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送別張子權 雲南警方供圖

禁毒是一個危險的職業,禁毒民警被稱爲“刀尖上的舞者”。在祖國西南邊陲雲南,1982年,全國第一批禁毒隊伍在這裏誕生,30多年來,58位民警英勇犧牲,成爲犧牲人數最多的警種之一。

臨滄市公安民警張從順、張子權父子是這支英雄隊伍中的傑出代表,近段時間以來,這對父子持續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關注量達18億餘人次,上億網民紛紛爲他們淚目。

爲什麼父子兩代人會受到如此關注、贏得如此敬重?三個兒子爲什麼都追隨父親的腳步從警報國?爲什麼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奉獻犧牲?

“毒品一日不絕,禁毒一刻不止”。在禁毒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個個禁毒警察在殊死搏鬥中倒下,又有無數禁毒警察站起來。

張從順在抓捕武裝毒販中,面對毒販拉響藏在腰間的手榴彈仍然臨危不懼,堅持把生的希望讓給戰友、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爲阻斷毒品流入境內流盡最後一滴血。

張子權親眼目睹父親爲禁毒流血犧牲,仍然追隨父親腳步,義無反顧成爲“刀尖上的舞者”,每當有抓捕任務,他都會說“帶上我”,在抓捕毒販時,他總是衝在第一個,抽調偵辦跨國境跨省區涉疫專案中,穿着防護服紙尿褲夜以繼日奮戰22天,累倒在辦案一線,直到心臟無法跳動。

身處禁毒前沿就要有“邊境多緝一克毒,內地少受十分害”的擔當。堅守在邊境一線的民警們都有這樣一種感受,在邊境線上,選擇了幹禁毒就意味着奉獻擔當甚至流血犧牲。

張從順主動申請到最偏遠的邊境一線,堅守在最基層、最前沿,常常隻身深入毒穴抓毒販,用血肉之軀築起銅牆鐵壁,成爲當地羣衆眼中的“邊關守護神”。

年輕的張子權,戰鬥在全國禁毒前沿陣地,多次直面槍支利刃、臥底毒販身邊,9年禁毒生涯,參與繳獲毒品27.7噸、製毒物品1180餘噸。每一次抓捕毒販都是一次殊死搏鬥,每一克毒品的背後都可能是流血犧牲,正是無數像他們一樣爲禁絕毒品、甘於奉獻犧牲的禁毒警察,才換來了千家萬戶的幸福和安寧。

“怕危險就不會當警察,怕死就不會幹禁毒,幹禁毒肯定義無反顧。”張子權說,他說出了禁毒這份職業的危險,也說出了禁毒警察的血性本色。

禁毒民警從不在公衆面前露臉,但當他們可以讓大家認識他們時,往往意味着這可能是他們生命中最輝煌的一刻,張從順在記錄片《中華之劍》裏唯一的一次露臉讓大衆認識到了禁毒的危險,張子權的露臉讓社會各界爲這對父子動容落淚、爲禁毒這個職業點贊致敬。

張從順犧牲時,現場羣衆落淚說:“張所長走了,軍弄的天昏了一半、山陰了一半。”這對父子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奉獻犧牲的感人事蹟,讓我們看到了禁毒警察禁絕毒品、視死如歸的決心意志。

“我最怕聽到他說要出差”“他每次出差,我都只能緊緊握着手機,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他報平安的信息。”張子權的妻子說。張子權每一次出差,留給家人的是無窮無盡的擔驚受怕,他的抽屜裏,堆滿榮譽證書、獎章,卻從不敢帶回家中。

有很多禁毒警察都有這樣把榮譽深深隱藏的經歷,也有無數禁毒警察家庭因爲家人身處禁毒前沿而提心吊膽,因爲對於禁毒警察而言,每一份榮譽的背後都是一次歷經生死的考驗,家人打來的一個電話就有可能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中。

張從順、張子權父子的犧牲讓人震撼,震撼的是他們父子前赴後繼、捨生忘死的紅色傳承,感動的是他們一個流盡最後一滴血、一個累到心臟無法跳動,同樣值得敬佩的是他們犧牲後,張子權的母親面對失去丈夫:“沒有警察,哪來安寧,沒有安寧,哪來的家,老張犧牲了,讓兒子們接着做吧。”

26年後失去小兒子後又說:“他是我最疼愛的兒子,也是黨和人民的兒子,他走了我很心痛,但如果重新選擇,我仍然支持他當警察。”

一家五口人、四人從警路、一門兩忠烈、忠勇蕩乾坤,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信仰的積澱、血脈的賡續、家風的傳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雲南網記者 趙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