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今年第6號颱風“煙花”預計26日夜間移入江蘇境內。“煙花”來臨前夕,南京與它“賽跑”,提前排查完251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撤離29處共計163名居民。此外居民還可“自檢”家附近的地質災害隱患,一旦發現疑似情況,及時向社區報告。

24小時監控,儘可能降低損失

爲應對臺風“煙花”,7月25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成立抗擊颱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專班。26日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戴着口罩、對着電腦屏幕,密切關注“南京市地質災害信息管理系統”的實時動態。

從該系統中可以看到南京各個區的地質災害情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地點都“插着”起到警示作用的紅色標記。

“指揮中心就像是大腦”,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地質礦產處四級調研員吳澄宇告訴記者,系統建設12個自動化監測點,一旦監測數據達到預警值,這個系統將立刻發出預警信息。工作專班就可以馬上發佈調度信息,即刻指揮相關人員趕赴現場,地圖上每個點都有工作人員24小時待命,隨時準備打好防汛抗臺“配合戰”。

南京提前撤離29處163名居民

防汛抗臺謀劃在先!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主要以預防爲主,提前能夠預測到的危險早就被“扼殺”在搖籃中。

7月23日至25日,南京投入約2400人次,排查完251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撤離29處可能直接威脅安全的隱患點附近的163名居民。

“排查可以儘可能降低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吳澄宇介紹,汛期結束後,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還會對上述29處隱患點進行梳理,根據危害程度列入消險或工程治理計劃。去年南京投入5200萬元治理修復了12個地質災害隱患點。

“我家附近有地質災害隱患嗎?”

“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數量是動態變化的。”吳澄宇告訴記者,去年南京有地質災害隱患點237個,今年這個數據是251。

今年隱患點的數據爲何會增長?原來是“專業排查”加“居民上報”相結合的結果。

居民如果發現房子附近的山體出現土石掉落、裂縫,或者下雨有土流淌下來等疑似隱患點的表象,都需要及時報給街道社區。

“一般情況下,接到社區反饋24小時內就會有專業人員趕到現場鑑定。”吳澄宇說,汛期專業人員抵達現場的時間會縮短到2小時以內。

與此同時,每年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都會安排專門的技術地質災害調查隊進行摸排。經技術單位認定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將被納入地質災害隱患點名單進行統一管理。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劉春

圖片來源: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中央氣象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