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財政政策將如何助力綠色發展?碳市場建設需要考慮哪些方面?綠色金融支持經濟綠色復甦的動能要如何發揮?7月24日,多位監管部門人士齊聚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1北京峯會,共同探討中國綠色金融未來發展方向。

鄒加怡:綠色發展

需要財政政策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說,中國多層次、多元化綠色金融體系逐步形成,綠色融資渠道不斷拓展,綠色金融服務效率得到提升。截至2020年末,中國綠色貸款餘額約12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綠色債券存量8132億元,位居世界第二。“綠色金融資產質量較高,綠色貸款不良率低於平均值,目前爲止,綠色債券還沒有過違約案例。”

“當前,財政部積極出臺一系列財稅支持政策,大力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爲中國經濟綠色復甦創造良好環境。”鄒加怡稱,具體來看,一是發揮稅收調節作用;二是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三是引導金融支持綠色發展;四是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五是加強綠色發展國際合作。

鄒加怡表示,當前,國際社會把主要關注點放在碳定價上面,實際上發展低碳技術更加重要。引導社會資源投向清潔發展從根本上要靠新能源技術的突破。因此,金融機構應該把更多的資源放在促進技術進步上面。

範一飛:引導養老金、保險、社保等

長期資金進入ESG投資市場

“在既有減排方式中,碳市場是最爲有效的方式。”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指出,從國內外實踐來看,碳市場建設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第一,爲形成有效碳價格,要嚴格遵循市場規律開展碳交易。金融機構要逐步參與碳市場交易,碳配額一級市場是拍賣型市場,政府可用拍賣配額收入支持高碳行業和地區進行轉型。

第二,封頂總量是形成有效碳價格的前提。中國能源結構與其他國家有差異,煤炭石油佔比較大,地區之間很不平衡,必須結合中國能源結構確定未來各時期的碳峯值及配額分配。

第三,處理好拍賣檔期的激勵信號與潛在增長通脹之間的關係。碳配額拍賣價格過低,不能形成很好的激勵信號;拍賣價格過高,可能會抬升生產生活成本,甚至引發通脹或衰退。這需要把握好其中的平衡。

第四,完善市場配套建設。積極發展遠期、掉期、期權、期貨等衍生品,提高透明度,加強投資者保護等金融市場監管規則也應該適用於碳市場。

談及中國綠色金融未來發展方向,範一飛表示,要實現政策措施與機制建設多措並舉,培育ESG投資人。豐富ESG投資運用領域,引導養老金、保險、社保等具有一定社會屬性的長期資金進入ESG投資市場,並納入考評體系,豐富綠色債券市場資金來源。

此外,要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推動與國際標準對接;完善信息披露要求,強化市場約束機制;加強市場生態建設,發揮好中間機構的橋樑作用。

梁濤:不可簡單地對傳統高碳行業

採取冒進式地抽貸、斷貸措施

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表示,加快發展綠色金融具有重要意義。綠色金融是推動實現碳達峯、碳中和,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力量;綠色金融是金融機構完善公司治理,妥善應對轉型風險的有效方式;綠色金融也是深化金融行業對外開放,參與國際金融合作的主要手段。

梁濤認爲,要在服務新發展格局中積極作爲,探索金融支持碳達峯、碳中和的新路徑、新機制,構建與ESG投資相互促進的綠色金融新特色、新優勢,不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他強調,金融機構應充分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各行業發展的階段性和轉型難度等因素,緊密跟隨有關部門制定的碳減排政策,不可簡單地對傳統高碳行業採取踩踏式、冒進式地抽貸、斷貸、到期不續作等措施。要在確保自身業務可持續性、積極支持相關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基礎上,對傳統業務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避免談碳色變。同時,要加強與其他行業的協調配合,形成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強大合力。

在踐行責任投資理念、防範金融風險方面,梁濤表示,要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從戰略、任務和流程、管理等各個方面,踐行ESG責任投資理念,鼓勵金融機構在授信決策、貸款審批、資金價格、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資產組合中,將環境氣候和社會風險作爲參數予以重點考量。加強金融機構公司治理,注重ESG責任投資理念運用的系統性、整體性、動態性,協調與利益相關者的關係,提升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

編輯:亞文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