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大宗商品价格与输入性通胀走势分析——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系列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以“输入性通胀预期与期货市场走势分析”为主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郭彪进行了发言。

“回答输入性通胀和期货价格关系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理清输入性通胀传导的路径,只有理清好这个路径之后,后面才能更好的对相关的解决方案提供一些思路。”郭彪说。

在郭彪看来,输入性通胀传导的路径,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是成本传导路径。

“国外一些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国内基础产品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价格上涨。大家经常在一些新闻里面可以看到,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中国很多企业实际上利润是大幅度降低的。接到单子之后,反而会引起他的利润降低。”郭彪说。

第二个就是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路径。

“对国外的商品出口的增加,比如说价格增加了,所以对外开放出口需求就增加了,外贸出口增加,需求增加,商品价格上涨,减少了本国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而社会总需求就会更增加了,我们都愿意消费国内的,不愿意消费国外的。需求增加的,两者增加的,而供给会产生一些缺口,这会导致输入性通胀传导到商品价格。”郭彪说。

第三个是货币供给的路径。

“由于贸易顺差和美国的放水,导致我们外汇储备增加,拉动了投资的需求,这样会引起国内产品价格的增长。”郭彪说。

郭彪表示,这三个路径分别从不同的情况,汇集到最后一个,就是最终市场的通胀压力,会变得非常大。

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老师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见面。我主要讲一讲期货市场与输入性通胀,首先我们看通胀传导的路径,我们看上面的图是美国CPI进口价格指数,截止到上个月5月份的时候,美国CPI超过了5%,核心指数也是4%。所以达到了历史新高,基本上已经接近于07、08年金融危机之前。

下面是中国的情况,中国CPI还是控制在1%多,所以这是一个输入型通胀输入到中国的情况。回答输入性通胀和期货价格关系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理清输入性通胀传导的路径,只有理清好这个路径之后,后面才能更好的对相关的解决方案提供一些思路。

有三个方面的传导路径,第一个是成本传导路径,国外一些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国内基础产品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价格上涨。大家经常在一些新闻里面可以看到,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中国很多企业实际上利润是大幅度降低的。接到单子之后,反而会引起他的利润降低。

第二个路径,就是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路径,对国外的商品出口的增加,比如说价格增加了,所以对外开放出口需求就增加了,很多江浙一带的企业,根据我们的调研,今年前半年的外贸订单,已经超过了以往一整年的订单。由于原材料成本价格增加,订单增加,但是利润反而降低了。

外贸出口增加,需求增加,商品价格上涨,减少了本国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而社会总需求就会更增加了,我们都愿意消费国内的,不愿意消费国外的。需求增加的,两者增加的,而供给会产生一些缺口,这会导致输入性通胀传导到商品价格。

第三个是货币供给的路径,由于贸易顺差和美国的放水,导致我们外汇储备增加,拉动了投资的需求,这样会引起国内产品价格的增长。

这三个路径分别从不同的情况,汇集到最后一个,就是最终市场的通胀压力,会变得非常大。我们看这三个路径在中国是如何通过数据来体现出来的,第一个是成本传导路径,这个图体现了中国原材料和出厂价格差,价格差越高,说明原材料大于出厂价格,原材料价格非常高,出厂价格非常低,成本就高了。上个月5月份的时候,已经达到了最近五年的最高,企业的中游和下游的产业利润非常之低。

这个传导路径如果到商品期货市场,有上中下游,以黑色产品为例,焦煤、焦炭铁矿石,会传递到中游螺纹钢、热卷,最终会传递下游,下游有房地产、汽车、基建和家电消费等。如果这个传导下来,会对整个实体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消费会增加,而企业由于承担不了,利润也很低,无法承担成本的增加。

第二个是需求的缺口,供需缺口。由于疫情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个图是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同比的增速,我们在5月份、6月份的时候,我们的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已经超出了近十年的新高。我们的需求增加了,而我们的PPI环比和PMI工业品价格指数也是出现类似的情况,需求大幅度的增加。

我们的需求增加了,但是我们的供给并没有产生同比的增加,这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碳中和政策短期的冲击,我们要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而发电行业和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量最高的两个行业,是实现缩减碳排放量目标的重点。因此会出现了供给,并没有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同比增加。有一些停电,错峰限电和碳中和政策下的短期冲击。

另外就是供给方面的缺口,前面汤老师也讲了,需求无论是从美国也好,还是中国也好,有一个大的复苏,但是更重要的一些供给方,比如说巴西、智利和印度等大宗商品主要贡献国,还深陷已经当中,使他们的供给没有实现满足我们需求的增长,供给和需求推动了大宗商品的上涨,这是第二个传导路径。

