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上海的早餐地图将在6月底前试运营,100家品牌企业的1.1万多个早餐网点信息已成功导入系统,将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早餐查询等服务。

图说:张江人工智能岛园区内的无人早餐车前,顾客正在使用手机扫码购买热气腾腾的早餐。刘歆 摄

一顿热乎乎的早餐,体现的是城市温度。去年上海启动升级的早餐工程,构建起以中央厨房为核心,连锁早餐网点为主体的“大网”,不仅像肯德基、小杨生煎等中西式早餐都可以买到,而且更有优选早餐组合套餐,为都市白领提供了更多选择。

早餐工程规划“大网”有了,优化区域早餐网点布局,就需要将“最后100米”建设好。目前,网订柜取式流动餐车、无人早餐车、智能取餐柜、智能早餐机等新模式的应用正加快拓展,而早餐地图的出现,将方便人们进行查询,找到自己周边最近的早餐供应点。“硬要素”上叠加“软要素”,可以实现“1+1>2”的综合效应。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工作、生活在这个城市,还是到此旅游的人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张交通地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能需要指引,这也让包括早餐地图在内的民生地图,成为了城市“软实力”的一部分。放眼望去,像纽约曼哈顿地区有专门的“公厕地图”,指导人们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找到厕所;深圳推出了“蚊子地图”,让人们避开蚊虫密集区域;厦门不久前上线了最新版的“防溺水地图”,归纳出厦门7个危险水域……在城市的“硬容器”中融入“软内容”,让城市更有温度,为城市塑造更强的竞争力。

民生地图要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听取老百姓的意见,看看老百姓最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主管部门、职能部门或者相关社会组织要及时更新,将最新的服务信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加入到地图中,让地图更可用。真正做到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有效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城市的创新创造激情,让民生地图充分展现城市的软实力。

评断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可以有很多指标,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的感受。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的民生地图多些“软内容”,可以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让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上海、喜欢上海、宣传上海。

方翔/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