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4月底,我國已有174個省級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線了數據開放平臺,較之去年下半年增加了32個,在標杆城市中,上海市、青島市和福州市綜合表現最優,進入第一等級“五棵樹”。在直轄市中,上海綜合表現第一,在省域中,浙江省排名第一。

7月26日,復旦大學聯合國家信息中心數字中國研究院發佈了2021中國開放數林指數“城市標杆”和“省域標杆”。

從2017年至今隨着各地政府數據開放生態的不斷完善,評估標準也在不斷更新。復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負責人鄭磊教授說:在四年中,隨着城市開放數據的推進,測評標準不斷提升的,測評指標也不斷增加,幾乎每一年都有測評指標的增加。並且今年首次將省域與城市分開,在省級層面對下屬城市數據開放利用的賦能也被列入測評之中。

2021中國開放數林指數的標杆省域中,浙江省的綜合表現最優,進入第一等級“五棵樹”;山東省表現優異,進入第二等級“四棵樹”,其次是四川省、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在標杆城市中,上海市、青島市和福州市綜合表現最優,進入第一等級“五棵樹”。

全國開放數林標杆省域(前五名)

全國開放數林標杆城市(前十名)

指數還發布了直轄市指數、副省級標杆城市(前十名)和地級標杆城市(前十名)名單。在直轄市中,上海市綜合表現最優,位列第一;在副省級標杆城市中,青島市綜合表現最優,位列第一;在地級標杆城市中,福州市綜合表現最優,位列第一。

直轄市

副省級標杆城市(前十名)

地級標杆城市(前十名)

2021年起,中國開放數林指數將 “省域”作爲一個整體性的“區域”,將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地級城市都作爲“城市”,而不僅僅是一個行政層級來進行評估。主要原因在於省和自治區政府在數據開放工作上的職責不僅限於省本級,還包括對省內下轄地市的賦能、規範和協調作用;而城市則不論處於何種行政級別,都是一個人口集中居住並進行生產生活的密集“空間”和“聚落”。

根據最新的開放數林指數,截至2021年4月底,我國已有174個省級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線了數據開放平臺,其中省級平臺18個(含省和自治區,不包括直轄市和港澳臺),城市平臺156個(含直轄市、副省級與地級行政區)。與2020年下半年相比,新增32個地方平臺,其中包含1個省級平臺和31個城市平臺。全國地級及以上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的數量從2017年的20個增長到2021上半年的174個,"開放數據,蔚然成林"的態勢愈發顯著。

歷年地級及以上平臺數量增長情況

目前,我國64.29%的省級(不含直轄市)政府已上線了數據開放平臺,自2015年浙江省上線了我國第一個省級(不含直轄市)平臺以來,省級平臺數量逐年增長,目前已達到18個。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山東省、四川省與浙江省的省本級和下轄絕大部分地市都已上線了數據開放平臺,省域數據開放平臺整體上線程度最高,形成了我國最爲密集的"開放數林”。從地理空間分佈上看,我國東南沿海省域的政府數據平臺已基本相連成片。

歷年省級平臺上線情況(不含直轄市)

同時,我國46.29%的城市(包括直轄市、副省級與地級行政區)已上線了政府數據開放平臺。自2012年上海市和北京市等地率先上線數據開放平臺以來,城市平臺數量逐年增長,目前已達到156個。城市數據普遍具有多樣性、動態性和高密度等特徵,基於城市的實際需求和應用場景,開放和利用城市數據能創造巨大的社會經濟價值。

歷年城市平臺數量增長情況

“開放數林”意喻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利用的生態體系,“中國開放數林指數”精心測量各地“開放數木”的繁茂程度和果實價值,助推我國政府數據開放生態體系的培育與發展,至今已連續第五年發佈。

2018年以來,“中國開放數林指數”爲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信息化發展局跟蹤監測我國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情況提供數據支撐。

“中國開放數林指數”是我國首個專注於評估政府數據開放水平的專業指數,由復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製作出品,自2017年5月首次發佈以來,每隔半年對我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水平進行綜合評價。

隨着我國開放數據工作的不斷推進,中國開放數林指數的評估方法和指標體系也會每年作出新的調整。

2021中國開放數林指數從準備度、平臺層、數據層、利用層四個一級維度及下屬多級指標對地方政府的數據開放水平進行綜合評價。

其中,準備度是“數根”,是數據開放的基礎,包括法規政策效力與內容、標準規範、組織與領導等指標。

平臺層是“數幹”,是數據開放的樞紐,包括平臺關係、發現預覽、數據獲取、成果提交展示、互動反饋、用戶體驗等指標。

數據層是“數葉”,是數據開放的核心,包括數據數量、數據質量、數據規範、開放範圍等指標。

利用層是“數果”,是數據開放的成效,包括利用促進、利用多樣性、成果數量、成果質量等指標。

報告全文:http://ifopendata.fudan.edu.cn 或者 http://www.dmg.fudan.edu.cn

作者:姜澎

編輯:顧軍

責任編輯:唐聞佳

圖源:受訪方提供 題圖:本報資料圖片

來源:文匯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