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外貿指數丨全球疫情反覆下“宅經濟”出口霸榜:運動娛樂成“黑馬”,成本高企爲行業痛點

歷經2020年“史詩級”的絕地反擊,2021中國外貿“愈戰愈勇”,增長強勁。而持續反覆的疫情衝擊着海外需求的釋放節奏,重塑着新的貿易方式,也帶來了出口商品的結構性變遷。

6月25日,21財經聯合阿里巴巴國際站發佈首期“2021新外貿指數”,旨在從數據中管窺這些新的趨勢。

自去年全球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的防疫物資出口一度出現連續多月的翻番式增長,然而,隨着疫情趨緩,以小家電、“宅經濟”爲代表的耐用消費品正接棒防疫物資,成爲拉動出口增長的重要動力。

5月,國際站平臺上,家居園藝交易額同比增長85%,消費電子同比增長82%,運動娛樂同比增長77%,傢俱同比增長104%。其中,自行車、野營及登山、垂釣、潛水等非聚羣戶外用品成爲出口商品中最大的“黑馬”。

隨着疫情的趨緩,全球主要經濟體復甦加快,生產修復、補庫存的需求增加了對於中國中間品與資本品的需求,而持續的消費補貼刺激政策,也支撐着對中國終端消費品出口的增長,疊加印度、東南亞等地疫情趨緊帶來的中國出口替代效應,中國外貿增勢強勁。

需求復甦支撐外貿強勁增長

海關總署公佈的5月外貿數據顯示,2021年1-5月,中國出口總值8.04萬億元,同比增長30.1%。

阿里國際站的數據顯示,1-5月該平臺訂單數增長117.07%、實收交易額增長120.06%,增速強勁,這反映疫情以後,外貿企業的線上化轉型仍在加速之中。

5月該平臺交易額TOP10的國家分別爲美國(交易額同比增長61%)、英國(交易額同比增長31%)、加拿大(交易額同比增長71%)、德國(交易額同比增長88%)、澳大利亞(交易額同比增長76%)、韓國(交易額同比增長64%)、泰國(交易額同比增長116%)、荷蘭(交易額同比增長95%)、日本(交易額同比增長98%)和越南(交易額同比增長199%)。

疫情以來,中國外貿持續保持着強勁的增長,首先是因爲全球主要經濟體復甦加快,海外需求持續旺盛。5月全球製造業PMI爲57.2%,連續三個月保持在57%以上,顯示全球經濟復甦明顯加快。美國和歐元區經濟復甦趨勢增強,IHS Markit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美國、歐元區製造業PMI分別爲61.2%、61.8%,製造業產能修復加快;日本5月日經/Markit製造業PMI爲53.0%,連續四個月擴張。

整體看,主要發達經濟體穩步復甦,生產修復、補庫存的需求增加了對於中國中間品與資本品的需求;而由於各國大都推出多項強補貼刺激消費政策,也增加了對中國終端消費品的需求,因而歐美等發達國家增勢強勁。

其次,中國出口替代效應仍保持較好的競爭優勢。5月以來,以印度、東南亞等國爲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疫情出現擴散態勢,並採取階段性的防疫封鎖措施,導致海外產業鏈受到較大影響。反觀中國疫情防控基本穩定,供給穩固,出口競爭力不減。因而,越南、泰國等市場均出現翻番式增長。

“宅經濟”接棒防疫物資繼續霸榜

值得注意的是,海關數據顯示,5月當月中國出口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8.1%,增速相較4月回落8.5個百分點。

除了基數抬升之外,此前一度出現翻番式增長的防疫物資出口在今年出現明顯“熄火”,是拖累出口增速的一個重要因素。

隨着全球疫苗接種的加速,防疫物資在5月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同比下滑41.29%,醫療儀器及器械同比下滑17.56%。前5月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3644.8億元,下降了10.3%。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去年的疫情爲防疫物資的出口帶來了大量的恐慌性需求,透支了未來的需求,防疫物資的生產門檻並不高,各國產能正在逐步恢復;全球疫情有趨緩態勢,各國在口罩等防疫物資上庫存較高,加上部分產品可能存在產能過剩情況,未來這部分出口的增速會降至正常區間。

不過,白明強調,全球疫情並未結束,以“宅經濟”爲代表的商品出口正在接替防疫物資,成爲中國出口新的爆發點。

2021年5月,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交易額前10的行業,分別是機械(同比增長57%)、家居園藝(同比增長85%)、消費電子(同比增長82%)、運動娛樂(同比增長77%)、服裝(同比增長104%)、美妝個護(同比增長63%)、包裝印刷(同比增長47%)、建材(同比增長101%)、汽摩配(同比增長164%)、傢俱(同比增長104%)。

這反映出,海外需求正逐步由防疫用品轉移到耐用消費品上來,併成爲拉動出口增長的重要動力。

2021年5月,廚房小家電、熱水器、紫外線和超聲波清洗用具在國際站平臺上的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速分別高達157%、282%、298%,1-5月累計,這三大行業的同比增速達到190%、280%、335%。

這一方面是因爲疫後“宅經濟”與“隔離經濟”火熱,消費者居家時間延長,海外市場對無論是吸塵器、電拖把等清潔類小家電,還是烤麪包機、空氣炸鍋等廚房類家電,又或是美容儀、理髮器、按摩設備等個護類家電的需求出現爆發式增長。

