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剑(右一)在街头开展法治宣传。

游剑(右一)对案件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

制图:任梦媛

34岁,从检13年,他偏爱一身检察蓝,拥有一颗赤诚心。同事说,他博学善思、睿智机敏……他,就是云南省第五届“优秀公诉人”、镇雄县检察院一级检察官游剑。

精通侦查的优秀公诉人

2008年,怀揣一颗守护公平正义之心,21岁的游剑考入云南省镇雄县检察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到检察院,这个青涩的毛头小伙深知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他拼命给自己“充电”,后来他获得了法律硕士学位,也迅速成长为一名理论熟、业务精的办案能手。2020年,他参加云南省检察机关公诉人业务竞赛,获得了“优秀公诉人”的殊荣。

2020年1月,镇雄县某乡镇发生一起恶性案件,接到任务后游剑第一时间赶赴案发现场提前介入侦查,因案发地点在偏远山区,车辆无法到达,他与侦查人员在泥泞的山路步行3小时才赶到现场。侦查后,他们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将关键犯罪证据抛至十几公里外的一个山洞里,由于山林陡峭、天气恶劣,取证十分困难,他和侦查人员再次步行2小时赶到现场。在反复的观察中,游剑分析认为只有一名犯罪嫌疑人很难完成整个犯罪过程,于是向公安机关提出了可能存在同案人的假设。为了更全面地寻找案件证据,他与侦查人员再次步行返回第一现场,沿途找寻线索,成功在路边草丛内找到了带有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作案工具,后通过数次往返,引导侦查人员收集、坐实证据,成功侦破了案件。

一位优秀的公诉人,不仅要用客观公正的眼睛去发现线索、补充遗漏,更要善于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从2014年开始,勤学善思的游剑就结合实践撰写了检察理论调研报告及论文40余篇,并相继发表于《人民检察》等权威刊物上。在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过程中,他通过总结分析,对农村黑恶势力的形成原因、危害进行剖析,完成了《基层检察机关办理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中社会管理职能的运用》课题,获得了国家检察官学院云南分院优秀奖。

追求极致的“司法工匠”

“我们办的不仅仅是一件案子,更是别人的人生。”因此无论案件大小,游剑都认真细致审查每一份证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2018年,他办理的一起聋哑人涉嫌盗窃案中,被害人报案称被盗窃现金1万多元,因犯罪嫌疑人张某不识字,也未系统学习过手语,在讯问笔录中承认了盗窃1万余元的犯罪事实。但在审查证据时,游剑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发现所盗窃现金的厚度不可能有上万元,于是他从银行借了一百张模拟练习币带至看守所提讯张某。当看到一叠“钞票”时张某猛摇头,并数出16张(1600元)示意他的盗窃金额,游剑立即到公安机关,要求侦查人员再次询问被害人。经过反复询问,被害人承认了为引起公安机关重视,夸大被盗金额的事实,最终张某被适用缓刑,并经过游剑的联系,进入了特殊教育学校学习。

正是这种对每一件案件负责、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使得游剑办理的多起案件在云南省案件质量评查中被评为“优质案件”。

扫黑战场上的“拼命三郎”

“法律是老百姓维护合法权益最后的希望。”游剑时刻提醒自己,办案是智者之间的较量,也是勇者之间的对话,要办就办成铁案。

2018年2月,游剑受邀介入袁某某等人涉黑案件。该案是一起把持基层政权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犯罪嫌疑人涉及当地两个大家族、多名村支书、村委委员,各种利益关系盘根错节,违法犯罪延续长达20余年,侦查、取证难度较大。

介入案件后,他由弱及强,多次反复提讯犯罪嫌疑人,寻找突破口,成功打破该组织的“坚固壁垒”,精心准备的30余份讯问提纲,在庭审中促成了14名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和2名组织领导者当庭认罪,彻底分化瓦解了该犯罪组织。针对部分证据如果不及时收集可能会有灭失的风险,他提出要求及时将那些证据固定成影像资料。这些工作成为后来庭审中指控犯罪的重要证据。

“做人做事不要太绝,你儿子游某,6岁,在某幼儿园大一班吧……”办理这起案件时,游剑不时收到这样的威胁,但他始终秉持一股浩然正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仔细甄别证据,梳理每一起案件事实。经过缜密审查,追捕、追诉6名犯罪嫌疑人,对案件中发现的“保护伞”线索绝不姑息,及时移送纪委监委。

整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游剑共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16件147人。在办案中发现并移送涉黑涉恶犯罪线索11条,移送“保护伞”问题线索34条。

难顾小家的“榜样爸爸”

游剑的妻子也是一名检察官,因为忙于工作,他们错过了儿子的生日,错过了儿子的“六一”,错过了儿子的升学典礼。但他们从不错过每年的清明节烈士陵园祭扫,在每一位英雄墓前,他们给孩子讲述英雄故事,告诉儿子革命前辈如何保家卫国。由于工作原因,游剑经常带着孩子在办公室加班,看到宣传栏里爸爸的照片,孩子十分自豪。虽然他能陪伴家人的时间寥寥无几,但在孩子的眼里,游剑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爸爸,是自己的榜样。游剑用自己的勇敢与刚毅感染熏陶着儿子,让儿子也成长为了一个阳光开朗的小男子汉。

然而,游剑不仅是儿子心中的“榜样爸爸”,还是所挂钩盐源镇干河村学校孩子们的“校外爸爸”。从县城到干河村有6个多小时的车程,几年来,游剑克服交通上的困难,坚持按期走访,为山区的孩子们排忧解难。得知孩子们上学路途遥远,游剑积极向县教育局反映,争取资金修缮校舍,解决危险山路护栏;看到孩子们校服破旧,游剑自掏腰包购买了50余套校服送给困难学生。2018年,了解到学校唯一的任课老师病重无法坚持上课,他立即赶到学校,告诉家长们课不能停,孩子不能放弃学业,随后他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将该小学的学生转到就近村小学入学。几年来,为了干河村的交通和教育,游剑积极向扶贫部门反映,将交通不便的困难群众搬迁到县城,还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就业和孩子上学的难题。

“迷茫的时候,选择更艰辛的那条路”,这是游剑的座右铭。生命如水,一泻千里者为江为河,汩汩细流者为泉为流。诚如游剑的从检经历,他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但他却用13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执着,履行了一名优秀检察官的庄严承诺,诠释了“坚韧秉真求正,崇法昭理拓新”的宝贵精神。

来源:检察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