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毕业却找不到工作,揭露金融圈内卷现状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大卫翁

来源:起朱楼宴宾客(ID:the_great_time)

前两天参加我司校园招聘的面试环节,让我真正见识到了现在的大学生有多么的“卷”。

按理说,因为种种缘故,今年我司收到的简历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和去年不可同日而语。

去年是从3000份简历中挑了100个人参加笔试,30个人进入面试,最后招了4个。

妥妥的千里挑一。

而今年我们部门一共只收到了100多份简历。

然而在面试的时候,同学们还是各显神通,背景履历都让人叹为观止。

有在七八家券商研究所实习过的,有实现三家头部PE机构对口部门实习的大满贯的,还有本科TOP2考古专业毕业,号称自己兴趣不大所以研究生转了经济,但定睛一看发现她本科成绩是年级第一的。

总之,就是足以让有孩子的面试官们纷纷握紧拳头,恨不得下班立马再给孩子抱俩暑期补习班的程度。

不过紧接着大家就发现,暑期没有补习班了,只有暑托班。

……

我由此预言,中国下一个爆发的行业,应该就是二十年前曾经流行过的家教业。

扯远了。

内卷这个词之所以能获得大家的一致共鸣,以至于迅速从一个让人可以心领神会为之一笑的词儿,变成了过度滥用无处不在的流行词,显然是有它的内在原因的。

就拿金融机构求职这事来说。

早些年前,要是有个海外知名大学或者国内985高校的硕士学历,就算没什么实习经历,进个头部金融机构的笔试应该没啥问题。

要是北清复交对口专业的,公司恨不得把面试直通卡塞到你手上。

然而现在要是没几份对口的实习经历,哪怕再顶尖的学校,再出色的成绩,恐怕都很难通过简历筛选环节了。

毕竟,985学校的毕业生一年都有大几千号人,更别说潮水般归来的海外留学生们。

我再做个预言,再过几年,恐怕一般的对口实习经历都没啥用了,必须得是头部的、长时间的、核心部门的实习,才能让面试官抬一抬眼皮。

这不是内卷,又是什么呢?

最近是毕业季,又正值高考报志愿的时节,那么作为曾经横跨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过来人,我就来瞎聊聊这两个行业到底谁更卷,谁又更适合成为职业生涯的开端吧。

1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说金融行业大概是最内卷的行业了,文中控诉了从学历要求到实习经历再到工作强度等诸多“卷点”。

前两者和我刚才说的大体一致,不过说实话,一旦进入到工作环节,里面的很多槽点就有点滥竽充数了。

其实,无论是互联网大厂,还是国考的公务员,只要是人才供大于求的地方,那求职的难度和工作的强度都必然是越来越大的。

不过金融行业确实有它的特别之处——虽然求职的时候是很卷,但真正进到头部机构的人,你却很难看到几个会天天跳出来抱怨工作或者公司的。

这一点和现在的互联网大厂形成了鲜明对比。

找到大厂的工作似乎没有那么难,但有几家新媒体没发过类似“逃离大厂”的文章呢?

而这也成为在招聘宣讲会上,我能把顶尖人才从互联网行业往回拉的,为数不多能说道说道的点了。

为什么互联网大厂的卷集中在工作中,而非求职上?

很简单,因为互联网大厂的新供给越来越少,分化越来越大,跳槽门槛还越来越高。

最近滴滴终于要上市了,你能想象这家公司已经成立快十年了么?而今年以来上市的快手也好,知乎也好,都是十来年的老龙头了。

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新锐互联网大厂越来越少,如果不是互联网圈的人,恐怕已经很难说出一家成立不到五年,又能算得上大厂的公司。

再联想起前两天这张刷爆朋友圈的图,互联网大厂人在工作中卷的原因呼之欲出——

因为新的机会真的越来越少了。

问题还不仅仅于此。

大厂们为了避免自己的员工被挖,正在走上一干跨国企业的道路,就是把机制、文化、工具、流程等等日常工作的必需品内部化,然后再将每个岗位的职责精细化,让员工离开公司的平台后难以运用自己过往的经验,发挥自己真正的能力。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过去字节的人跳去快手,可能分分钟就可以上手。那么现在离开了飞书和OKR分解,让他再试试看?

