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洱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在普洱市聯合舉辦重症患者營養管理學術會議。會議邀請到雲南省重症醫學臨牀中心主任、雲南省重症醫學質量控制中心主任、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萬林駿教授,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萬曉紅教授,東部戰區總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李百強教授,江蘇省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主任金兆辰教授和江蘇省無錫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許紅陽教授授課。普洱市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及醫護人員,西雙版納州及普洱市思茅區、墨江、鎮沅、江城縣的重症醫學同仁參與會議。

普洱市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致辭,對市人民醫院及重症醫學科發展情況進行介紹。危重患者在治療時應特別強調生命體徵的穩定,因此必須施行全身管理,包括循環、呼吸、水電解質及營養管理。此次理論聯繫實踐的“重症患者營養管理萬里行”學術會議在普洱舉辦,將爲廣大醫護人員提供寬廣的學術交流平臺,加強各位醫護人員對重症患者營養治療的認識。希望與會醫護人員倍加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與來自全國各地各位知名專家、同仁廣泛交流,認真學習專家們的先進診療經驗和技術,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進一步規範重症患者營養治療,提高危重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治癒率,讓普洱市及周邊國家和地區廣大患者不出普洱就能享受到高標準的診療服務,爲危重症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授課環節,萬林駿教授、萬曉紅教授、李百強教授、金兆辰教授分別以《EN與PN的實施》《腸道功能的實施》《重症急性胰腺炎合併消化道瘻的診治進展》《重症胰腺炎患者何時啓動腸內營養》爲題進行授課。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是雲南省重症醫學臨牀醫學中心的掛靠單位,是國家級臨牀重點專科,普洱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是雲南省重症醫學臨牀分中心建設單位,此次會議是雲南省重症醫學臨牀中心第二次對普洱分中心進行技術輸出及專業幫扶,通過臨牀醫學中心—分中心協作建設模式,基層醫院受益巨大,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短板所在,從而找到努力的方向;亦能看到和省級醫院的差距,從而循序漸進的提高重症醫學的全面質量。

相關鏈接:

現代營養治療學認爲,營養支持治療並不是單純提供營養、維持氮平衡,更重要的作用是保持機體組織、器官的結構功能,維持細胞代謝,參與生理功調控與組織恢復,改善機體免疫功能,長期全腸外營養會導致腸黏膜萎縮、通透性增高、免疫功能障礙及腸道細菌易位,腸內營養較腸外營養併發症少,合理的護理管理能減少腸內營養所致腸道併發症。

腸內營養(EN)是經胃腸道用口服或管飼來提供代謝需要的營養基質及其他各種營養素的營養支持方式。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現代腸內營養的製劑、方法和材料的不斷創新,腸內營養作爲一種方便、安全、有效的營養支持方式在臨牀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在ICU。同時,ICU患者腸內營養由於各種原因會帶來各種併發症的發生,並且重症患者腸內營養水平並未達到預期,其餵養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禁食時間長、營養支持中斷、腸內營養提高速度緩慢、ICU患者的特殊因素、護士對腸內營養認知不足等。

腸外營養(PN)是經靜脈途徑供應病人所需要的營養要素,包括熱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劑)、必需和 非必需氨基酸、維生素、電解質及微量元素。腸外營養分爲完全腸外營養和部分補充腸外營養。目的是使病人在無法正常進食的狀況下仍可以維持營養狀況、體重增加和創傷癒合,幼兒可以繼續生長、發育。靜脈輸注途徑和輸注技術是腸外營養的必要保證。

腸內營養支持和腸外營養支持是目前營養支持的主要手段,兩者有着各自的優缺點,不合理的營養支持不僅達不到預期營養支持目的,可能還會加重患者胃腸道及呼吸循環負擔。

對於大部分重者患者而言,創傷後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胃腸道功能損傷。重症患者的胃腸功能損傷主要包含三個方面:消化功能損傷、屏障功能損傷、胃腸動力障礙,重症患者病程進入第7天仍有42%的患者存在胃腸功能障礙。面對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應選擇最合適的腸內營養支持。

(普洱市人民醫院供稿)

來源:雲南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