另一方面是因爲,中國在這些領域具備完整的產品配套和供應鏈優勢。中國能夠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在過去十幾年間,中國在全球消費電子產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經歷了從生產低附加值零件、爲國外終端品牌代工到切入高附加值生產環節、國內終端品牌躋身世界前列的轉變,奠定了“世界工廠”的地位。

非聚羣戶外產品成最大“黑馬”

隨着全球疫情的緩和,各國逐步解封,5月戶外類產品出口增長迅猛,不過疫情之後,民衆的戶外活動仍然保持着小心翼翼的社交隔離,這使得自行車、野營及登山、垂釣、潛水等非聚羣戶外用品成爲出口商品中最大的“黑馬”

5月,戶外運動、健身及塑形、水上運動三大行業的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速分別高達182%、85%、85%,1-5月累計,這三大行業的同比增速達到196%、178%、167%。

從細分行業上看,5月份,力量訓練、野營及登山、垂釣、游泳及潛水、有氧運動的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速分別達到78%、226%、137%、81%、154%,1-5月累計,這些行業的同比增速達到179%、213%、148%、161%、261%

最令人矚目是是自行車出口的高速增長,5月自行車整車的日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了1879%,1-5月累計,這一增速達到了1293%。

事實上,自去年二季度以來,國際站平臺上自行車的交易量已經連續多月實現同比翻番式的增長。

上海鳳凰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總經理駱掠此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範圍內選擇自行車出行和健身的人羣大幅增加,自行車銷量明顯上升;而前期各國城市解除封鎖後,消費者出於安全和健身考慮,已將國外的自行車庫存全部消化,重新儲備庫存需要幾年時間,預計未來幾年,國外自行車都將迎來一輪不錯的行情。而海外疫情的反覆,更是激發了消費者搶購中國自行車的熱潮。

國際站數據顯示,今年4月傳統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行車零件、電動自行車零件的詢盤數快速上升,從同比增速上來,電動自行車整車和傳統自行車零件的同比增速均超過150%。

在戶外運動熱門商品排行榜中,前4名分別爲野營&徒步、垂釣、狩獵、滑板,4月份的詢盤數分別同比增長了109%、45%、75%、136%,其中,3-5人以上的家庭野營帳篷受到普遍歡迎。

隨着疫情的趨緩以及天氣的轉暖,遊樂園等行業也明顯復甦,季節性水上游樂設施出口也開始大幅上漲,4月水上游樂設施、遊樂場、滑梯、仿真模型的詢盤量同比分別增長了203%、71%、21%、100%。

行業痛點:海運匯率原材料等成本高企

疫情以來,中國外貿不但保持着恢復性增長,而且增速相較往年更爲強勁。不過,不少外貿企業也面臨着海運費連創新高,原材料、匯率、人力等成本居高不下的痛點。成本上升是擺在外貿企業面前的最大難題。

上海航交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18日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相比上期(6月11日)再漲84.08點,報收2526.65點,漲幅高達3.4%,再次刷新歷史新高,而在去年5月,這一指數不到850點。

近期,由於疫情防控原因,深圳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也一度出現了貨輪堵塞。

阿里國際站總經理張闊此前指出,2020-2021年,在全球疫情複雜環境中,跨境物流面臨着嚴峻的挑戰。當前全球外貿的運力體系被完全打亂,不論是價格、交期,還是服務的確定性都出現了混亂,大量中小外貿企業由於沒有議價權面臨着“無艙可訂”和“甩櫃”的問題。

而面對國際物流擁堵、貨櫃慌、運費暴漲等困難,國際站不斷加大運力投放,提出“拖車晚到必賠,保艙保櫃、甩櫃必賠”,今年1-5月,空快業務同比去年訂單量提升88%,重量提升100%;而4-5月僅2個月時間,集裝箱運輸量相比去年更是提升了9倍。

原材料漲價過快對外貿企業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5月大宗商品出現了全線飆漲,價格漲幅相較上月均有擴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上漲99.1%,擴大13.3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38.1%,擴大8.1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上漲34.3%,擴大10.5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30.4%,擴大3.5個百分點;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上漲29.7%,擴大16.4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價格上漲20.9%,擴大3.4個百分點。

然而,由於下游工業消費品供給能力比較充足,市場競爭激烈,價格自上游向下遊消費品傳導有限。5月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價格反而同比分別下降了0.8%、0.8%、0.7%。大量外貿企業更是身處競爭充分的中下游行業,上游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勢必會擠壓外貿企業並不豐厚的利潤,“有單無利”甚至會影響部分外貿企業接單的積極性。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總經濟師陳中濤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當前外貿企業正面臨着全要素的成本上升,這並不侷限在原材料領域,還包括人力、國際物流、海運等諸多方面,其主要原因在於全球性的流動性寬鬆,爲了應對輸入性通脹的壓力,人民幣出現了升值,然而這又進一步抬高了外貿企業的匯率成本,外貿企業正遭受多重成本擠壓。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6月24日指出,近期商務部的調研發現,匯率波動與原材料上漲,物流不暢等問題疊加,部分外貿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影響。

他表示,當前外貿企業仍面臨着海運價高位徘徊、運力不足,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提高,部分地區用工難等突出困難。

“我們將密切關注有關形勢的發展,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完善相關貿易政策。在降本增效等方面繼續爲外貿企業助力,全力以赴推動進出口穩定發展。”高峯說。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