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一群年轻的航天科研面孔,走进了香港理工大学的航天科技交流沙龙现场。5位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优秀青年代表,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青春奋斗感悟。

活动现场。

王婧雨:以航天人身份再回港,心里既兴奋又亲切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的一名95后女孩王婧雨,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师生分享了自己在航天领域的学习和工作体验。

“今天能够以航天人的身份再次回港,心里既兴奋又感到很亲切。”王婧雨介绍,自己曾在香港大学就读工业工程专业,2017年硕士毕业,有幸进入位于大埔工业区的香港亚太卫星公司企业事务部实习,“这也是我的航天初体验。”

2018年王婧雨回到北京,进入航天一院,在总体设计部办公室从事综合管理工作。去年9月- 11月,她作为试验队队员,参与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任务。“70多天的发射场生活,我登上发射塔架,来到厂房,跟随专家和同事,亲身经历了长五遥五火箭从进场、总装、分系统测试、总检查、垂直转运到发射的全过程。”

活动现场。

王婧雨记得,在发射场的厂房外,有这样一句话: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航天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工程,需要总体和分系统的协调配合,需要每个岗位都秉持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将每一个细节打磨到极致,把完美带到天空。”

“在火箭升空的那一刻,我觉得很感动,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它的升空,更重要的是,在它的背后,站立着十数万航天人,用青春和奉献,让中国人的航天梦越来越清晰。我为能够成为长征五号火箭试验队的一员感到骄傲,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运载火箭事业感到骄傲。”

李之宇:航天科技非常高大上?不,它和生活密不可分

在活动现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产品方案工程师李之宇,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当时他在香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读硕士时,香港的一位导师让李之宇印象很深刻:“他跟我说过一句话:你在学习一项技术、一项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这个技术知识是怎么用的,能怎么改变我们的生活和行为。”

作为一名产品方案工程师,李之宇表示,自己的职责就是架设一座桥梁,一边是航天技术,另一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他要做的,就是让技术改变生活,让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很多人和我说,航天听上去是非常高大上的东西,大家可能都是从电视上、新闻上了解航天的信息。但我想说,其实并不是。”李之宇表示,航天科技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如今看电视的人少了,很多人会通信卫星没那么重要了,但在李之宇看来并非如此。“它会即将再一次改变我们的生活,但这一次并不是在客厅里,而是在飞机上、高铁上、轮船上……”

“在此我也想倡议,各位能一起加入航天科技的探索,一起来探索科技怎么改变我们的生活,怎么使我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然后为‘航天强国’做自己的贡献。”李之宇说道。

李龙:热爱的领域工作5年,成就感与满足感并存

在分享沙龙上,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现在正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钱学森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的李龙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

李龙自2016年从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毕业之后,便加入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到现在接近5年的时间里,李龙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并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骄傲与自豪。

据李龙介绍,钱学森实验室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航天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的窗口与纽带,通过搭建开放的合作平台,与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围绕未来国家重大专项、空间科学任务等领域开展战略论证、关键技术、载荷仪器及应用基础等方面的研究,推动人类航天事业不断前行。

作为一名香港培养的研究型人才,李龙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在加入钱学森实验室之后,李龙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承担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重点研究计划预研课题项目以及国家变革性技术等多个项目,并获得多个奖项。

李龙表示,对从事科研和热爱技术的广大香港师生来说,中国航天能够为大家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成长的时间,他也相信,每一位有志者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出自己的色彩,贡献自己的力量,照亮我国的强国航天梦。

王海啸:高三时的航天科研梦,如今终成现实

王海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国际业务部亚非工作处主管,谈起和航天的渊源,王海啸分享了自己高三时候的经历。

那是2003年10月的一天,一次课间休息,他偶然在一个小卖部的电视里看到了神舟五号返回地球后,杨利伟走出返回舱时说的第一句话:“飞船运行正常,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高考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毕业后,王海啸来到香港科技大学继续求学。“除了专业知识,我最大的收获是透过香港看到了世界,不断培养了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和格局。”

2012年,王海啸加入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并作为地面系统总体设计师,参与了国家第一颗出口的遥感卫星——委内瑞拉遥感卫星项目的系统建设。工期本应耗时两年,但当时为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王海啸和伙伴在加班加点、三班倒的情况下,把周期缩短了30%,在17个月内就完成了项目的交付。

“项目交付的当天,我记得很清楚。在那一刻,作为中国航天的一分子,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回望过去,王海啸感慨连连:“在2010年的时候,国际化收入只占我们全院收入的0.6%,连1%都不到。”但在10年后,数据却上涨到了2020的12.4%。这个“11.8%”的进步,反映出中国正在以更加包容的胸怀和开放的态度,积极与全球的国际合作伙伴寻求合作共赢。

董捷:香港科研团队面对挑战,坚持技术探索和创新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的董捷,代表交流团队介绍了在探月与深空探测领域,香港理工大学与航天五院一直以来的合作情况与未来的合作计划。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董捷。

董捷介绍,在地外天体地形分析工作方面,航天五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合作开始于嫦娥三号任务。

香港理工大学吴波教授团队曾承担了月球表面虹湾地区地形地貌分析研究项目,利用嫦娥二号数据开展了对虹湾地区候选着陆区域内地形起伏、坡度、撞击坑分布等关键参数的详细分析。

香港理工大学的容启亮教授团队与航天五院联合研制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着陆器相机指向机构相机云台,在轨实现了对着陆点位置360°月面环拍;承担了月球表取采样机构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研制项目,为嫦娥五号表取采样技术方案的确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类似相关的合作还有很多。董捷直言,在与容启亮教授和吴波教授团队的长期合作中,深刻感受到他们面对工程任务挑战,始终坚持技术探索和创新的态度。“我们也接触了大量年轻的香港本地优秀学生,他们满怀激情,热爱科研,全力投入,为国家重大工程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统筹:王海军 王卫国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孙小鹏 实习生梁颖怡 孙木子

摄影:南都记者 李冠祺 【责任编辑:刘世东】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