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美軍宣佈在今年內將部署6艘瀕海戰鬥艦。其中4艘將部署到西太平洋,兩艘將部署在中南美洲執行任務。而在5月28日拜登政府向國會提交的2022財年國防預算案中,提出美國海軍將退役4艘“獨立”級和“自由”級瀕海戰鬥艦。一型新研製戰艦尚在交付與部署階段就已進入退役通道,無疑屬於“英年早逝”。在瀕海戰鬥艦問題上,美軍何以出此下策?

上次軍事轉型的產物

衆所周知,冷戰結束後,美軍建設經歷了一場從適應與大國和國家集團的大規模、高強度戰爭,到適應與恐怖主義的小規模、低強度戰爭的轉型。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的研製和使用,就是這場轉型的產物。

2001年,美國海軍研究室正式提出建造瀕海戰鬥艦。這是一種針對近海地區作戰而設計的新型艦種,體積比導彈驅逐艦小,具備在瀕海地區的攻擊作戰能力,也可運輸小型攻擊部隊、裝甲車及其他戰鬥裝備,是一種裝備高度自動化系統的快速、機動、喫水淺的水面艦艇。

2002年5月,由美國海軍牽頭,吸納美國及盟國廠商參與的6支研發團隊,開始合作研發瀕海戰鬥艦。2004年5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通用動力巴斯鋼鐵公司力挫雷神公司,獲得系統設計合同及原型艦的建造合同。通過對比和綜合權衡,美國海軍最後確定了“自由”級和“獨立”級兩種瀕海戰鬥艦作爲研製型號,對其作戰功能定位包括水面戰、反潛戰和反水雷戰等。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艦體採用V型半滑行單體設計,外表噴塗有吸波材料,雷達反射面積小,具有良好的隱身能力,艦長127.4米,寬13.16米,喫水3.9米,滿載排水量3450噸,最高航速45節,艦員編制50-75人,一次補給可續航21天。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採用三體型設計,以吸波材料和外形設計加強隱身能力,艦長127.6米,寬31.6米,喫水4.3米,滿載排水量3100噸,最高航速可達50節,艦員編制50-75人,一次補給可續航21天。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製造。2006年9月,第一艘“自由”號下水,2008年11月開始服役。迄今,“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已經交付總共10艘,最近一艘被命名爲“聖路易斯”號;“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由通用動力公司設計製造。2008年4月,第一艘“獨立”號下水,2010年1月開始服役。迄今,“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共服役9艘,最近的一艘被命名爲“查爾斯頓”號。

交付中即問題頻出

美國海軍原計劃至2020年部署42艘,總共部署52艘瀕海戰鬥艦,實際部署進度有所減緩,導致瀕海戰鬥艦尚在部署階段就開始退役的原因是瀕海戰鬥艦暴露出了嚴重問題。

就在部署之初,瀕海戰鬥艦就出現導彈發射器不達標、船體出現少量漏水等問題,但最嚴重的問題出現在動力系統方面。2015年年底,“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密爾沃基”號在其處女航中就因動力系統故障,被拖回基地。2020年11月,裝備第二艦隊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底特律”號,在執行任務時也因動力系統故障失去推進力,只得由其他艦隻拖回納維拉爾港。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由芬坎蒂尼公司的馬裏內特造船廠建造,但存在缺陷的動力系統的傳動齒輪是由德國公司設計生產。美國海軍與設計生產方研究解決方案,但改進方案尚需進行一系列測試。由於高航速要求與動力系統複雜性之間的固有矛盾無法根本解決,改進方案只能儘量減少此類問題,卻無法根除這個問題。

除此之外,裝配艦載無人偵察直升機是瀕海戰鬥艦的一大特色,它是瀕海戰鬥艦的重要戰場情報來源。但是,在2021年4月,美國海軍第三艦隊裝備的“查爾斯頓”號瀕海戰鬥艦搭載的一架MQ-8B“火力偵察兵”艦載無人直升機,在一次演習中墜海,落入大海之前砸中了“查爾斯頓”號艦體。由於MQ-8B“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起飛重量達到1.4噸,事故不僅損壞艦體側面,而且損壞了安全網。雖然事故原因尚在調查之中,但不管調查結果如何,都屬於人機之間、搭載艦與艦載無人直升機之間的協調問題。在無人智能化作戰平臺日益深入戰場、加入作戰的條件下,這一問題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如何解決這類問題是個難度不小的挑戰。

