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災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作爲普通人,我們除了刷着新聞,還能做些什麼呢?

這兩天,在衆多刷屏的消息中,有一篇名爲“待救援人員信息”的騰訊文檔很特別。這份文檔是一個名叫Manto的網友創建的,起初她只是想蒐集一下河南暴雨中受災人羣的互助信息,沒想到從最初簡單的統計表格,慢慢經過志願者傳播,源源不斷地更新成了一份"救命文檔"。

隨着這份文檔在朋友圈刷屏,24小時裏更新了270多版達到250多萬次訪問量,光光一天時間裏通過文檔裏的信息成功救援了一名發高燒的女生、一位84歲的老人、被困一天沒喝水的小寶寶和被困幾小時待產的孕婦等等許多人,成爲一個多用途的民間抗洪資源對接平臺。

一篇文檔爲什麼能迅速提高救人的效率?今天我們就找到了第一個發佈這份“救援信息文檔”創建人李睿,沒想到她還是一位上海財經大學的學生。

看看新聞Knews:李睿你好,這兩天我們知道很多媒體都在採訪你,首先還是特別想要給你點個贊。我們特別是得知你是咱們上海財經大學的學生之後,覺得作爲上海人我們也都很驕傲,相信這兩天也有很多人問過,你作爲一名河南妹子當河南發生災情的時候,你當時看到那些視頻的時候,第一感受是什麼?

李睿:第一感受就是真的想盡自己的力量去幫一幫他們,感覺很難過,很多人被沖走,在泥漿水裏,在那裏沒有人救他們。

看看新聞Knews:特別是我們看到這一次災情之後,在河南有很多普通人,他們在洪水當中幾乎是不顧自己性命去救很多素不相識的人,所以有很多人這一次爲河南人點贊,覺得他們真是非常得中,是吧?

李睿:對中!

看看新聞Knews:他們做的都是一些觸手可及的幫助,比方說你看到了有洪水裏面的人去救,但是像你我可能都是隔着屏幕的,更多的人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希望幫,但是又不知道怎麼幫,你是怎麼會想到要付諸實施的?

李睿:我之前認識我們學校的一位學姐,她之前在疫情的時候,創立了一個公衆號。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她就是線上幫一些患者聯繫醫療資源去救他們,當時也是在線上做信息的蒐集工作。 我之前有看過她的事蹟,當時我看到我們家出現這樣災情的時候,我當時立刻就去聯繫她,她告訴我去搜集信息,然後去聯繫當地志願者,然後我就立刻去做。

看看新聞Knews:但是我們知道其實當天的信息應該是非常海量,而且是非常凌亂的,你怎麼在這些凌亂的信息當中抓到主幹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李睿:最開始看到的一些求助帖是在微博裏,他們有一個我們的河南暴雨互助的一個話題,下面有很多河南人,在發求助帖,有的是自己在發,有的是幫別人在發。當時我們就想着首先可以從這個地方把他們的一些求助信息給整理下來。然後當最開始我們只是一羣同學一起人工去找,但是這時候就會存在效率很低,而且可能會重複的問題,然後後來有一個同學想着,要不然我們就用Python給爬出來,然後我們就把數據爬了出來,大家再整理到在線文檔裏。

看看新聞Knews:就是互相去想辦法,然後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在線上儘可能的蒐集這些信息對嗎?

李睿:對!

看看新聞Knews:但是我相信剛開始你們其實幾個人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你怎麼去影響到更多的人幫忙來,大家一起來擰成一股繩,幫這件事情推進?

李睿:我最開始大概有了一個幾個簡單的想法,就是先大家先蒐集信息,然後整理覈實,然後沒有救援的去聯繫救援隊員,就大概一個這樣的提綱,然後我就發朋友圈還有我一些高中羣,因爲我們都是河南人,當時發了之後有超多的同學,還有朋友來幫我們,然後我們當時大概是有一個30多個人的小隊,我們知道河南線上救援小分隊,然後我們一起整理信息蒐集信息這樣。

後來我們又發現一個問題是不僅僅微博上可能有求助信息,還有很多在朋友圈或者是一些使用微信的人,他們可能不用微博,他們也要發求助信息,所以我們後面又創建了很多求助者信息蒐集羣,還有一些線下志願者的羣,我們會有專門的志願者把裏面的信息轉發到我們羣裏邊,然後大家再蒐集整理。

看看新聞Knews :這樣到什麼時候你開始發現你們這些羣這些信息有效果了?