第三个是货币传导路径,美国流动性过剩,美元货币宽松,加上最近的拜登六万亿美元刺激计划,使得美元指数一直在一个下跌的空间。几位老师也讲了大宗商品大部分是以美元计价的,所以美元的货币宽松,第三个传导路径使得大宗商品上涨。

综上三种路径会对中国大宗商品价格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5月份的时候,国常会连续七天和连续两次点名大宗商品的涨价,要控制保价和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一旦传导到下游,会对我们很多实体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螺纹钢5月份是一条直线,刚好是国常会两天的时间点,在国常会之前,螺纹钢有40、50%的涨幅,连续两次点名之后,螺纹钢大幅度下降30-45%。

6月份分析到螺纹钢价格很可能会继续创新高,截止到上周五的价格,螺纹钢的品种已经快接近以前很高了。还有其他的品种,甚至已经超过了前期新高。同样直线是5月12日国常会两天的交易时间,国常会之后,确实是很多产品有大幅度的下跌,但是包括焦煤、甲醇、豆粕、进口大豆,都已经接近于前期新高。

如何去分析接下来的走势,前面几位老师讲了很多,汤老师讲了很多的观点,收获很大。我这里就举一举自己如何去分析未来的走势,做一个简单的讲解。我们以螺纹钢为例,如果要去控制好这个保价稳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供需缺口三条路径去把它理清。

目前为止,我们是否理清了供需缺口,我的答案是还没有,以螺纹钢为例,截止到2021年6月底,库存仍然处于低位,说明供给还没有满足它的需求。这是供给情况。

第二,它的基差情况,目前的基差还是处于一个相对缺货的情况,期货不能满足现货的情况。

你要使供给和需求匹配,就要去增加供给,库存目前是最低位。成本和商品价格传导路径,要使得企业愿意去增加供给,肯定产业利润要足够符合我要去增加供给开工的需求,才可以增加供给,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道理。

产业利润如果很低,大部分的企业是不愿意开工的,尤其是前面讲的碳中和和碳达峰的政策目标。

以螺纹钢厂企业为例,7月初的产业利润基本上处于历史的低位,也就是说开工就是亏损。这个时候短时间要增加你的供给,去满足供需缺口,我们在江浙一带企业的调研,确实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企业不愿意开工。

结合产业利润很低,我们的库存也比较低的情况下,实体企业不愿意直接增加供给,从而不能够很好的短期实现我们的供给与需求这个缺口的弥补。因此我个人觉得,短期之间我们的期货还是有很大的上涨风险。

根据这三个传导路径,提了自己三方面的解决应对思路,三个传导路径,第一个传导路径是融合的,放在一起,就是应对成本和国外商品价格上涨的传导路径,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第一个要增加供给,这是非常直观的。前面汤老师讲了金融属性,也许目前还不是主要的属性,供给属性增加供给弹性,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实体企业,他的产业利润非常低的时候,如何增加,避免下游企业利润降低,出现大面积亏损,现在产业利润很低,考虑给予这些企业退税和税费见面,帮助他们恢复生产供给,从而降低供需缺口。

第二,有了定向降准和降息,提高产业利润供给。

第三,为了对传导路径里面的第一和第二,如何去帮助实体企业更好去应对气候出现类似情况的风险,第一个就是大力发展基差交易,李老师在交易所,对这个领域有非常深厚的实务经验。我们需要培育和鼓励更多实体企业套期保值,尤其是利差交易。

第四,我们在调研里面发现目前经常讲的保险+期货,其实主要是针对一些农产品,比如说都是针对一些农户,去支持他进行保险+期货,目前还比较缺乏对制造业相关的一些企业,提出这样一个制造业的保险+期货。这是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情况,很多制造业由于第一种传导路径,就是成本传导路径,使得很多制造业在接下来的生产,产生很大的利润大幅度的下跌,甚至亏损的情况,我们应该大力宣传保险+期货。

第五,防范金融资本炒作,降低炒作预期。

第六,我们的供需缺口,我们要助力全球防疫,使得巴西和印度的供给非常正常。

针对第三条的传导路径,就是国外货币传导路径,我们如何应对国外流动性过剩传导路径,两个小建议,第一个是发布人民币的汇率调节作用,允许人民币在一定的前提下,在市场上进行升值,因为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

第二,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之中,适当考虑一些大宗商品,也是关系到制造业发展未来的大宗商品,允许人民币通过一些政治手段,使人民币进行相应的定价。

这就是我针对传导路径,提的几个小的建议。感谢大家的聆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