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我郑重声明,在我去世之后,我的遗体无偿捐献,由北京市红十字会安排供医学教学和科研使用……”

这是一名延庆71岁老党员。一生中做的最大的决定,也是最后的决定……

2019年5月,区住建委退休干部兰玉春庄重地写下了一份《捐献遗体声明书》。今年7月17日,在亲朋好友的泪光中,71岁的兰玉春走完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程。在一场庄严的遗体送别仪式后,他的遗体被送往北京协和医院,在那里,兰玉春将完成自己生前最大的遗愿——遗体捐赠,把自己无条件地奉献给医学科学事业。

兰玉春出生于1950年,生前曾任区住建委房政科副科长、测绘所所长。在职期间,他曾3次获得区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2次区级先进工作者称号。在66岁那年,兰玉春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只身一人悄悄跑到北京,填写了公民志愿捐献遗体志愿登记表,身体状况那一栏填写的还是“健康”。天有不测风云,仅仅几个月后,兰玉春确诊胃癌,从此日渐消瘦。确诊后,兰玉春一边积极进行治疗,一边劝说家人,希望家里人能够同意在他的志愿登记表上签字。在他第一次向家人表达要捐献遗体的想法时,他的妻子和儿女们都感到很惊讶,再加上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他的想法并不被家人接受。但经过几年间连续不断地思想工作,渐渐地,家人的态度从抵触变为接受,直到最后的支持。他一直强调“人死了烧成灰,不管放到哪里,都没有一点价值,我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捐献遗体为社会作贡献,这是我的心愿,也是让生命的价值得以延续,你们谁也不能动摇我为党、为国家、为社会最后一次奉献的决心!”

兰玉春的弟弟兰玉成回忆道,“为减轻痛苦,医生曾建议他进行全胃切除,但他说,‘不管切不切,人都是会死的。切除了胃,以后做病理研究会缺少很多线索,不如留下来。’”兰玉成说。今年1月,兰玉春的儿子作为受委托人,在兰玉春的公民志愿捐献遗体志愿登记表上签下了名字。在妻子车淑平眼中,兰玉春不仅在工作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退休后更是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她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还主动报名参与值守,但他的身体实在不好,还是我替他去的。”

兰玉春端正的工作态度和豁达的人生观一直是儿女们学习的对象。“我父亲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提起去世的父亲,兰玉春的女儿兰鑫莉忍不住地哽咽,“如今,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我们上了最后一课,让我们明白,即使在去世之后也能为国家做贡献。他是伟大的父亲,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