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禮輝:幣圈等去中心化金融帶來三方面顛覆性衝擊,應引起高度警惕

記者 | 曾仰琳

編輯 |

1

“去中心化在很大程度上挑戰現有的或者說傳統的中心化金融模式,遊離於現行的金融監管之外,應該引起高度關注和高度警惕。”

7月24日,在2021中國財富論壇的“數字貨幣落地與展望”高峯論壇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組組長、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指出。

李禮輝介紹,去中心化金融常見的定義是基於分佈式賬本、端對端網絡、可編程智能合約的去中心化、去中介的金融平臺、金融交易和金融服務。比特幣最早撬動了去中心化金融,並且在去中心化的金融市場中成爲幣值最大的虛擬貨幣。另外,2017年以來,基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金融交易和服務也發展得很快,試圖要形成一個自洽的新的金融體系。

“所謂的去中心化金融,它並不完全是自嗨的社區遊戲,而是以不同的模式揭露中心化的經濟實體,那麼把它分成大致三個類別,一是成爲投資/投機平臺的幣圈,二是以金融資產作支撐的穩定幣,三是基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的金融協議。”李禮輝表示。

李禮輝介紹,以比特幣爲代表的非法定加密數字貨幣,不僅是公有區塊鏈的虛擬社區的價值標記和支付工具,而且它可以與法定貨幣交易,形成交易價格,具備某些金融工具的屬性,所以被稱爲“虛擬貨幣”。虛擬貨幣對中心化這種模式的第一波衝擊,應該是來自於所謂虛擬貨幣上市融資,就是所謂的ICO。

值得關注的是,李禮輝提出,當前虛擬貨幣的市值急速膨脹,有一段時間價格非常高。2021年5月初,全球虛擬貨幣總市值一度高達2.55萬億美元,超過美聯儲經濟數據庫4月29日公佈的2.15萬億元的美元流通量。問題在於這個市場吸引了衆多的投資者、投機者,比如韓國的虛擬貨幣投資者高達581萬,如無重複計數,佔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1%。

李禮輝認爲,去中心化金融帶來的顛覆性衝擊,主要體現在投機性、去中介和難監管三個方面。具體來看:

一是投機性,去中心化金融市場充斥着投機、欺詐和龐氏騙局。虛擬貨幣的賬戶是相對集中,關鍵少數人位於食物鏈頂端,有能力操縱市場,但散戶往往被“割韭菜”。衆多槓桿交易在暴漲暴跌中被強制平倉,這幾個月爆倉的資金累計超過至少100億美元。

二是去中介,去中心化金融採用對等網絡、智能合約、分佈式賬本等技術,不同的去中心化金融工具可以建立自動做市、自動清算機制,形成去中介的鏈上金融體系,所以它是可以脫離銀行等金融中介的。

三是難監管,在去中心化金融協議的應用中,開放的網絡沒有準入限制,透明的資金流便於交易方跟蹤,非中央控制的交易拒絕監管者的管控和審查。所以可以說去中心化金融的交易可匿名、可跨境,又難管制,它可能會成爲資金非法流動和投機交易的工具。有人估算,全球地下經濟規模高達20萬億美元,需要地下可信任、地上難管控的支付工具。

那麼,該如何應對去中心化金融帶來的挑戰?

“去中心化金融其實發展到現在,它也剛剛步入第12個年頭,就已經出現了規模化和全域化的苗頭,所以我覺得我們還是要積極地應對。”李禮輝提出。

李禮輝進一步指出,首先,應該關注的是虛擬貨幣到底會不會進入大衆化的交易和支付場景,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交易金額在去年4月爲1000億美元左右,到了今年3月就達到1.2萬億美元;其次,應該關注去中心化金融將在多大程度上替代傳統金融,前不久高盛發表了一個報告提出,目前全球大多數的去中心化的金融應用都建立在以太坊的網絡上,考慮到具體的用途、用戶的基數、技術迭代的速度等等因素,它覺得以太坊可能還會取代比特幣成爲主流的加密貨幣。

