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一羣年輕的航天科研面孔,走進了香港理工大學的航天科技交流沙龍現場。5位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優秀青年代表,與香港理工大學的師生們分享了自己的青春奮鬥感悟。

活動現場。

王婧雨:以航天人身份再回港,心裏既興奮又親切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設計部的一名95後女孩王婧雨,與香港理工大學的師生分享了自己在航天領域的學習和工作體驗。

“今天能夠以航天人的身份再次回港,心裏既興奮又感到很親切。”王婧雨介紹,自己曾在香港大學就讀工業工程專業,2017年碩士畢業,有幸進入位於大埔工業區的香港亞太衛星公司企業事務部實習,“這也是我的航天初體驗。”

2018年王婧雨回到北京,進入航天一院,在總體設計部辦公室從事綜合管理工作。去年9月- 11月,她作爲試驗隊隊員,參與了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任務。“70多天的發射場生活,我登上發射塔架,來到廠房,跟隨專家和同事,親身經歷了長五遙五火箭從進場、總裝、分系統測試、總檢查、垂直轉運到發射的全過程。”

活動現場。

王婧雨記得,在發射場的廠房外,有這樣一句話:顆顆螺釘連着航天事業,小小按鈕維繫民族尊嚴。“航天是一個複雜巨系統工程,需要總體和分系統的協調配合,需要每個崗位都秉持嚴慎細實的工作態度,將每一個細節打磨到極致,把完美帶到天空。”

“在火箭升空的那一刻,我覺得很感動,不僅僅是因爲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它的升空,更重要的是,在它的背後,站立着十數萬航天人,用青春和奉獻,讓中國人的航天夢越來越清晰。我爲能夠成爲長征五號火箭試驗隊的一員感到驕傲,爲祖國的航天事業,運載火箭事業感到驕傲。”

李之宇:航天科技非常高大上?不,它和生活密不可分

在活動現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通信與導航衛星總體部產品方案工程師李之宇,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當時他在香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讀碩士時,香港的一位導師讓李之宇印象很深刻:“他跟我說過一句話:你在學習一項技術、一項知識的時候,一定要知道這個技術知識是怎麼用的,能怎麼改變我們的生活和行爲。”

作爲一名產品方案工程師,李之宇表示,自己的職責就是架設一座橋樑,一邊是航天技術,另一邊是廣大人民羣衆的生活;而他要做的,就是讓技術改變生活,讓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很多人和我說,航天聽上去是非常高大上的東西,大家可能都是從電視上、新聞上了解航天的信息。但我想說,其實並不是。”李之宇表示,航天科技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而且成爲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如今看電視的人少了,很多人會通信衛星沒那麼重要了,但在李之宇看來並非如此。“它會即將再一次改變我們的生活,但這一次並不是在客廳裏,而是在飛機上、高鐵上、輪船上……”

“在此我也想倡議,各位能一起加入航天科技的探索,一起來探索科技怎麼改變我們的生活,怎麼使我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然後爲‘航天強國’做自己的貢獻。”李之宇說道。

李龍:熱愛的領域工作5年,成就感與滿足感並存

在分享沙龍上,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現在正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錢學森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的李龍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驗。

李龍自2016年從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畢業之後,便加入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到現在接近5年的時間裏,李龍見證了我國航天事業的高速發展,併爲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感到驕傲與自豪。

據李龍介紹,錢學森實驗室致力於發展成爲中國航天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的窗口與紐帶,通過搭建開放的合作平臺,與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廣泛合作關係。圍繞未來國家重大專項、空間科學任務等領域開展戰略論證、關鍵技術、載荷儀器及應用基礎等方面的研究,推動人類航天事業不斷前行。

作爲一名香港培養的研究型人才,李龍主要的研究方向爲流體力學與傳熱學。在加入錢學森實驗室之後,李龍開展了大量基礎研究工作,承擔並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重點研究計劃預研課題項目以及國家變革性技術等多個項目,並獲得多個獎項。

李龍表示,對從事科研和熱愛技術的廣大香港師生來說,中國航天能夠爲大家提供優質的資源和成長的時間,他也相信,每一位有志者都可以在這個舞臺上綻放出自己的色彩,貢獻自己的力量,照亮我國的強國航天夢。

王海嘯:高三時的航天科研夢,如今終成現實

王海嘯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國際業務部亞非工作處主管,談起和航天的淵源,王海嘯分享了自己高三時候的經歷。

那是2003年10月的一天,一次課間休息,他偶然在一個小賣部的電視裏看到了神舟五號返回地球后,楊利偉走出返回艙時說的第一句話:“飛船運行正常,我感覺良好,我爲祖國感到驕傲!”

高考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畢業後,王海嘯來到香港科技大學繼續求學。“除了專業知識,我最大的收穫是透過香港看到了世界,不斷培養了更加國際化的視野和格局。”

2012年,王海嘯加入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並作爲地面系統總體設計師,參與了國家第一顆出口的遙感衛星——委內瑞拉遙感衛星項目的系統建設。工期本應耗時兩年,但當時爲滿足用戶的特殊要求,王海嘯和夥伴在加班加點、三班倒的情況下,把週期縮短了30%,在17個月內就完成了項目的交付。

“項目交付的當天,我記得很清楚。在那一刻,作爲中國航天的一分子,我由衷地感到驕傲和自豪。”

回望過去,王海嘯感慨連連:“在2010年的時候,國際化收入只佔我們全院收入的0.6%,連1%都不到。”但在10年後,數據卻上漲到了2020的12.4%。這個“11.8%”的進步,反映出中國正在以更加包容的胸懷和開放的態度,積極與全球的國際合作夥伴尋求合作共贏。

董捷:香港科研團隊面對挑戰,堅持技術探索和創新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的董捷,代表交流團隊介紹了在探月與深空探測領域,香港理工大學與航天五院一直以來的合作情況與未來的合作計劃。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董捷。

董捷介紹,在地外天體地形分析工作方面,航天五院與香港理工大學的合作開始於嫦娥三號任務。

香港理工大學吳波教授團隊曾承擔了月球表面虹灣地區地形地貌分析研究項目,利用嫦娥二號數據開展了對虹灣地區候選着陸區域內地形起伏、坡度、撞擊坑分佈等關鍵參數的詳細分析。

香港理工大學的容啓亮教授團隊與航天五院聯合研製了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着陸器相機指向機構相機雲臺,在軌實現了對着陸點位置360°月面環拍;承擔了月球表取採樣機構關鍵技術及原理樣機研製項目,爲嫦娥五號表取採樣技術方案的確定奠定了重要基礎。

類似相關的合作還有很多。董捷直言,在與容啓亮教授和吳波教授團隊的長期合作中,深刻感受到他們面對工程任務挑戰,始終堅持技術探索和創新的態度。“我們也接觸了大量年輕的香港本地優秀學生,他們滿懷激情,熱愛科研,全力投入,爲國家重大工程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統籌:王海軍 王衛國 遊曼妮

採寫:南都記者 董曉妍 孫小鵬 實習生梁穎怡 孫木子

攝影:南都記者 李冠祺 【責任編輯:劉世東】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