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備受關注的易方達張坤,所管的4只基金陸續披露了二季報。記者注意到,雖然整體調倉幅度不大,但在各只基金中,還是出現了一些變化,特別是在一些熱門股票的操作上,還是有明顯的不同。

比如在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中,平安銀行淡出前十大,新進前十大的是愛爾眼科,在易方達中小盤中,部分個股的持倉佔比有較大變化,其中美年健康的持倉佔比,從一季度末的佔淨值資產的9.2%降至二季度末的5.71%。

另外,在易方達優質企業混合中,一季度末的華蘭生物錦欣生殖已經不在前十大之列,新進前十大的是愛爾眼科和平安銀行。而在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方面,兩隻教育股——好未來和新東方-S均淡出前十大。

易方達中小盤倉位降至7成

目前張坤所管的基金有4只,先從整體看下這4只基金的整體倉位,可以發現也有比較明顯的不同,具體如下:

易方達中小盤的倉位變化最明顯,從一季度末的93.93%直接降到了二季度末的70.36%,從其它幾隻依然保持高倉位運作來看,這種倉位下降不像是對市場看空的調整。

如果不是看空,那麼從申贖情況來看,易方達中小盤由於二季度沒有開放申購,二季度共贖回了約4.4億份,贖回的比例超過10%,而在一季度時,在同時有申購贖回的情況下,份額規模大致也是減少約4億份,兩個季度下來,易方達中小盤的份額規模已經降至約35.5億份。

在二季度同樣出現份額下降的還有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基金總份額從期初的約309億份降至期末的約298億份,整體變化並不算大,但規模升至898.89億元,唯一出現份額增長的是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該基金在二季度獲得了近15億份的申購,使得二季度末的份額達到了31億份。

熱門個股調倉有差異

除了倉位上的變化,再來看看各只基金具體持倉上的改變,先從易方達中小盤來看,一季度和二季度具體的持股差異如下:

可以看出,前十大重倉股依然保持不變,主要的變化在持股數量和佔比上,其中熱議的美年健康,張坤僅有小幅減倉,但是隨着股價的持續調整,持股佔比已經明顯下降,從一季度末的9.2%降至二季度末的5.71%。

再看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一季度和二季度具體的持股差異如下:

這其中最大的變化就在於平安銀行退出了前十大之列,而愛爾眼科新進到前十大名單中。另外,五糧液和貴州茅臺的持股數有小幅下降,洋河股份和瀘州老窖的持股數卻是明顯上升,在港股方面,騰訊控股和香港交易所的持股數也是上升,而美團-W的持股降幅比較明顯。

接着看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期混合,其實這隻基金與易方達中小盤和易方達藍籌精選有比較大的持股重合,而在二季度,其最大的變化在於華蘭生物和錦欣生殖已經不在前十大之列,新進前十大的是愛爾眼科和平安銀行。

最後來了解下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這隻QDII產品,此前因爲一季度末重倉了好未來和新東方-S兩隻教育股,備受市場關注,不過從二季報來看,張坤重倉的這兩隻個股已經不在前十大之列了,唯品會和中國海外發展成了張坤二季度的新重倉股。

未來幾年預期回報率下降可能難以避免

除了調倉換股,張坤在二季報中也分享了自己的操作和對市場的看法,其中在易方達中小盤季報中表示:"基金在二季度股票倉位有所下降,並對結構進行了調整,降低了食品飲料等行業的配置,增加了計算機等行業的配置。"而在易方達藍籌精選的季報則說道:"基金在二季度股票倉位略微下降,並對結構進行了調整,降低了計算機等行業的配置,增加了電子等行業的配置。"

張坤還分析道:"疫情後,隨着全球流動性的放鬆,全球股市都有了顯著上漲。對於一些市場公認長期有成長空間行業(科技、醫藥、消費、新能源)中的優質公司,除了業績增長的驅動,估值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面對越來越高的市盈率水平,對企業的估值方法也越來越多采用遠期(如2025年甚至2030年)市值貼現回當年,似乎只有這樣,投資者才能獲得一個可以接受的回報率水平。"

"無疑,這樣的環境對投資人判斷正確率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們發現,對於一些公司,在各種假設都兌現的情況下,可能未來5年能賺取貼現率或者比貼現率略高的收益率水平,但是一旦錯誤,可能就要面臨30%甚至50%的股價下跌。在一個流動性寬裕、資本焦慮地尋找高回報率領域的環境下,未來幾年,不少行業面臨的競爭程度恐怕比過去5年更爲激烈。"張坤進一步說道。

同時,張坤坦言:"回首自己以往的判斷,發現有不少錯誤。我認爲,對於未來5年行業競爭格局的判斷難度恐怕只增不減。綜合來看,如果正確,可能只獲得一個平庸的回報率,但一旦錯誤,卻面臨不小的損失。在這樣的賠率分佈下,對於投資來說顯然是高難度動作。在這種情況下,要麼在熱門行業進行深入研究,試圖獲得更高的概率確信度,要麼在不那麼擁擠的行業,稍微犧牲一些概率,承擔多一點不確定性,獲得更佳的賠率回報。我經常這樣審視組合,如果股市暫停,5年後恢復交易,每個企業能帶來多少的預期複合收益率,從目前的判斷來看,未來幾年預期回報率下降可能是難以避免的。"

(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投資依據。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黃小聰 編輯|程鵬 葉峯 肖勇

校對|段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