瀕海戰鬥艦在交付與使用之中屢屢出現嚴重問題,因此“贏得”了“小破船”的名聲。更有業內人士認爲,美國海軍有關瀕海戰鬥艦的種種努力已被證明是一場“慘敗”。

備受質疑

考察美軍裝備發展史,大型主戰裝備從開始研製到試製出樣機、測試、優化、交付、部署到形成作戰能力,大致需要20年時間。如E-3預警機、F-22戰機、三軍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系統(Link-16)等都是這樣。至於服役時間,也至少應該在20年左右。瀕海戰鬥艦從研製到退役不到20年,是典型的異常狀況。導致這一結果除上述研製、設計和製造等方面的缺陷,還有美軍戰略轉變和作戰對手改變等原因。

從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美軍建設整體上經歷了一個“大回旋”,即30多年前從應對與同等力量對手的高強度戰爭嚮應對反恐戰爭轉型,具體內容包括美軍編制小型化、模塊化,裝備輕型化、信息化等。到特朗普執政時開始從應對反恐戰爭嚮應對“大國競爭”轉型,具體內容包括組建網軍、天軍等新型作戰力量,裝備建設重新重視加強平臺自身防禦能力、戰場生存能力,發展無人作戰力量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系統等。

海灣戰爭以來的數次局部戰爭,美軍作戰對手與美軍相比無不力量懸殊,使得美軍能夠以壓倒性優勢展開作戰並取得勝利。在未來大國之間可能出現的戰爭中,美軍像曾經經歷的戰爭那樣,無需進行大規模海上決戰即可進入作戰對手近海的情況不太可能出現。

對於大國競爭背景下的瀕海作戰,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和海軍陸戰隊司令於2017年10月聯合簽署發佈的《對抗性環境中的瀕海作戰》文件進行了系統論述。由於現代化武器系統的傳感器和武器作用範圍均可向海、向陸延伸數百公里,致使海上和陸上作戰交叉重疊。儘管海軍作戰的任務重點仍在海上,但遠程精確制導武器的作用範圍已經大大擴展,可以覆蓋更多岸上區域。因此,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需要將瀕海區域的海上和陸上視爲整體,海軍作戰區域應該包括陸上空間,海軍陸戰隊作戰區域也應該包括海洋空間。

因此,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瀕海作戰核心目標,將是創建一個由海基和陸基傳感器、射手和作戰支持系統組成的模塊化、可擴展和一體化的海軍作戰網絡,提供持續機動的前沿力量,以有力應對危機和大規模突發事件。

正在交付的瀕海戰鬥艦難以適應這些作戰需要。美國國防部作戰與測試評估辦公室對瀕海戰鬥艦的綜合評估結果顯示:爲了追求輕型化、高航速而進行的作戰系統簡化,使得瀕海戰鬥艦只能應對低對抗環境下與非對等作戰對手的低強度對抗,在與同等對手進行的高強度對抗中,不僅關鍵系統缺乏必要的冗餘備份,而且綜合作戰能力不夠。

評估報告直截了當的結論是:“‘自由’級與‘獨立’級兩種瀕海戰鬥艦,在高強度戰鬥中都無法生存。”這使得瀕海戰鬥艦在作戰中不僅不能對作戰體系提供效益,反而因爲易遭對手攻擊而成爲作戰體系的軟肋和累贅。

前途難料

在這樣尷尬的情況下,美軍如何處置瀕海戰鬥艦成爲一個棘手的問題。對此,美軍提出的替代思路一種是將瀕海戰鬥艦用於在低對抗性環境下代替驅逐艦執行巡航任務,一種是乾脆將其降級爲快速運輸艦使用。

那麼,用什麼來遂行大國競爭條件下的近海作戰任務呢?美國海軍計劃研發一款新型的“星座”級護衛艦。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吉爾迪表示,“星座”級護衛艦裝備Mk41垂直髮射系統和基線-10“宙斯盾”戰鬥系統,既可以獨立行動,也可加入水面艦艇打擊羣的聯合行動,將爲美海軍提供多種選擇,有利於美國海軍奪取和保持海上優勢。但是,瀕海戰鬥艦每艘均價3.6億美元,而預計取代它的“星座”級護衛艦,單艦價格已從前期預定的每艘6億美元,暴漲到了如今的每艘11億美元。爲了多造新艦,美國海軍不得不大量淘汰老艦。

美海軍瀕海戰鬥艦尚在交付之中,大量的前期研發和生產經費已經投入。美國軍方採取一邊部署一邊退役的做法,毫無疑問將縮短這型軍艦從研發到退役的全過程。雖然說這將極大地降低投入與產出效益,但總算也是給國會和民衆有了一個交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