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就醫,得遵醫囑、聽醫生的話,這樣對疾病的恢復更有利。然而現實中,很多人都不能準確的理解“醫囑”,甚至出現了誤解,導致病情久治不愈甚至加重、誘發新的疾病。

案例:

王阿姨自從之前喫壞了東西,得了急性腸胃炎後,就一直後怕,想着生病期間讓清淡飲食,便堅持三餐喝粥,卻沒料到現在稍微多喫點硬的食物就容易腹脹、腹痛,消化功能都不好了……

李叔自打生病手術後,人就瘦了一圈,醫生讓回家後增強營養,提高一下免疫力,對疾病的恢復也有好處。結果李阿姨天天給燉雞、鴨、魚湯,還每次都放各種人參、黨蔘、蟲草等滋補包,不料複診時尿酸、血脂高了不少……

明明是聽了醫生的話,究竟哪裏出了問題?

1 清淡飲食,

不是讓你拒絕油葷只喫素食

不論是感冒還是拉肚子,亦或是三高、肥胖人羣就醫,經常會聽到醫師建議“清淡飲食”,而很多人對此的理解就是多喝粥、只喫素不喫肉、不放調料等。

殊不知,這並不是醫生的本意,若是盲目堅持這樣的喫法,很容易導致體質下降,甚至更容易生病。

比如:

◎長期喝粥,尤其是餐餐喝,胃都不需要怎麼工作就消化好了,其功能就會逐漸退化,導致腸胃蠕動消化功能逐漸減弱,出現胃動力不足、胃液分泌異常、胃食管反流等情況;

◎長期喫素不喫肉,容易造成脂肪、蛋白質、鋅元素、鐵元素等攝入不足,不僅難以控制三高等問題,還會使脂肪肝、貧血、免疫力降低、加速衰老等風險更高;

◎不放調料沒食慾,勉強才能喫得下,進食也就少了。時間久了,食慾不振、營養不良、全身乏力、精神不濟、代謝紊亂等就可能找上門了……

1 清淡飲食,一要講究合理搭配

飲食清淡並不意味着不喫肉,而是要合理搭配日常膳食,

講究食物的多樣化,控制好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間的平衡。

正常情況下,女性每天大約是要2100千卡的能量,而男性大約是要2400千卡。而碳水化合物所供熱量佔總體的60%左右,脂肪約佔25%左右,蛋白質則大約是佔15%。

因此,每天合理的攝入各種營養與飲食,才能更好的保持機體正常供能。

2 清淡飲食,二要把握3個要點

①少鹽、少糖、少油,蔥蒜辣要適量。

②多選擇清蒸、白煮、涼拌的烹調方式,以最大限度保留食物營養。

③每餐飯動物肉、雜糧、薯類、蔬菜、水果、豆製品都兼顧上,而且喫到七分飽就差不多了。

尤其要注意喫肉多瘦少肥、多禽肉少畜肉植物蛋白質的攝入,特別是大豆及其製品的攝入,可每天喫200克豆腐或100克豆製品。

2 加強營養,

不是讓你多喫、濫補

術後病人、孕婦、營養不良等人羣常會被告知要“加強營養”。於是,有些人天天喝雞湯、鴿子湯、骨頭湯等,也有些人則是蟲草、人蔘、燕窩不斷……事實上,上述做法不僅無法取得很好的效果,還可能暗藏健康隱患。

1 什麼是真正的“加強營養”?

