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盃,美洲盃都已經硝煙散去,塵埃落定。咱們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即將鳴哨開場,硝煙再起。但足協的賽程安排卻很不合理。除了每支球隊兩場比賽間的間隔時間不到3天之外,不少場次的開賽時間都放在了下午4點。那麼,中國足協爲何如此安排比賽呢?這其中有什麼深遠考慮呢?今天大嘴不妨抱定被各位看官拍"板磚"的風險,仔細說說這件事。

開賽時間定在下午4點:足協藉機磨礪球員意志品質

很多球迷吐槽,讓球員在下午4點的烈日下踢球,恐怕會有中暑風險。畢竟最近剛剛入伏,不少城市的地面溫度甚至突破了50度。足協如此安排,也許是考慮到中國隊可能奔赴西亞地區比賽,尤其是遠征沙特的比賽,很可能會被對手以天氣爲"祕密武器",處於被動地位。而中國隊在進入6月之後,成績往往會大幅下滑。比如2004年的世預賽中,國足在馬來西亞的酷暑下僅僅收穫了1球小勝,最終因爲進球數劣勢別科威特隊淘汰。因此,足協決定讓中國隊的一衆國腳在國內先蒸桑拿,磨礪球員的意志品質。至於那些打不上國家隊比賽的球員,你們都是國腳的陪練,你們的訴求,不會被特別重視。

比賽賽程太密集:報名30人大名單,每支球隊都該有兩套陣容

目前俱樂部的一線隊報名已經有30人大名單。也就是說,理論上所有的球隊都應該有兩套陣容。之前國家隊的主力和替補陣容實力差距巨大,在最近兩屆亞洲盃上國足實際出場的球員都侷限在15人之內。足協有意讓賽程密集,其實就是要每支球隊都磨練出自己的兩套陣容來。也許那些長期做冷板凳的球員多出場比賽之後就能突然球技長進,進入一線隊了。如果在這些純"打醬油"的球員中能夠出幾個梁少文,甚至黃紫昌之類的新星,那麼足協未來的述職報告中又可以記一大功。

這樣一來,一線隊之間的差距也許會受到二線陣容的影響而被縮小,也許本賽季的中超冠軍爭奪戰會空前激烈。各方的爭議,各支球隊間的積分計算帶來的流量,都讓足協的曝光率進一步增加。也許足協內部負責制定賽程的幾位專家想到這些事兒都會興奮得"齊聲把歌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