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湯琪

7月12日下午,2021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自然資本價值及其對政策的影響”主題論壇在貴陽舉行,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在該論壇上進行演講,分享了他所理解的中國在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中所做的努力。

林毅夫首先回顧了一百年來中國的發展歷程,他表示,今年我們慶祝了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週年,已經實現把中國建設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一百年前的中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如今人均收入超過一萬美元,並且全面消除了極端貧困,這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所想達到的目標。

林毅夫說,從今年開始,我們正在開啓以高質量發展的方式來把中國建設成現代化國家,到本世紀中葉的時候,希望能成爲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美麗的新中國。如何實現高質量的發展?那就是在發展中必須踐行新發展理念。

“這個理念有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以創新的方式來推動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二是必須以協調方式來發展,包括城鄉之間協調、地區之間的協調、生產和消費之間的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三是綠色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必須使環境不斷改善,這也是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討論的主要內容,四是發展必須是開放的,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僅推動中國的進步,同時中國的發展能帶動全世界共同發展,最後是共享,不僅要消除極端貧困,還要讓所有中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他解釋說。

林毅夫認爲,綠色是新發展理念的核心內容,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追求環境、生態、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沒有自然,人是沒有辦法生存的。人的生存不僅是關心自己這一代的生存,也必須關心子孫萬代的生存。基於這樣的認識,中國在生態文明上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在追求當前的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會有市場失靈的時候,因此必須發揮政府積極有爲的作用,來規範發展的行爲。”林毅夫以此舉例說道,在中國經濟發展最繁榮、最先進的長江經濟帶,中國提出的政策是不搞大開發,要搞大保護,必須在保護當中來發展。

此外,林毅夫還提到了近段時間以來備受關注的雲南亞洲象北遷的現象。他表示,中國爲了保護這15頭北遷大象和當地人民的安全,調動各方力量,每天通過各種現代化的手段來跟蹤這些大象的行動,保證大象能夠有足夠的食物和它們的安全。從這一點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行動上是有決心的。

林毅夫最後強調,中國政府完全理解,要保護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不是一個國家行動就能達成的目標,我們需要全球共同行動,一起採取必要措施,中國政府非常願意與國際社會分享經驗。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