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綠色債券持續井噴,投資機構視綠債爲新安全墊

隨着國家積極推進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國內綠色債券發展正快速邁入黃金發展期。

新世紀評級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綠色債券累計發行數量達到150只,累計募資金額1924.95億元,同比分別大幅增長56.25%與82.72%。

這背後,是衆多投資機構正持續加大綠色債券配置力度。

一位國內大型私募基金資產配置部主管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他們的綠色債券佔整個債券投資組合的配置比例同比增加逾5個百分點,究其原因,一是機構正順應全球綠色投資大浪潮,加大ESG的配置力度,令綠色債券配置需求大幅增加,二是他們發現綠色債券發行方更能獲得銀行信貸支持,具有更強的債券本息兌付能力,形成更強的投資安全墊效應。

他指出,當前綠色債券發行仍存在不少結構性問題,一是綠色債券發行主體以國企爲主,民企較少,導致綠色債券收益率普遍較低,令機構難以獲得更可觀的持有到期策略收益;二是中長期綠色債券發行佔比較大,1.5年以內的短期債券發行比例較低,影響機構的負債資產匹配度;三是不少綠色債券的信息披露完善度不夠,導致投資機構擔心其投資隱患。

一位券商投行部人士告訴記者,當前綠色債券發行井噴背後,仍存在不少瓶頸。比如不少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操作成本並無優勢,影響他們發債積極性,此外綠色債券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參差不齊,導致部分企業發債難度加大。

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蓓對此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綠色債券的界定標準取得新進展,近期人民銀行出臺《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在綠色項目的界定標準方面更加科學準確,比如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利用等高碳排放項目不再納入支持範圍、採納國際通行的“無重大損害”原則等。此外,相關部門在債券發行管理模式實現重大改革,統一了綠色債券相關管理部門對綠色項目的界定標準,給中國綠色債券發展提供了穩定框架和靈活空間。

張蓓還表示,下一步相關部門還將從四大方面助力綠色金融發展。一是繼續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加快與綠色債券相關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二是繼續規範綠色債券評估機構認證行爲;三是繼續推進綠色債券領域的國際標準對接與合作;四是在綠色金融實驗區開展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工作。

在這位國內大型私募基金資產配置部主管看來,若相關部門能儘早允許綠色債券對外開放,吸引境外長期投資機構參與國內綠色債券投資,不但能帶來更豐富的綠色債券配置投資策略提升市場活躍度,還能令綠色債券形成更具市場化的定價機制與優勝劣汰規則,督促發債企業更有效地將募集資金真正用於減排環保項目,令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

綠債配置“瓶頸”尚需解決

一位國內大型資管機構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他們將綠色債券佔整個債券投資組合的配置比例提升至約10%,因爲他們發現在當前信用債信用風險增加的情況下,綠色債券發行主體更能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相應債券違約幾率大幅降低。

“事實上,我們是將綠色債券作爲底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配置。”他指出。儘管綠色債券收益率未必高,但其相對較高的安全性足以降低機構債券配置的踩雷風險。

記者也注意到,當前中國綠色債券以高評級債券爲主,目前有信用評級的綠色債券評級均在A-及以上,其中AAA級債券佔比超過50%。

在這位國內大型資管機構負責人看來,這與綠色債券主要發行方是國有企業或銀行機構有着極強相關性。

上述券商投行部人士告訴記者,當前民企發行綠色債券難度普遍高於國企。一是民企綠色債的發行成本與一般信用債相差不多,同期限、同信用等級的民企綠色債券較信用債發行利率大概低了30個BP左右,令不少民企感覺就發行成本而言,綠色債券優勢不夠明顯;二是相比國際市場綠色債券的第三方認證屬於強制性要求,國內綠色債券仍處於自願鼓勵階段,導致部分民企不願引入第三方強制認證,以及國內綠色債券存續期督導也不是強制執行,導致不少投資機構擔心民企綠色債券存在信息披露不完善問題,配置熱情也相對較弱。

在他看來,要緩解民企綠色債券發行難問題,相關部門應儘快明確綠色債券發行的第三方強制評估認證標準,並明確碳減排效益的定期量化披露制度與相應監督機制,打消投資機構的上述投資顧慮。

“尤其是在市場信用風險增加的情況下,越來越多投資機構基於投資安全性考量,更側重配置具有AAA評級的國企綠色債券,導致市場出現兩極分化,高評級綠色債券供不應求,低評級綠色債券頗受冷落。”這位券商投行部人士坦言。

前述國內大型私募基金資產配置部主管建議,相關部門不妨爲符合條件的民企綠色債券發行提供債券違約對沖衍生品工具,比如信用違約掉期(CDS)產品,從而變相給民企綠色債券“增信”,吸引更多投資機構積極配置民企綠色債券,促進綠色債券發行大擴容同時實現均衡發展。

綠債認定標準“統一”取得新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綠色債券發行井噴,此前制約綠色債券發展的認證標準不統一、國內外認證標準尚未接軌等問題正得到持續有效的解決。

張蓓表示,4月央行牽頭印發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一方面在綠色項目界定標準更科學準確,比如爲了更加突出應對氣候變化和碳減排目標,這版目錄不再將煤炭等化石能源納入支持範圍。另一方面這版目錄還堅持三個核心導向,一是要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三是實現資源的節約高效利用,此外這版目錄採納了國際通行的無重大損害原則,令減碳約束變得更加嚴格。

她還指出,這版目錄還統一了國內各個綠色債券管理部門與各類綠色債券對綠色項目的界定標準,如此能有效降低綠色債券的發行、交易和管理成本,提升綠色債券市場的定價效率。

在多位資管機構人士看來,這版目錄的最大特點,既兼顧了2019年產業指導目錄,又充分考慮到國際主流綠色資產的分類標準,從而爲境內外主體更精準識別與投資境內綠色債券等資產提供了更具權威性的參考依據。

“目前我們發現不少境外投資機構對配置境內綠色債券的興趣與日俱增,一方面境內綠色債券收益率較境外同類債券高出約130個基點,創造更高的無風險利差收益,另一方面他們看好中國綠色債券會引入更多投資機構資金,令優質綠色債券估值持續提升,形成更高的估值增加收益。”前述國內大型私募基金資產配置部主管直言。

記者注意到,隨着相關部門持續優化綠色債券認定標準,目前境內外綠色債券認定標準差異正在持續縮小,也給境外投資機構配置境內綠色債券帶來更多便利。

6月初,央行行長易綱表示,當前中歐綠色分類標準已取得80%相似度。

張蓓表示,2019年中歐共同成立中歐綠色金融可持續金融專家小組,推動中歐綠色債券標準的趨同工作。目前專家組已就中歐共同的基礎目錄、技術方法論基本達成一致,後續還將繼續推動相關工作。

(作者:陳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