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喜欢打乒乓球,也喜欢宣传传统武术。以至于很多外国人认为凡是中国人都会打乒乓球,也都会武术。其实,打乒乓球和传统武术实战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并非风牛马不相及。从这些共同之处似乎可以看到国人的优点与毛病。

打乒乓球要求脑子反应灵活,手脚更要灵活,还要经过千万次的训练,只是一个球怎么打就得训练上千次,才能找到要领,并非那么随意。而真的打起乒乓球锦标赛,选手更是全神贯注,不敢有任何懈怠,全身都要用力,不只是一个胳膊挥来挥去。相对于篮球和足球来说,乒乓球的技术性更强一些,但丝毫不省力,而是要下苦功夫的。至于只是打着玩,作为健身运动,可以不讲究技巧。乒乓球可以打和平球,就是谁也不用什么太多的技巧,只要把球接住了就行,同时给对方一个能接住的角度把球打过去,看谁能坚持的时间长。当然,比赛的时候就不是打和平球了,而是要想方设法让对方接不住,发球刁钻古怪,接球的同时反扣回去,扣杀有力,不给对方任何机会,谁都想一拍定输赢,谁都想把球打过去让对方接不住。有的一局只要几秒钟就结束了,有的要持续一分多钟,甚至能持续好几分钟。

乒乓球小,轻巧,要想灵活掌握确实不容易。但比起篮球和足球来,乒乓球确实有些小儿科。篮球和足球是西方传过来的,虽然中国古代就有足球,《水浒传》中高俅就是踢足球的,但没有形成国际化的运动项目,也就不被世界瞩目了。篮球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运动量要比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量大很多,体力也是惊人的强悍。要是让打篮球的和踢足球的去打乒乓球,就会让他们无可奈何,怎么也玩不转小乒乓球了;要是让打乒乓球的去打篮球和踢足球,当然也会玩不转,只是个头就不够格。那么,打乒乓球的是不是体力真的不行?或许是吧,比起打篮球的和踢足球的,打乒乓球的运动员体力确实不是很厉害,但打乒乓球的人技术要好很多,只不过玩的是小球,而不是大球。要是玩一玩大球就会显出很多的不足,也会达不到那种技术标准。那么,能不能说国人自古体力就不如西洋人,才发明了乒乓球运动呢?或许是吧,中国文化向来喜欢智取而不喜欢力胜,并且把那些力大如牛的西洋人视为傻大粗,其实只是自己动了心眼儿而已。在传统武术中,这种动心眼儿的智术终于露出了马脚。

传统武术并不是不重视实战,而是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剔除了实战部分,转而发扬健体强身的部分。或许封建王朝统治者不喜欢传统武术的实战功能吧,也就经过历朝历代的禁止,终于消亡。而现在所谓传统武术的实战部分只是发扬了和乒乓球类似的智胜特点,不以力胜,要"四两拨千斤",要"打蛇打七寸",岂不知"一力降十会"的古训?一个讲究绝招的人遇到一个身大力不亏的汉子,吃亏是在所难免的。招数再巧妙也禁不住力大的人一划拉,就好比一个练习传统武术的人和日本的相扑运动员比赛,一定会输一样。练习传统武术的人和练习拳击、散打、泰拳的比赛,同样会输得很惨。那些所谓的绝招到了擂台上一招也用不上,而自身抗击打能力很弱,即便打了对方,对方也没有什么损伤,而对方打了自己,就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倒地不起了。传统武术所谓的实战就是师父让徒弟摆一个进攻的姿势,然后站着不动,师父快速出击,打击徒弟,让别人看清楚,其实在实战中根本不起任何作用。擂台上面对方的进攻千奇百怪,各种方向的,各种招式的都有,怎么就能用一种应对方法来对付呢?即便采用了几种应对方式也是不起作用的,因为根本没有体力的支撑,抗击打能力也不行。而那些拳击和散打运动员整天练习进攻能力和抗击打能力,被打了也不怕,打了对方就要给对方以伤害。如此一来,传统武术的师父们就不具备什么优势了,即便能打到人,也不能造成什么伤害,而被人打了,就承受不了了。即便他们整天面对木人桩练习也无济于事,根本不能造成什么伤害,反而降低了自身的抗击打能力。或许这种训练模式和智胜的思想有关,只要能打到别人就算是赢了,其实还是极端功利思想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是小肚鸡肠的一种表现,要想练出实战功夫,还得按照拳击、散打的套路来,不能用传统的方式来练习偷袭或者打便宜手了,需要实打实的功夫。当然也不能只是强调打了别人,而不具备被人打的抗击打能力。

乒乓球也是如此,强调进攻,只要对方接不住就算是赢了,但同时也要注意防守,还要进行防守反击,比传统武术要好很多。但两者都强调智胜,不强调力胜,其实回避了自身体力不行的毛病,需要加强营养,科学训练,才能强化自身的体力,取得好的突破。而一味强调智胜的结果只能是自大,自慰,最终会输得很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