣味化的社交。因此,QQ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用戶羣,沒有全面被微信取代。最典型的例子是,學生非常喜歡使用QQ,因爲那裏沒有長輩出沒。未成年人從QQ當中衍生出了CQY、NSS、KSS等一系列黑話。直到2019年,QQ爲騰訊遊戲提供的流量仍然能與微信平起平坐,《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的QQ區充斥着年輕人。對於騰訊來說,微信面向成年人、QQ面向下一代,是一個很好的局面,如果能持續下去就更好了。

但是,上述局面在最近兩年不斷鬆動,導致騰訊不得不從根本上反思QQ這個平臺的定位。原因既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

從內部看,QQ的歷史太長、歷史包袱太重、功能太繁雜。現在的QQ其實是個大雜燴,充斥着各種各樣的新功能,例如圖文信息流、短視頻、直播、陌生人交友、小遊戲,等等。如果有人認爲微信不夠剋制,那他真應該看看QQ,後者的功能更新頻率遠遠快於前者。

從外部看,QQ用戶一方面流失到微信,一方面也流失到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他們固然不會在抖音社交,但是會在上面花很多時間。QQ強調的興趣、內容社區屬性,可以在抖音、快手、B站得到更好的滿足。在需要熟人社交時,他們也不一定會回到QQ,更有可能是回到微信。

2021年4月15日,騰訊宣佈任命天美工作室負責人姚曉光兼任QQ負責人,潛臺詞非常明顯,那就是要藉助遊戲的產品方法論,對QQ進行全面改良,或許是改成眼下最流行的“元宇宙”。在同一時間啓動上市流程的Soul,恰好也自稱“年輕人的元宇宙社區”,儘管它離這個願景還非常遙遠……

作爲Soul的輕度用戶,我認爲它已經是國內最成功的垂類社交App了。它的產品設計很有趣,功能很多,又不太花哨;它確實讓人有一種留在裏面聊下去的意願,而不是聊熟之後就急匆匆地加微信(這隻代表我的個人觀點)。更重要的是,它足夠大——在接近1000萬DAU的水平上,它顯然是國內除了微信和QQ之外最大的社交平臺之一。

Soul相對於QQ,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歷史包袱輕,只需要顧及“陌生人社交”“興趣社交”的垂類賽道。QQ也推出了基於地理位置和興趣內容的交友服務,使用的人也不少,但是總給人以老氣橫秋的感覺。如果有一天,Soul能成長到QQ的哪怕五分之一的規模,那麼一切就會出現根本性變化:Soul的“小而美”特質、垂直社交屬性、朝氣勃勃的新生精神將會消失,轉而也變得老氣橫秋。這種事情在陌陌身上已經出現過一次了,而陌陌的歷史也不過跟微信一樣長而已。

我們還必須正視一個定律:一切垂類平臺,在“出圈”的過程中,獲客成本總是不斷走高的,而不是像某些投資人幻想的一樣降低。換句話說,在獲客這件事情上,不存在什麼規模效應——B站、知乎、小紅書都是典型的例子。2020年,B站的用戶增長了55%,平均獲客成本則上升了一半。這種無節制的燒錢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

然而,假設Soul以某種方式併入騰訊,是很有可能產生化學反應的。對前者來說,可能比單獨上市的前景要好;對後者來說,可能找到激活QQ的方式。我可以假設三個具體的場景:

Soul併入騰訊之後,作爲一個獨立App運營下去,從微信、QQ獲得大量流量,構成一個“社交App三角”:微信強調成年人的熟人社交,QQ強調年輕人的熟人社交,Soul則擔負陌生人社交/興趣社交的使命。至於Soul的用戶年齡,可能遠低於微信,但是略高於QQ。利用騰訊系的強大資源,Soul可以成爲一個準頭部App,參照B站、小紅書的體量。

Soul與騰訊旗下的QQ融合,形成一個新的App。原有的Soul App可以保留,但是主戰場轉移到QQ,變成“QQ元宇宙”的一部分(類似App和小程序的關係)。因爲我不是產品經理,所以我很難想象這種融合具體將如何完成。

Soul在接收了騰訊遊戲的技術和內容支持之後,徹底蛻變爲一個真正的元宇宙。例如,它可以成爲一個基於虛擬形象、具備二次開發環境、與VR/AR深度融合的社區。它的商業模式也會變得更像遊戲,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更像嚴肅交友/婚戀社區。

強調一下,上面只是我的個人看法。我並不知道騰訊是否真的有意收購Soul, 或者Soul是否樂意被騰訊收購。我只是站在純粹中立的角度認爲,兩者合併帶來的好處可能會大於Soul獨立上市。尤其是對於騰訊來說,如果能激活QQ,無異於再造了一個頭部App。我相信,未來1-2年,微信視頻號的持續發展、QQ的復興、對產業互聯網的投資,將成爲騰訊的三個戰略重點方向。

無論Soul併入騰訊這件事情會不會發生,我們都應該看到:對於垂類App而言,無論是垂類電商、垂類內容還是垂類社交,“規模效應”很可能都沒有資本市場想象的那麼大。雖然用戶黏性、商業化空間會隨着規模而上升,但是上述好處會被高昂的獲客成本所抵消。一個垂類App的MAU從1000萬擴張到2000萬,收入可能上升了1倍,但是獲客成本可能上升1倍半。結果,垂類App從投資人手裏融到的錢,轉眼就送給了字節跳動、騰訊、百度等大型廣告平臺,或者送給了傳統媒體。

這也是“新國貨”共同面臨的問題:極速的用戶增長、爆棚的口碑,可能都源於不計成本的廣告投放,區別無非是在天貓投放還是抖音投放而已。投資者希望這些品牌能夠通過日復一日的砸錢,影響消費者的心智,建立像可口可樂、茅臺一樣“根深蒂固的品牌形象”。如果事情真有這麼容易就好了!

我嘗試過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垂直社交App,目前還在使用的有Soul、即刻、一罐,等等。老實說,Soul是個有趣的App,無論它選擇上市還是併入騰訊,希望它的未來會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