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中國人工智能峯會“AI+醫療”分論壇順利舉辦,並通過線上直播方式對公衆開放。本次分論壇由創新工場、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創新奇智主辦。AI技術如何能夠應用於新藥研發,任峯博士舉了個具體的例子:爲了研發毒副作用更小的特發性肺纖維化新藥,英矽智能通過AI賦能的研發方式,將從靶點的發現到找到臨牀侯選化合物的過程縮短到18個月,研發費用共投入270萬美金,大大降低了研發的週期和成本。今年2月,英矽智能用18個月、投入僅260萬美元,就通過新藥靶點發現平臺 PandaOmics 和AI分子生成和設計平臺Chemistry42平臺,研發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疾病新靶點。以及全球首例完全由AI驅動發現的藥物分子,一舉成爲AI製藥全球範圍內的一個標誌性里程碑事件。對外合作上,英矽智能也相繼拿下多個大藥企訂單,包括默克、輝瑞、勃林格殷格翰、安斯泰來、強生製藥子公司楊森製藥等。

英矽智能首席科學官任峯博士

任峯表示,大家看到我們貌似很容易,就利用AI在短時間找出新靶點和藥物分子,但18個月研發背後是我們用7年時間對底層技術的默默研發。在找出肺纖維化(IPF)藥物分子之前,英矽智能就根據新藥研發週期特點,用大量精力研發了三款人工智能軟件“ PandaOmics、Chemistry42和InClinico。”這三個軟件,針對藥物研發靶點發現、藥物分子篩選和臨牀試驗三個重要週期,可以分別提供:根據組學數據自動尋找新靶點;利用生成式對抗神經網絡生成新的分子化合物;爲新靶點和新化合物提供臨牀結果預測,三個重要輔助功能。這次英矽智能拿出的肺纖維化(IPF)藥物分子成果,也正是在三個系統的前後配合之下,才得以快速完成。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歡歡通訊員王俊潮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蔡凌躍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