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搶飯碗,年薪50萬的卡車司機要失業?

原標題:科技公司加碼幹線物流: 自動駕駛卡車要來了嗎?

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有望很快在物流領域落地。

有着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之稱的圖森未來正加快在這一領域的佈局。據瞭解,7月7日,北京圖靈智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爲1000萬元。在此之前,圖羚秩卡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在上海註冊,註冊資本爲1億元。據悉,這兩家公司都與圖森未來將在國內啓動的造車項目“圖靈智卡”有關。圖靈智卡將首先從貨運廂式車切入,並逐步進入到重卡領域,其目標是打造更加符合自動駕駛車隊運營要求、成本更低、體驗更好的車型。

而另一家佈局幹線物流自動駕駛的科技公司宏景智駕,其戰略與業務拓展副總裁楊武近日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他們預計,明年可能會迎來L3級自動駕駛在幹線重卡上應用的轉折點。

“技術的成熟和行業本身對這個技術的需求,會在明年開始結合。”楊武告訴記者,近期他們參加了一個物流領域的運聯峯會,特別受鼓舞,因爲他們發現,不少物流公司的負責人現在都表示,非常明確地看到了自動駕駛技術可能對物流行業帶來的影響。

“以前我們要跟他們去講,他們還會覺得這個(高級別自動駕駛)還遠,還不靠譜,但我們今年過去,他們都是主動來問,你們這個產品什麼時候落地,什麼時候能夠提供給我們?到時候要賣多少錢?真的是非常積極主動地來接受這個新興科技解決方案。”楊武表示。

宏景智駕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全棧式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服務商,在L3及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中,宏景智駕瞄準的落地場景是Robotruck(自動駕駛卡車),主攻幹線物流。

幹線物流是自動駕駛科技公司競相爭奪的一個細分場景,一方面它的路線相對固定,且需求剛性,相對來說更易落地,另一方面,幹線物流本身是一個萬億級市場,規模龐大,玩家機會衆多。現在,在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還在辛辛苦苦示範運營“跑數據”的時候,Robotruck已經開始準備量產了。

在不久之前舉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專注於卡車自動駕駛技術與運營的科技公司嬴徹科技宣佈,兩款前裝量產的自動駕駛卡車年底即將交付,成爲“全球最早的量產型自動駕駛重卡”。

自動駕駛卡車真的就要來了嗎?

L3與L4的路線之爭

目前,在國內佈局了幹線物流自動駕駛的科技公司,除了宏景智駕、嬴徹科技,還包括圖森未來、智加科技、主線科技、小馬智行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了這些公司的量產落地規劃:嬴徹科技、智加科技、宏景智駕是相對較快的,嬴徹科技計劃在2021年完成前裝量產,智加科技打造的自動駕駛卡車也預計在今年量產上市,而宏景智駕則預計明年能夠實現量產落地。

而圖森未來、小馬智行等落地相對較慢,圖森未來預計2024年實現量產,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卡車業務計劃2023-2024年實現前裝量產SOP,2025年才實現量產自動駕駛卡車的規模化應用。

分歧點主要在於技術路線的選擇不同:以嬴徹科技、宏景智駕爲代表的一派側重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而以圖森未來、小馬智行爲代表的一派則堅持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

儘快量產落地也是“L3派”在當前階段選擇L3技術路線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楊武看來,對於幹線物流而言,L3級自動駕駛已經能夠解決當前行業的幾大痛點,包括成本高、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等等。根據宏景智駕的規劃,在部分合適的線路上進行L3級自動駕駛的應用,能夠延長單個司機在車上的時間,降低物流公司成本,本身這個場景已有市場需求。

“我們發現有很多線路,實際上是一個司機不夠,兩個司機又有點浪費,用上自動駕駛的方案之後,以前一個司機可能一天只能開8個小時,但他現在能開12個小時,就是說無形地延長了他的工作時間。而且自動駕駛的整體方案,結合高精地圖,結合道路交通狀況的判斷,還可以更好地控制運輸的時效性,這是物流行業最看重的。”楊武介紹。

