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寿险转型需保持定力

证券时报记者邓雄鹰

上市险企上半年保费数据已全部披露。数据显示,寿险业务保费增速放缓的同时,部分公司业务波动明显。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太平人寿等6家公司总保费同比增长1.1%,较前5月增速微降。具体到6月单月,上述6家公司保费合计同比下降1.9%,其中中国人寿和太保寿险两家公司增速均由正转负,新华保险和人保寿险6月保费虽然实现同比正增长,但5月单月保费同比降幅较大。

如果将时间拉长至2020年初,可以发现上述公司保费增速呈现波浪形走势。这也显示,虽然经过了几年的行业转型,但作为寿险行业风向标的上市寿险公司仍在探路之中。

寿险公司当前面临的难题是多方面的——疫情影响仍在持续、代理人增员难与件均降并存、新单负增长难题未解、保单继续率下降,以及在经济复苏、疫情影响等多重因素叠加下,民众对于保险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重要变化。此外,以“惠民保”为代表的普惠性保险产品快速普及,对中端医疗险、重疾险的需求也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面对增长困境,目前大型寿险公司的转型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一是从销售驱动转向客户需求导向,围绕客户需求重构产品策略、渠道策略、服务策略等一整套营运流程;二是强力推动主渠道——个险渠道的营运模式转型,试图通过机制牵引推动代理人结构优化和渠道产能提升,例如平安寿险、太保寿险均发布了新的代理人基本法;三是多元化渠道策略,例如太保寿险重启银保渠道,今年的新渠道和团险业务保费增长明显。

不过,与此前几轮寿险转型单纯聚焦于不同渠道、客户分层或者新技术应用等不同,本轮寿险转型更加凸显保险公司整体经营策略和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性。

一位大型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坦承,这一轮寿险转型不是单一渠道或者模式转型,而是与整个公司的发展策略息息相关。渠道转型和业务模式转型的背后,依赖的是公司搭建的高效运营体系和完善的生态圈,不仅要通过保险产品满足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还要满足客户生命周期中关于养老服务、健康管理、资产传承等一揽子需求,为客户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保险服务。

如此体系化的转型非一夕之力可成。但市场不等人,困扰寿险公司管理层的一个现实难题是,要短期规模还是长期效益。由于寿险业务增长乏力,今年以来上市险企股价连续走低,市场信心难振。

如何在“稳规模”的前提下推进“高质量”转型,考验每一家保险公司掌舵人和决策层的定力,以及公司各个环节的执行力。但可以明确的是,市场已经无数次证明,简单依靠人力增长或者佣金支出增长的模式并非良策,保持定力坚持价值增长,推动从规模型扩张真正转向高质量发展,方是可持续发展之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