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分拆!順豐同城赴港IPO:三年虧損15.6億,經營成本上升 | IPO棱鏡

在業績快速提升的同時,順豐同城運營成本也持續增加,導致三年累計虧損超過15億元。此外,該公司還存在對大股東業績較爲依賴、經營活動現金流喫緊等問題

《投資時報》研究員董琳

即時配送業務憑藉靈活的服務特性,在2020年的疫情中因迎合市場無接觸需求,一時間獲得迅猛增長,亦受到資本市場青睞。

日前,順豐控股旗下子公司杭州順豐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順豐同城)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招股書顯示,順豐同城成立於2016年,最初爲順豐控股集團旗下的一個獨立業務部門,2019年6月正式註冊成立爲股份有限公司,開始獨立經營。此次IPO,該公司募資金額擬用於研發及技術基礎設施、擴大服務覆蓋範圍、進行潛在戰略收購及投資行業價值鏈的上下游業務,並用於營銷及品牌推廣及一般企業用途。

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順豐同城控股股東爲順豐控股創始人、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王衛,他通過明德控股(持有約99.9%的股權)持有順豐控股約59.3%的股權。

而順豐控股通過全資子公司順豐泰森有權行使順豐同城約75.10%的表決權。其中,順豐泰森直接持股42.82%,通過SF Holding Limited持股14.59%的股權、通過同城科技持股9.35%,通過員工持股平臺寧波順享持股8.34%。

此外,順豐同城的股東名單中也出現了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其中,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旗下的新希望亞太投資持股1.21%;君聯資本旗下的意動、國科君聯合計持股1.81%;高盛旗下的兩家公司合計持股1.21%。

《投資時報》研究員梳理該公司招股書注意到,2018年至2020年(下稱報告期),在業績快速提升的同時,順豐同城運營成本也持續增加,導致三年累計虧損超過15億元。此外,該公司還存在對大股東業績較爲依賴、經營活動現金流喫緊等問題。

同時,對於即配需求還能維持高位多久,順豐同城也在財報中表達了審慎態度。該公司表示,市場飽和、對產品服務需求減少、競爭加劇、未能吸引新騎手等多種原因,可能會影響平臺的訂單增長。

盈利艱難,成本持續攀升

順豐同城目前主要從事同城即時物流業務,即爲各類商家及個人提供點對點的定製化或標準化的即時配送服務,以及幫送、幫取、幫買、幫辦等跑腿服務。覆蓋的配送場景主要包括本地餐飲、同城零售、近場服務(包括個人跑腿、企業服務、快遞最後一公里配送)、近場電商(數碼3C、服飾鞋包等)。

事實上,從獨立運作到遞交招股書這幾年時間裏,順豐同城成長速度驚人。截至2021年5月31日,順豐同城累計服務超過2000家品牌客戶和超過53萬註冊商家,個人註冊用戶達1.26億名,註冊騎手280萬名;平均配送時長約爲30分鐘,訂單時效達標率超過95%。

目前,順豐同城網絡覆蓋中國超過1000個市縣,並不斷向下沉市場滲透。該公司在招股書中稱,按截至今年3月末止12個月的訂單量計算,順豐同城是國內最大的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臺。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順豐同城的訂單量分別爲0.8億筆、2.1億筆、7.6億筆,複合年增長率爲208.7%。隨着訂單量猛增,公司營收也大規模增長,分別達到9.93億元、21.07億元和48.43億元,2019年、2020年業績增幅分別爲112.1%、129.9%。

但是,與業績一起抬升的還有該公司的經營成本。報告期內,順豐同城成本支出近乎翻倍增加,分別爲12.25億元、24.43億元、50.32億元,可以看到,連續三年,該公司的成本支出均超出同期營業收入。

《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作爲勞動密集型公司,高額的人力成本是該公司難以迴避的問題。報告期內,該公司騎手的人力外包成本分別爲10.45億元、21.11億元、48.60億元,佔當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爲85.4%、86.4%、96.6%,佔比逐年攀升。

此外,順豐同城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研發開支、行政開支同樣激增。具體來看,順豐同城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從2018年的1215.8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1.11億元;研發支出從2018年的328.1萬元飆升至2020年的6937.4萬元;行政方面的開支也由2018年的1.14億元上漲至2020年的4.18億元。

對此順豐同城表示,未來公司在騎手成本方面的投入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同時,由於需要提升配送服務能力、開發新服務、擴大現有市場的客戶羣並打入新市場,公司的成本支出可能還會增加。

隨着同城配送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對於順豐同城而言,持續投入、搶佔市場份額勢在必行。過去三年,該公司受成本所累其淨利潤累計虧損超過15億元,且虧損金額逐年增加,分別虧損3.28億元、4.69億元和7.57億元。

順豐同城營業成本明細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爲負

由於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順豐同城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持續爲負。報告期內,該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分別爲-3.67億元、-6.56億元及-5.63億元。而開拓市場所需的現金主要來源於融資活動所得現金。

順豐同城坦言,若公司無法產生充足的收入增長並管理成本及開支,可能無法持續實現盈利或使現金流爲正,這可能影響公司業務增長並對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資產結構方面,截至2020年年末,順豐同城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2.63億元;由借款及租賃負債組成的即期債務爲3.78億元,由租賃負債組成的長期債務爲2571.4萬元;資產負債率爲74.1%。

值得關注的是,爲了擴大經營規模,該公司針對部分企業級客戶授出15天至90天的信貸期,導致公司報告期內的經營性應收賬款淨額迅速攀升,分別爲1.61億元、4.06億元、6.78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爲100%、58.72%、62.41%。

對於貿易應收款項的增加,該公司在招股書風險提示部分表示,公司絕大部分貿易應收賬款項來自需要即時配送服務的餐飲業客戶。倘若公司與此類客戶的戰略關係遭終止或惡化,或客戶支付款項時面臨財務困難,則公司應收款項的可回收性或會受到不利影響。

順豐同城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依賴母公司產生的收入比重增加

順豐同城一直在強調自身的獨立性,但與蜂鳥配送、美團專送、達達等依靠母公司輸送業務類似,該公司發展仍需依賴順豐系基礎設施、品牌、流量的支持。

報告期內,順豐同城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67.7%、67.1%及61.2%;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爲22.7%、19.4%及33.6%。 

據招股書披露,順豐同城與控股股東順豐控股,訂立了同城即時配送服務合作框架協議。報告期內,該協議下的交易產生的收入分別佔順豐同城總收入的約2.88%、9.31%及33.46%,該公司業績仍較爲依賴母公司資源。

此外,有分析認爲,此次將順豐同城打包上市,或許也是因爲母公司在財務狀況壓力下的舉措。2021年第一季度,順豐控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12.49億元,由正轉負;同期錄得淨虧損9.89億元,是順豐上市以來首次單季度出現虧損。

分析人士認爲,在現有市場競爭格局下,拆分順豐同城並儘快實現上市,意味着順豐系將擁有更完備的賽道和產品矩陣,相比順豐同城現階段的業績、虧損與戰略重要性而言,順豐同城對順豐系的更大價值,在於打造了一條全新的“護城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