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天府新區青龍電影院,建於上世紀70年代初,付忠纔在電影院的光影中,已走過45個年頭。

40多年來,老付見證了那些青春,那些故事,都在影院裏被淚水沖刷得無比清晰。

隨着時代的變遷,街道上看電影的人不斷減少。儘管如此,老付依然堅守着他的事業。“哪怕只剩下一點‘人氣’,只有寥寥幾名觀衆,我也會堅持放下去。”

老付在調試設備

緣起看壩壩電影

“老付,今晚有啥子電影看?”“有戰爭片《地道戰》《鐵道游擊隊》,也有武俠片《霍元甲》《新龍門客棧》,你喜歡哪個片子嘛?”夜幕降臨,青龍街道的電影院開始熱鬧起來,67歲的付忠才熟練地調整好放映機、打開音響……放映準備工作完成後,他靜候着觀衆入場。晚上7時一到,電影準時放映,直至曲終人散。

“沒想到自己能當上電影放映員。”1975年,20歲出頭的付忠纔在黨組織的培養下,成爲青龍電影放映員,從此成爲他一生堅守的事業。而要追溯他跟電影的情緣,還得從他小時候說起。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時能看一場壩壩電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只要聽到哪個村要放電影,付忠纔不管多遠都要跑去看。“當時,我就曾夢想成爲一名電影放映員,那樣就能看很多電影了!”付忠纔回憶說。

當了放映員,付忠才發現放電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世紀70年代末,部分農村電力不足,有時放映一場電影,發電機、放映機、大喇叭、影片、銀幕等,加起來好幾百公斤,來來回回搬運……

付忠纔回憶,當年青龍鎮修建成昆鐵路大橋,來自全國各地民工每天下班後,沒電視看,很是無聊。他就前往工地爲民工們免費放電影,大家看完電影后,都非常開心,還打算給他送錦旗,被他婉言謝絕。他說:“放電影是我的愛好,用不着感謝。”

時至今日,每當夜色來臨,青龍電影院、社區文化廣場、建築工地等地,銀幕掛起後,看着男女老少不約而同地前來,圍坐觀看電影,付忠才心中充滿欣慰。

“廣場上有固定的電影放映點,一般都是晚上7時開始放電影,我們經常來看,和老付都是老熟人了。”龍都社區居民李水清說道。

“在所有的觀影方式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到電影院裏去,即便網上可以下載,甚至是可以在線觀看,但我還是喜歡到電影院裏去看電影。”蓮池社區居民張陳豔說。

的確,電影院是一個奇妙的地方,許多的陌生人坐在一起,一起大笑或者大哭,一起憤怒或者傷心,這一切,全是因爲有影院氛圍的保護,人們纔可以這樣肆無忌憚,心靈相通。

在光影中品味舊時光

諸多“寶貝”見證歷史

時代在變化,電影放映媒介在更迭,放映技術也不斷進步。

付忠才親歷了從8.75毫米到35毫米膠片機,再到數字化電影放映機,從黑白、彩色再到高清畫面……他見證着基層電影放映事業的變遷,感受到“光影”豐富老百姓文娛生活的強大力量。

其實,電影放映不僅是體力活,還是一門技術活。“放映電影包括光學、機械運作原理,還得懂無線電知識,只有加強學習才能滿足羣衆觀影需求。”付忠才說,以前用的8.75毫米膠片放映機,中途還需更換膠片,起初幾場電影放得膽戰心驚,曾經遇到換片不及時,銀幕一片空白,現場一片黑壓壓,甚是尷尬。

不過,付忠才的工作熱情絲毫沒有降低,他晚上放電影,白天練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到了上世紀90年代,放映設備換成了35毫米放映機,設備開始微型化,電影質量得到很大提升,吸引更多人前來觀看。“那時,影院裏黑壓壓的人羣,都凝神屏息。過道上站滿了觀衆,有數千人。”付忠才說。

從2005年開始,“財政買單,送電影下鄉”在全國推行,國家開始實施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後來,付忠才接觸到了數字電影放映機,體積小,畫質更清晰,音效更加悅耳。

如今,付忠才時常來到他的儲物房,把一些老機器拿出來擦拭、擺弄。僅用幾分鐘,他就能熟練地把機器裝好,接上電源,鏡頭照射出跳動的畫面,霎時間,似乎回到了以前看電影的盛況。付忠才說,這些都是自己的“寶貝”,感情特別深,也是自己45年放電影的最好見證。

有人看就一直放下去

投影儀、數字放映機、銀幕、小矮凳、溫馨提示牌……付忠纔像往常一樣,把放映設備搬到三輪車上。晚上6時30分,他到達青龍街道蓮池社區的放映點,忙碌着佈置工作。“從1975年成爲放映員,到現在爲羣衆免費放映電影超10000場了吧!”

拉幕布、接電源、調試數字放映機,不一會兒,一個壩壩電影放映場就佈置好了。這時,在廣場休閒的人們陸續來到放映點靜候開場。“若沒有疫情影響,今年我可以放300場電影。”付忠才告訴記者,電影裏融匯了各種文化,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大家看電影時,都瞪大了眼睛。也有睡覺的,會有淘氣的孩子捉弄他,把蟲子放進熟睡人張大的口裏,別人不得勁,醒了去追打,不亦樂乎。”

往事湧上心頭,一幕幕記憶中的片段如數家珍:有個年輕女人,一句句揹着臺詞,同時被每個句子感動着。人們流着淚,一個手帕傳來傳去地擦着眼睛。露天放電影的時候,一個船上的小夥子笑得仰過去,結果一頭掉進了河裏。還有個男人,總坐在二樓,卻愛往下吐瓜子殼,底下人照例罵一句,就算了。有一天,他照例吐,一個紙團扔過來,正中他的眼鏡,男人摘下眼鏡,擦擦,接着看電影,底下人們鬨笑。

“只要有人看,我還能動,就會繼續把電影放下去。”也許,多年以後的一個傍晚,付忠纔給孫輩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小鎮,鎮上住着一個叫忠才的男孩。他特別愛看電影,夢想就是學會放電影,所以他整天纏着電影院裏的老爺爺……”(據《四川工人日報》報道 四川工人日報記者劉聰 趙典 陳世濤)

責任編輯:姚怡夢

來源:中工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