工作机会相对在减少,跳槽门槛却在提高,那大厂的几万万员工怎么办呢?当然只能掉头在公司内部卷起来。

2

那么,金融机构里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呢?

我曾经开玩笑的和团队说,在我们这个行业跳槽,基本上就相当于拿着电脑换了个办公室——干的事情和对接的资源几乎都能无缝衔接,根本不需要什么适应的成本。

而将这一点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无疑就是券商的研究员和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们了。

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情、积累的每一分能力,其实都内化成了自己跳槽的资本。所以他们根本不会真心抱怨工作太累、公司太忙、性价比不高等等,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很清楚的计算出,自己的努力会如何转化成三年后、五年后甚至十年后的收入和地位。

而金融机构之间的同质化更加剧了这一趋势。

建设银行宁波银行再到禹州新民生农商银行,干的业务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而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之类的头部资管机构,和一个只有几个亿规模的小私募基金,对于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来说,做的事情也几乎只有规模上的区别而已(此处有所夸大,勿cue)。

同质化的机构群体,再加上极低的跳槽门槛,让这个行业里卷的主体是公司,而非员工。

只要是有能力、有想法的人,往往想的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再加上在这个行业里,资历就是资本,经历过几轮牛熊、认识几份人脉比起年轻气盛更加有用,所以甚至不存在什么35岁危机之类的问题。

那么真正卷的,就是挤破脑袋也想上这班车的求职者了。

3

这么说来,是不是金融机构就没有任何问题,是可以闭着眼睛冲的行当了呢?

那也未必。

很简单,因为金融行业从来就是一个极度不公平的行业。

十年前,正是因为不公平这一点,大量优秀的人才从金融行业出走,进入了新兴的、有着无限机会的、也因此相对公平的互联网行业,去享受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而现在,互联网行业的红利正在消失,人员的倒流让金融行业的不公平更加严重,从而造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卷”。

不公平来自于初始禀赋。

不公平来自于游戏规则。

不公平还来自于运气。

因为金融周期的存在,在某些年份进入这个行当的人,就是能够享受到比其他年份入行的人更好的待遇和机会。

举个例子。16-18年的行业低谷让大量基金公司出现人员断档,因此当19年牛市到来的时候,很多工作没几年的研究员也能获得发产品的机会,并且在红火的市场中一飞冲天。类似的事情在14、15年的大牛市中同样发生过。

然而这两年入司的小同学们,会需要熬多少年才能有同样的机会呢?没有人知道。

然而比起运气,之所以说金融行业“不公平”,更关键的还是在于初始禀赋。

什么是初始禀赋?就是承认有人出生时就在罗马终点这个现实。

在这个行业呆的越久越会觉得,富二代、官二代不是躺平,而是躺赢。

这里没有任何贬低他们的意思,因为某种程度上,出身和父辈也是一种能力和资源,更何况很多富二代官二代的努力和才能,一点也不比普通人来的差。

但是,一个拥有最佳就业机会的行业,应该是一个给人希望的行业,是宽容多元的赛道,是踮起脚尖够一够就能采到果子的地方。

可惜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第二代第三代的长大,以及他们对于金融行业无比的热衷,让这个行业离这样的描述越来越远。

如果有的人赢者通吃,而其他人没有活路,那么整件事情就会成为零和博弈。

机构如是,行业如是,社会亦如是。

4

说到这里,好像很难得出什么明确的结论。

拥有初始禀赋的人选择金融行业具有十足的合理性,但因为有类似研究员和基金经理这样纯粹靠实力说话的岗位存在,也让普通人,或者说足够优秀的普通人,在这个行业里有了努力的方向。我们可以将其比喻成入门难但进去之后机会多的北清复交。

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大厂给了更多人体面的生活和进步的可能,然而越来越螺丝钉化的工作,和逐步脱离高速发展期的行业现状,让这个行当成为了进去没那么难、但生存也并不易的海外高校。

所以,互联网大厂和金融机构谁更卷?

这取决于你是身处其中,还是在围城之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