“加強營養”的真正含義是要改變現有的膳食模式,提高膳食質量——執行均衡、健康、多樣化的飲食模式:

◎在均衡飲食的基礎上,適當多攝入高蛋白、低脂肪的肉、蛋、奶類;

◎適當喫些粗雜糧、新鮮蔬果、豆類;

◎限制油、鹽、糖的攝入量;

◎減少高熱量、高糖分、高油脂、低膳食纖維、深度加工的不健康食物。

說了這麼多,其實加強營養就是好好喫飯,做到均衡飲食、營養達標。不過還要注意2個點:

2 加強營養的2個要點

①加強營養要看人

不同人羣的營養需求是不同的,所以需要補充的也不同——比如中老年人常伴有骨質疏鬆、少肌症等,相對更要加強的營養是蛋白質和鈣質。

②加強營養要看病

除了針對人羣,還要針對疾病——像部分甲狀腺疾病人羣,可以適當多喫點富硒食品,幫助恢復甲狀腺功能。

3 多喝熱水,並不是一句玩笑話

每每遇到不適,不管是親朋好友還是醫生都會奉勸一句“多喝熱水”,本是最科學、最樸素的叮囑,如今被網絡化,做成了調侃的包袱,讓很多人並不在意。

但可可想要告訴大家,“多喝熱水”並不是一句簡單的敷衍,確實有利於大多數疾病的康復,比如:

◎感冒的人多喝熱水,可以促進排汗,也有利於體溫的調節,加快病情恢復;

◎尿酸偏高的人多喝水能促進尿酸排泄;

◎便祕人羣多喝熱水能促排便,對胃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羣多喝熱水能降低體內血液粘稠度,減少意外的發生……

一般情況下,每天至少要補充1.2L水,氣溫高、活動量大的時候則要增加飲水量;而患有腎病、心臟病的人則要根據病情調整飲水量;另外熱水是指35℃左右的溫白開,不要過熱,以免燙傷。

4 忌口,究竟是忌什麼?

生病、喫藥時醫生經常會說要忌口,一是爲了防止病人胡亂喫東西而加重病情;二是爲了防止某些食物和正在服用的藥物產生了對沖的效果,從而抵消了藥效。

但所謂的“忌口“”到底要忌什麼?

1從中醫角度看忌口

從中醫的角度看,總的原則是:

①水痘、麻疹、風疹等熱性病忌食燥熱的食物,如煎炒、油炸、辛辣、酒類等食物,還有羊肉、荔枝等溫性食物;

②像風寒、痛經等寒性病忌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如草藥涼水、涼粉草果及性寒的水果等;

2從現代醫學看忌口

現代醫學雖沒那麼多忌口,但也注意臨牀營養學和飲食宜忌,大概分爲兩點:

①因病忌口

如有過敏症狀的人,不能碰有過敏原的過敏性食材,比如海鮮、芒果、花生等;糖尿病應忌高GI高GL的食物,比如蛋糕、巧克力;痛風患者應忌啤酒、海鮮;胃病要避免刺激性和難以消化的食物。此外,酒、濃茶、蒜、辣椒等在患病期間都不要碰……

②因藥忌口

服安眠藥、頭孢類抗生素忌酒;喫胃舒平、達喜等抗胃酸藥時忌醋;服四環素、紅黴素忌喝牛奶等,具體用藥時可以看說明書或是諮詢醫生。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醫生說的“忌口”並非簡單粗暴的不喫,而應該是科學的取捨和平衡,保證營養的均衡。

5 多休息,並不是讓你臥牀不起

在醫囑中,醫生經常告訴患者“回去要多休息”,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爲“臥牀睡覺”,於是回去便“臥牀不起”了~

但其實多休息並不是讓你多睡覺、多躺着,過度睡覺不僅會降低身體的新陳代謝,造成人體活動能力進一步減退,反而會加重病情,甚至增加肺栓塞等風險。

美國的一項醫學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長期臥牀不僅會產生便祕、背痛、褥瘡等副作用,還會損害肌肉和骨骼,引起肌肉萎縮、肌力減退。健康人臥牀休息1個月,肌纖維橫斷面積可減少10~20%,兩個月可減少50%。

而且睡得過多,睡眠中樞長期處於亢奮狀態,而其它神經中樞被抑制的太久,不僅會終日感到昏昏沉沉,甚至會導致智力下降。

因此,即便身體有不適,也得努力適當運動,包括一些康復訓練等。

責任編輯:編輯試用(EN002)

來源:北青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