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A股“汽車試驗場”第一股過會:員工不足100人,何以連續3年淨利潤過億?

中汽試驗場員工不足100人,但每年淨利潤都超過億元,遠遠超過整車廠造車和賣車的盈利表現。

7月22日,創業板上市委舉行2021年第41次發審會議,通過了中汽研汽車試驗場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汽試驗場”)的IPO申請,這是A股市場上汽車測試場第一股。記者注意到,中汽試驗場雖然公司總人數不到100人,但過去3年裏淨利潤持續超過1億元,毛利率高達70%,利潤表現遠遠超過整車企業和汽車零部件公司。這樣一家盈利能力“爆棚”的公司是何方神聖?

據工商信息顯示,中汽試驗場的主營業務是通過構建汽車場地試驗環境和試驗場景,爲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汽車檢測機構、汽車底盤部件系統企業以及輪胎企業等客戶提供場地試驗技術服務等。該公司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稱“中汽中心”)、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悅達集團”)以及江蘇大豐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大豐)合資成立,三者分別持有其55.96%、39%和5.04%的股份。而其中,大股東中汽中心是一家成立於1985年的央企,總部位於天津,主營業務爲技術開發、轉讓、培訓、諮詢及服務,由國務院國資委100%持股。

而此次登陸創業板的中汽試驗場,是上述中汽中心下屬鹽城分公司,去年12月30日,中汽試驗場向深交所提交了創業板上市申報材料並獲受理,並於日前正式獲得通過。

記者查閱該公司招股書後發現,2017年至2020年末,中汽試驗場營業收入分別爲2.1183億元、3.3544億元、3.5928億元以及2.9336億元,同期分別實現淨利潤5308.14萬元、1.3630.23億元、1.4316億元以及1.0013億元。2018年至2020年3年間,該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達到72.39%、71.33%和70.31%。而同期該公司的員工一直不足100人,按照上述數據粗略計算,其員工每人每年能爲公司創下超過100萬的淨利潤。

這樣的利潤表現在汽車產業鏈上下游都相當罕見,以整車企業爲例,全球盈利能力第一的豐田汽車,2020年全年其整體毛利率爲18%左右,大衆集團旗下最爲賺錢的整車品牌保時捷,其單車毛利率2020年也僅爲16.7%,法拉利爲18%,而主流外資品牌以及二線豪華車品牌,其毛利率基本上在10%以下。

一家以汽車試驗和檢測爲主業的公司,盈利能力爲何能如此強大?一位熟悉汽車試驗場運營的人士告訴記者,汽車試驗場是門檻和前期投入成本相對高,但後期維護和運營成本非常低的產業,“首先是需要有國家相關部門發放的資質,其次是對佔地有極高的需求,而政府對於這類測試場的用地有明確的要求和限制。”

一組數據可以佐證上述人士的說法,記者查閱資料後發現,截止2020年6月30日,國內共有18家整車企業檢測機構、16家零部件檢測機構具備工信部公告體系檢測資質,但檢測範圍涵蓋各種車型、具備工信部公告體系要求的全部檢驗檢測能力、獲得政府主管部門全面授權的國家級汽車整車檢測機構僅有6家。

汽車是一個技術和安全標準都非常高的行業,路試和檢測是所有車型在上市前都必須完成的流程,檢測週期短達數週,長達數月。“有些和試驗場關係好的企業,爲了爭取時間,甚至會籤一整年的合同,因爲測試場地和項目都相對固定且有限,其餘的車企要入場就必須排隊,或者是插空利用上述企業的空閒時間。”上述人士告訴記者,據他經歷的情況,從2004年開始,測試場的生意就相當火爆,車廠都是排隊檢測,具體排隊時長由項目決定從數天到幾個月不等。“項目的費用也非常高昂,一個小的測試和試驗,價格可能就高達五六百萬元。”上述人士談到。

資料顯示,過去10多年來,隨着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提升,車市從2009年進入爆發式增長直至2018年,而在10年間,企業每年推出的新車數量也持續增長。據統計,2009年國內市場上市新車爲3023款,到2019年增長至5575款。

火爆的生意背後,汽車測試場運營期的成本非常低。上述人士告訴記者,比如說場地,一般投入使用後,基本上沒有什麼維護的成本;人員方面,去測試的主機廠都有專業團隊進駐,所以試車場的服務人員要求很少,服務成本也很低。在增值服務方面,依託於試驗場硬件,後期測試場方面還可以給主機廠做一些包含車型設計、CAE仿真分析等高附加值業務。

“製造企業的貢獻在於產業鏈上的工業增加值帶動,(測試場)可以歸入技術服務的範疇,(利潤率)不能簡單跟製造型企業比較。”管理諮詢服務機構和君恆成副總裁、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張海濱則認爲。

不過,隨着當下企業新車的推出節奏提速,爲方便測試,部分有實力的主機廠開始選擇自建測試場地,比如上汽通用就在安徽廣德建設了測試場,上汽通用五菱也在近年自建了測試場地。但隨着汽車智能電氣化以及網聯化的提速,新的檢測應用場景的需求也在提速。因此,在此輪中汽試驗場的募集資金的利用上,也會進一步拓展在智能化、自動駕駛以及互聯領域的投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