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丨大衆CEO迪斯:大衆電動車在中國取得重大進展

來源:財富中文網

大衆集團推出了十年發展戰略,致力於提供一站式服務,滿足所有用戶對自動駕駛、淨零排放汽車的需求,而美國則將在這一戰略中扮演關鍵角色。

大衆集團的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認爲,隨着拜登政府推動相關政策,以及大衆微型電動巴士ID Buzz、奧迪的Artemis等車型上市,公司將迎來“歷史性機遇”。到2030年,大衆集團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將提升一倍以上,達到10%。

拜登政府計劃到2035年實現電力行業“全面脫碳”,並將投資超過1740億美元推動汽車產業向電動汽車加速轉型,建造覆蓋全美的充電站網絡。

圖片來源:Julian Stratenschulte—Getty Images

迪斯希望打造一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智能車隊。不過他也警告稱,相較於從燃油汽車到電動汽車的過渡,從人工駕駛到自動駕駛的轉變要激進得多。

迪斯在一次網上演講中說:“到2030年,出行領域將經歷自20世紀初從馬車到汽車以來的最大轉變。屆時,技術、速度和規模於今天相比將愈發重要。”

據迪斯估計,在其“10年計劃”期間,出行市場的總規模將達到近6萬億美元,而去年全球智能手機行業(包括應用商店)所創造的營收爲5000億美元,前者相當於後者的10倍還多。

大衆將把日漸萎縮的燃油汽車業務所產生的利潤和現金流,投入到整個集團共有的四大支柱技術的開發之中。其中兩個爲硬件平臺,分屬電動汽車及其必需的電池組件,另外兩個爲軟件平臺,負責爲車輛智能和出行服務(例如叫車)提供支持。

顯然,大衆名爲“New Auto”的戰略路線借鑑了埃隆·馬斯克的發展戰略,比如其同樣十分重視軟件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而這兩點正是特斯拉在電動汽車市場贏得主導地位的關鍵所在。

在被問及大衆計劃如何通過跟隨戰術,縮小與市值更高的美國競爭對手——特斯拉的差距時,迪斯提到了大衆集團極爲豐富的產品線,從平價汽車品牌斯柯達到豪車品牌保時捷,應有盡有,並且其背後還有覆蓋廣泛的獨立經銷商網絡,能夠提供完善的銷售和售後服務。

他在稍後的電話會議上告訴記者和投資者:“擁有衆多品牌是大衆的優勢,我們可以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

大衆集團希望通過將燃油、電動兩類汽車的五種車輛架構整合到同一“超級平臺”之上,來贏得前所未有的市場規模。上述汽車將幾乎全部使用所謂的“一體化棱鏡電池”硬殼電池模組,從而削減成本、降低複雜性。

此舉或將幫助該公司在相關硬件架構的整個可用生命週期內,累計生產4000萬輛汽車,這些汽車均將配備大衆集團子公司Cariad自主開發、完全可升級的“E3 2.0”軟件堆棧。

相比之下,基於該公司力捧的MEB平臺生產的ID Buzz和ID.4c多用途汽車的產量可能達不到該數字的一半。

奧迪即將推出的技術旗艦——Artemis將成爲首款利用此種規模優勢生產的車型。作爲一款具備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目前其僅在Alphabet旗下的Waymo One車隊實現了商用,該車型或將於2025年正式推出,而大衆的Trinity品牌新車或將在此後一年推出。

大衆還計劃從2023年開始在漢堡開展一項爲期兩年的試驗,試驗完成後,大衆將開始提供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使用一種經過特別改造(不需要安全駕駛員)的自動駕駛電動微型巴士運送人員和貨物。

ID Buzz AD將會配備所謂的“激光雷達”——高精度三維激光掃描儀,用於對周圍環境進行測繪。

在具體的發展策略上,大衆與特斯拉並不完全相同,傳感器的選擇便是不同之一。馬斯克聲稱,其可以通過使用成本更低、基於攝像頭的計算機視覺系統來更早地實現自動駕駛。

大衆集團認爲,通過打入目前不屬於自己核心業務,但利潤率更高的軟件與服務領域,該公司將獲得更強的盈利能力。7月13日,該集團將2025年調整後運營利潤率目標上調至8%至9%,調高了整整一個百分點。

大衆集團預估,未來10年燃油汽車的需求將下降20%以上。據此,該集團預計,到2030年,其銷售的汽車中將有一半爲純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的利潤率將在未來兩三年達到與燃油汽車相當的水平。

爲確保集團的零部件供應能夠滿足實現相關計劃的需要,大衆宣佈將在西班牙建設歐洲第三座擁有40千兆瓦時產能的電池生產基地。首條先進增程固態電池試產線由大衆支持的QuantumScape開發,並將在德國市場完成組裝。

今年早些時候,大衆品牌和大衆集團部件公司各自調整了自己的戰略。Bernstein公司的汽車行業分析師阿恩特·埃林霍斯特表示,如果ID電動汽車的銷售持續走弱,那麼近期大量舉辦的演示活動也將無法提振該公司的股票。

他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對大衆集團來說,目前最需要的就是ID車型優異的銷售業績和亮眼的消費者報告。如果該車型的銷量繼續低於預期,技術問題也得不到解決,那麼大衆集團所有的宏圖偉略就都可能會受到影響。大衆的‘New Auto’戰略可能會在2030年開花結果,但在未來幾年,財務表現還是要靠‘傳統汽車’支撐。”(財富中文網)

作者:Christiaan Hetzner

譯者:梁宇

審校:夏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