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他們雖然不喜歡中國,但這次也看不下去了

今年7月以來,德國與我國河南先後出現了嚴重洪災,引發了全球媒體的關注。但許多國內外網友發現,在談到這兩場類型一樣、時間相近的災害時,有些西方媒體的兩幅面孔讓許多西方網民也看不下去了。

如上圖所示,英國《衛報》在6天前報道德國發生的水災時,以“氣象學家表示震驚”爲主線,把災害起因歸結到“老天”頭上。但在短短几天后報道中國的水災時,這家報紙則認爲鄭州等地水災造成的破壞,是由於“基建落後”、“政府準備不足”。

至於兩地水災的具體成因、嚴重程度,還有兩國政府及民衆的應對情況,《衛報》都沒有做出嚴格的考證。

很有默契的是,另一家中國網友熟悉的“雙標”媒體BBC,也是這麼報道中德兩國水災的。一邊對前者喊着“神話破滅”,一邊是強調“德國水災數十年不遇”。

這個明顯的“雙標”,很快被常年在推特發佈有關中國新聞的一個網友揪住,他在推特把同一家媒體的這兩條新聞標題拉出來調侃。很快,評論區就出現了不少網友紛紛響應,表示自己也見過很多類似的情況。

有網友指出德國和中國遇到雨災的強度差距很大,中國遭遇的降雨量是德國的許多倍,拿中德對比本就不合理。(備註:具體數據以權威機構發佈爲準)

而另一位網友則舉了自己身邊的例子表示,西方媒體在報道她來自的越南時,也喜歡一上來就套用“邪惡的社會主義”、“善良的西方世界”的偏見。

其他網友則在評論區貢獻了不少類似的“雙標”例子,比如《衛報》同一個作者在談到“藝術創作和欣賞”時,一邊說要反對帶有革命色彩的俄羅斯藝術,稱之爲“野蠻的宣傳”,一邊又認爲藝術,哪怕是“極右翼作品”,也應該尊重自由。

相比這些一開始就遭遇西方媒體雙標、對之深惡痛絕的網友,這次中德洪水事件也讓不少對中國無感、甚至不太支持的西方網民覺得,哪怕是從“洗腦”的技術層面看,西方媒體的操作也顯得越發露怯、簡單粗暴。

比如下面這個美國網民就表示,西方的宣傳機器真是“崩潰”了,夾帶私貨居然都這麼明顯了。另一個網友則無奈地回覆:“但西方大多數人就是對這種內容買賬啊!”

總的來說,西方媒體的語言和覆蓋優勢,意味着他們還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在大多數的話題上能把持主流輿論的走向。但從近些年一次次的具體事件裏我們也能看出,類似上面這些過於直接、不加掩蓋的雙標,已經引起了包括西方網民在內許多人的反感。

而對中國媒體來說,我們就應該抓住更多這樣微觀、具體的話題,把這些西方媒體常用的抹黑手段一個個擺出來分析明白,一點一點地在西方把持的輿論場上奪回我們的“陣地”。這也意味着,我們將面對一場輿論上的“持久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