商業化落地需要收入與成本匹配,按照宏景智駕的規劃,他們希望,對作爲客戶的物流公司而言,能夠在半年到一年內收回自動駕駛的成本。

不過,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小馬智卡負責人李衡宇表示,對於自動駕駛卡車的節能、駕駛更輕鬆等層面來說,L3級確實有價值,但如果是從成本降低的角度上看,則行不通——L3級別的自動駕駛還不夠,因爲依舊需要人時刻看着。“一個安全、可靠的‘虛擬司機’,能夠自主駕駛同時妥善處理緊急情況,才能讓駕駛員得到真正解放。”

圖森未來創始人陳默此前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L4的目的是“無人化”,徹底替代司機,從而降低人力成本,出了事故是技術供應商的責任,但L3不能完全取代司機,出了事故責任在人,這樣就達不到降低人力成本的目的。

市場尚未壟斷是件好事

實際上,對於自動駕駛卡車而言,無論是L3還是L4級的自動駕駛技術,真正的落地都不是易事。

無需人爲接管的L4級自動駕駛自不用說,L3級自動駕駛實際上也面臨技術不成熟、成本降不下來以及缺乏監管等方面的困境。

對於這兩年有公司聲稱已經量產L3級自動駕駛卡車,有自動駕駛科技公司的同行直言:“我們瞭解到,其實他們也沒做到L3的級別,這裏面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到時候他反正也上不了路,所謂的L3,現在也只能給你當做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來用。”

L3級是自動駕駛技術的一個分水嶺,L3以下級別的自動駕駛,只能叫輔助駕駛,最多可以說達到“半自動駕駛”,雖然可以實現車輛對多項功能的操作,但駕駛員仍然是主導;而L3級的自動駕駛,車輛能夠在特定環境實現自動駕駛,駕駛員能夠在相當長的時間真正解放雙手,只需要在必要的時候接管。

儘管上述做L3級自動駕駛卡車的科技公司,均表示願意承擔在自動駕駛的狀態下車輛事故的責任,這就解決了L3級自動駕駛在實際使用中的一個最大爭議,但從落地的角度來看,L3級自動駕駛的車輛現在還不能上路,即便能上路,也只能以輔助駕駛的形式運營——如此,能否真的達到供應商所宣傳的降低司機人數、節約成本的效果,還是個未知數。

“站在監管的角度,保守一些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作爲從業者,只能從這些示範運營的車隊開始逐步地去跟政府溝通,然後建立信任,形成透明度,這個很重要,比如說你也要跟它分享數據,一旦有事故,也要分享一些事故原因。”楊武表示。

目前,宏景智駕正在與安能物流和江淮汽車合作開發L3級的自動駕駛卡車,今年下半預計會有10-15臺前裝方案的車進行試驗,而與江淮汽車則合資成立了域馳科技,進行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的研發。

L4級別的自動駕駛卡車落地則更遠了。目前,圖森未來、小馬智行等主要玩家都在搶時間。此前,圖森未來合夥人兼副總裁吳楠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坦言,自動駕駛卡車的量產需要做很多工作,不僅僅是軟件層面的功能開發,硬件層面也需要上下游產業鏈的同步配合。

“整車是需要線控底盤的,也需要可量產的方案,執行器要面向自動駕駛可量產,這也是圖森和採埃孚合作的原因。”吳楠表示,“執行器層面還沒有達到量產的時機,供貨也不是特別充足,現在市面上都是驗證,讓採埃孚瞭解到我們對於執行器的需求,進行快速的更新迭代,才能儘快地推動主機廠生產出自動駕駛卡車。”

實際上,無論現在選擇的路線是L3還是L4,對於最終的幹線物流運輸場景來說,真正的自動駕駛纔是最有價值的。而拉長到整個流程來看,現在無論是誰,都只是走在了剛剛開始的路上。

“真正實現L3、L4,我覺得這是一個馬拉松,可能你現在跑了5公里,我才跑了3公里,你說你比較靠前,但其實沒有本質區別,我們最終都要跑到終點是吧?我們都要跑到50公里纔到終點。”楊武表示,這個過程將會非常漫長,而競爭格局也會呈現出動態變化。

不過,另一方面,楊武也指出,幹線物流運輸市場規模很大,而且極度分散,不會出現一家公司壟斷的情況,因此對初創公司相對友好。“哪怕現在你們都跑到終點了,只要我明年也能夠跑到終點,我也還是能夠劃分到一塊蛋糕我自己來喫。”

(作者:彭蘇平 編輯:張若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