對於未來虛擬貨幣的發展,李禮輝認爲,可能會取決於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公有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創新能否突破規模化可靠應用的瓶頸,二是虛擬貨幣能否形成獨立於價格之外的真實經濟用途,三是主要經濟體的金融監管立場和政策。“其中,我覺得機構投資者和跨國公司的態度將直接影響某種虛擬貨幣的供求平衡和價格走勢。”

在去中心化金融監管方面,李禮輝介紹,西方國家其實是很重視的。去年9月,歐盟委員會通過加密資產市場法規,嚴格管制去中心化金融交易,規定加密資產發行人必須作爲法人實體在歐盟運營和提供服務,嚴格遵循金融法則。美國的態度是對去中心化金融有放也有管,2017年12月,美國就開放了比特幣的交易,今年5月26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新任主席對去中心化金融平臺表示擔憂,他期待跟有關監管機構能夠加強合作,填補監管方面的空白,在加密貨幣市場加強投資者的保護。

“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去中心化金融、去中心化虛擬貨幣,一直保持審慎和警惕,但是我們最近觀察到一個動態就是,對可信的商業機構發行的私人數字貨幣最近的態度是明顯鬆動的。”

對此,李禮輝舉了兩個例子,一是歐美日等七個國家中央銀行和國際清算銀行制訂的央行數字貨幣的基本原則提出,央行數字貨幣應該與私人數字貨幣並存。二是今年6月29號,美聯儲副主席發表了一個演講,對於私營機構發行結構合理的穩定幣,他說可以做,並認爲它將會支持美元在全球數字化經濟中的角色。

李禮輝認爲,需要警惕Libra/Diem一旦獲得批准,很有可能迅速發展成爲全球性的超主權數字貨幣,形成超越國家主權的貨幣替代,並且可能在數字經濟時代強化美元的貨幣霸權地位。

“我們國家是嚴格禁止非法集資和非法金融交易。我覺得我們國家的金融創新、金融科技創新,可以說是可圈可點,但展望全球,我們面對的全球金融競爭也是可思可慮的。”李禮輝指出,就去中心化金融而言,它既是未來全球金融監管的熱點,也可能會是未來國際金融競爭的熱點。所以應該致力於建立面對全球的數字化金融優勢。

對此,李禮輝提出了三個建議:

一是要把數字人民幣打造成全球最佳的央行數字貨幣。打造全球最佳的央行數字貨幣有利於在數字經濟時代維護中國的金融安全,維護中國的貨幣主權,有效應對外來的強勢數字貨幣對本國貨幣體系和金融體制的衝擊,也有利於助推普惠金融,有效應對虛擬貨幣對現有貨幣體系和金融體制的衝擊。

“我們要完善人民幣的底層技術架構,完善應用場景的設計,而且也應該有必要完善央行數字貨幣運營管理的體制機制,目標就是確保數字人民幣在高併發市場中的規模化應用。”李禮輝指出。

二是建議在數字化時代構建一個數字化金融基礎設施的安全屏障,有必要深入分析分佈式對等架構、去中心化架構等數字化技術已經具備及潛在的“顛覆性”性能,重點研究基於全新數字技術的數字貨幣及去中心化金融工具穿越金融基礎設施屏障的可能路徑,研究基於此的技術對策和政策預案,構建數字金融的安全屏障。

三是應該要構建一個穿透式的金融監管系統。數字化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正在改變金融業的傳統模式,逐漸形成交互、交叉、交集的金融新業態,這就迫切需要我們監管的創新。數字化的金融監管系統應該由金融監管部門共建共享,而且要共享多方監管數據,執行一致化的合規標準,要能夠覆蓋所有的金融機構,要能夠穿透不同領域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業務。同時通過這樣一些技術措施的安排,能夠實現金融監管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超越流程複雜、耗費資源的現場監管,降低監管成本,而且很重要的是也要降低被監管的成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