李睿:大概有100多條的時候,我們就想着同步推進開始覈實了,發現有的電話是打不通的,但是我負責的那一部分是在1點多的時候,電話沒有打通,但是我給他發了短信,他回覆我已經脫離危險了。

看看新聞Knews:他脫離危險是因爲你的幫助嗎?

李睿:我覺得應該不是我的幫助,應該是當地的救援人員或者是當地大家自發的志願者,因爲我們當時是在信息覈實,我覺得說到他們安全的消息就很開心了。

看看新聞Knews:後來是不是越來越多的人是因爲你們蒐集的這些信息發佈出去之後得到幫助的?

李睿:對,應該是有很多的,第一天晚上比較晚,一直在整理文檔,大概到兩三點,因爲當時信息很多,然後我們就在討論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就在我們討論到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我們突然在羣裏面發現有很多專業的人士,他們已經開始把我們的表變得可視性更強,變得更有條理更有效率了而且信息從剛開始100條,當時已經有四五百條了。

第二天的話,我們發現這個文檔已經變得超級多,從剛開始只有緊急救援信息,後面到醫療資源,還有一些什麼心理諮詢都已經完善了,我們幾個學生就聯繫了我們當地的一個志願者機構,我們就幫他們做信息的核實工作。

因爲我們當時建立的是一個本來是想蒐集救援信息的,但是發現羣裏面有很多的市民或者是朋友,他們說我這邊有物資,你在哪個地方我們可以去開車接你,然後發現這裏面有很多人他可以自發的幫助,這時候我們就建了線下的一個志願者羣,然後我們把那些求救的信息整理的文檔發到羣裏邊,因爲很多地理位置或者是哪些地方離哪些救援隊伍近,我們可能是很難判斷的,我們把這些信息發到他們羣裏之後,那些志願者他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地理位置來判斷離哪些人近,我可以去幫哪些人。

看看新聞Knews:在你發出去的信息當中,然後一條條得到了救援,一條條被劃掉的時候,你是什麼心情?

李睿:感覺真的作爲我來說,我希望得到的更多的信息,不是我還沒有被救援,我希望得到的信息是打過去電話,我已經被救了,脫離危險,然後一條條划過去的信息真的感覺太感動了,不知道怎麼用語言來描述,很幸福很感動,希望他們都平平安安的。

看看新聞Knews:其實我特別想說的是,我也爲這些在洪水當中拼命掙扎的人非常的難過,非常的着急,但是我真的沒有辦法透過這個屏幕去付諸實施,去真的幫助他們,但是你就真的這樣做了,你當時是怎麼想的?

李睿:當時真的沒想很多,就想着幫就可以了,因爲我希望因爲我覺得在災情面前,你真的去匹配救援人員跟被困人員的信息,讓他們快速去撮合去營救,這件事是很重要的,這是我從線上可以做的一些事情。

看看新聞Knews:你不做會怎麼樣?

李睿:我當時沒有想那麼多,我直接就去了,就直接衝了。

看看新聞Knews:你現在有沒有統計過這份文檔大概救援了多少人?

李睿:我那天早上大家給我發那篇文章的時候,我就又點開了我們那個文章看了一下,當時我看的應該是有上千條的數據了,但是具體救援的數據我是不太清楚的,因爲有一部分它是已經覈實了,我確實已經被救了,一部分可能信號問題或者是電話沒有打通,但是大家都有很認真在那裏備註。

看看新聞Knews:我相信這就是科技的力量,互聯網的力量,但更是人的力量,我覺得你的這份文檔可能也會給很多官方的相關部門一些啓示,今後怎麼樣利用網絡的力量,更加精準地去救援,更加高效地施救,接下來你們還打算繼續嗎?

李睿:我們覺得這麼龐大的信息面前,我們能多儘自己的一份力就好了,我們還是想着繼續聽從一些志願者機構的安排,然後幫他們盡一份力利就好,因爲這樣他們有信息的分配,避免了很多重複的問題,效率會更高。

看看新聞Knews :謝謝李睿,我相信就像你之前是受到你學姐的影響而去做這個事情,今後更多的人看到了你的這樣一個事情之後,也會影響到更多的人去傳遞這樣的一份關心,傳遞這樣的一份愛,謝謝李睿。

也謝謝其他的志願者們。就像是網友說的,你真的是人美心善,誰不愛?謝謝!在這我們也一起祝福河南,希望這場危難能夠早日過去,大家都能夠平平安安的。

李睿:謝謝你,謝謝。 我也希望我們河南早日恢復成原來的樣子,我們河南很中的,一起加油,中!

(實習編輯:張浩男)

來源:看看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