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断电、断网之后,现代都市该怎样面对灾难 | 新京智库

近年来,全球各地城市频发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

在科技不断进步、城镇化发展不断深入的今天,现代化的大都市反而在自然灾害中遇到困局,显得脆弱,这值得人们深思。

近年,特大暴雨和洪涝等灾害,频繁在各地城市中出现。我国不少大城市经历过“暴雨淹城”和“看海”。

近日郑州遭遇的特大暴雨程度之强、影响之大,令人震惊。其中,暴雨引起的断电、断网等状况,给民众带来极大不便,值得关注。

“高大上”城市规划难落实在工程建设上

从气象数据来看,近些年来,城市遇到的自然灾害,从烈度和频度上有显著的升级。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需要从更多的领域、更高的维度,去探索城市韧性和弹性提升的方式,以尽可能减少城市在灾害发生时的损失。

城市韧性的提升,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要的,工程建设领域要切实提升城市物质空间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

近些年,在城市规划和研究界,涌现出一系列的新理论,比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城市、海绵城市、健康城市等。

这些理论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但如何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上,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一些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脱节的状态。先进的理念被融入规划方案之中,但很难落实在工程建设上,更遑论先进管理的配套落实。

因此,在多地的城市规划馆中,可看到城市“高大上”甚至“酷炫”的规划理念。但现实中,却发现城市建设的现状与理想的规划蓝图存在很大落差。

同时,在频繁的灾害背后,也应该认识到现有规划设计、规范标准的滞后。特别是在应对灾害的考虑上,不仅要考虑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灾害,更要考虑到对于以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灾害的提前预案。

一些智慧城市建设是产品导向而非问题导向

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信息技术的局限性不应被忽视。

当前,各地大搞智慧城市建设,其中包括不少是具有应急管理功能的信息化设施建设。但在突发灾难面前,这些设施有时形同虚设。

这就暴露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当前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被信息化厂商所主导,形成了产品导向而非问题导向的思维。

这样的智慧城市建设,很可能出现不仅无助于城市应对复杂、突发问题,而且造成土建工程和信息化工程脱节、“两张皮”的状况。

笔者曾经参观过某地的“智慧公园”。这个由某IT企业主导建设的公园,仅仅在原有公园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些智能体验装置和一个5G体验馆,完全未能将新技术与公园的环境品质融合。

参观者往往在5G体验馆蜻蜓点水地体验一下智能技术,而与公园环境完全没有形成互动。混乱的植物搭配、低品质的景观设计,无助于吸引游客体验这个公园的自然环境,更谈不上“智慧”。

真正让城市具有“类生命体”的智慧

据报道,7月20日开始,罕见的特大暴雨使得郑州市全城受困,同时进出交通受阻。随后,郑州市部分地区出现停水情况,同时断电、断网的情况也大量存在,多区域的市民反映生活物资采购受到影响,超市食品供应紧张。

此外,据中国铁塔方面透露,河南省受停电影响的通信基站超过5600个。

郑州这次灾害中的很多现象,都引起了人们对于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的深思:互联网、信息通信等科技如此发达,但为何在灾难面前如此脆弱?

事实上,人是生活在实体空间中的生物。哪怕在数字时代,虚拟世界依然无法取代实体空间中的生存体验。

因此,我们亟须通过新型智慧城市融合信息技术和实体空间营造,推动城市物理层和数字层的协同,将信息技术与建筑、景观、交通、基础设施等实体要素充分整合,形成复合性的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真正让城市具有“类生命体”的智慧,实现在灾难面前科学、及时、有效的响应。

与1998年的洪灾相比,郑州这次灾害有其时代特点——机动化的交通、轨道交通、网络通信等要素,这些展现了人们在现代城市中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当今大都市中市民能用到的科技工具也是上个世纪的市民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现代城市具有的优势。

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需要结合当前市民生活方式的演变趋势和物质条件,对于未来的生存模式提前进行预判。

这就是,现代城市要建设弹性可变的建筑、交通、景观基础设施,并提升物质环境在灾难面前动态调控的能力,这意味着人居环境的“交互设计”——通过对市民与城市物质环境互动模式的优化,提升二者动态协同抵御风险的能力。

城市韧性提升离不开市民参与

要提升城市韧性,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提升城市社会的韧性。

城市是复杂巨系统,是物理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叠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系统。

城市的主体始终是人。在灾害中,看似是城市在展现出脆弱,实际上是人暴露了脆弱。

在断电、没网的受灾城市,现代文明和科技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我们,这时候个体的应对能力和社会组织的价值就得到了凸显。

因此,应当居安思危,构建应对极端气候、突发灾难的宣传教育机制,提升市民个体和家庭对于类似状况的应对能力。

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人形成了对于电、网、燃气等支撑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重度依赖,但对于个体生活来说,也要有应急预案,要考虑极端状态下的生存方式。

笔者小时候曾经看过《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有许多针对青少年的关于核战争、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宣传教育。这是一种必要的教育和科普。

在当今社会稳定发展的时代,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对于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做长期的考虑。

城市的韧性提升,绝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长期性的过程。

城市防灾减灾乃至城市规划与建设,应作为广泛而长期的公众议题,让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与普通市民沟通交流,组织技术精英与大众的跨专业、科普性的对话。

笔者在国外曾参与过一些当地组织的城市规划工作坊,许多本地市民也参加这样的工作坊,与专业规划师、学者和政府官员一同探讨提升城市韧性的方案。有些市民一开始对于韧性完全不了解,后来通过学习交流也变成了半个专家。

这样的公众参与,对于整个城市韧性的提升意义重大。

因此,要培育公众参与包括城市建设在内的城市事务的文化氛围,提升公民素质,推动政府、开发商、社会组织、社区和市民的协同。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共同塑造和培育在灾害面前自救互助的土壤。

有了这样的准备,即使遇到极端气候和断电、断网等灾害状况,市民也知道如何应对。

特约撰稿人|李昊[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