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吼叫式”教育發生在每個家庭,已成爲親子溝通中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與孩子無效溝通,是大衆關注的焦點。

作爲國內攝影行業的領頭羊,同遠集團自2019年搭建藝術與商業進行跨領域對話的思想平臺,每年延續舉辦以“看見美好”爲大主題的公益論壇。

2021年7月26日,承載着社會和業界殷殷期待的第三屆“看見美好”公益主題論壇在渝舉行,再度引起了廣泛關注。

該論壇在主旨上承接“看見美好”的精神內核,圍繞美好的親子關係,以“吼向孩子的14億分貝”爲話題進行了深度探討和交流。

本屆論壇齊聚國內親子教育領域的多位專家大咖,他們是同遠攝影集團創始人徐忠,西南大學教授趙伶俐,美籍心理學專家、教育專家王一鈞,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檯)少兒頻道總監田纓,重慶西南教育發展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所主任瀾知。

與會嘉賓在“吼向孩子的14分貝”這個主題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就其各自擅長的領域作了精彩的演講。觀點新銳,乾貨滿滿,線下現場引發強烈反響,線上網絡平臺實況直播,截至記者發稿前,在線點擊人數達18萬人次。線上+線下的同步傳播公益和話題的模式,引起圈內外廣泛關注並得到高度認可。

發現美、感知美、放大美

論壇一開始,同遠攝影集團創始人徐忠,就圍繞“發現美、感知美、放大美”這組與同遠攝影集團和親子溝通息息相關的關鍵詞,做了開場主題發言:

在我看來,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美。就像攝影,作爲一門發現美的藝術,把目光聚焦到鏡頭之下,尋找的是孩子們最美好的一面。每個人難免有缺點,家長們與孩子溝通,其實也是發現美的過程。

以往兩屆“看見美好”公益論壇圍繞“美德”、“美育”,希望讓他們能夠看到生命周遭中的人和事的美。這一次,我們想能不能把看見美好更加放大,讓我們看到社會中最基本的單元“家庭”中的親子之美。因此第三屆論壇就有了這樣的主題:吼向孩子的14億分貝。當看不到孩子的美,當認爲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相差太大時,當所有的焦慮集中時,在那一刻,向孩子吼出了高分貝。

你有沒有想過在孩子心靈裏會種下不快樂、不陽光的種子,未來他看見別人的時候,可能會關閉他去感知和發現美的能力。

作爲國內兒童攝影規模最大的企業,同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這些問題拋出來,請專家們利用我們這個窗口向社會發聲,讓家長們找到適合自己的親子溝通方式和方法,幫助社會的每一個家庭樹立美好的親子關係。

成年人改變一分,孩子會改變十分

緊承這一話題,美籍心理學專家、教育專家王一鈞教授,跟現場以及觀看直播的爸爸媽媽們,交流起“如何實現與孩子的有效溝通”這一核心問題。

王教授表示,作爲家長,我們吼過,甚至也動手過,如果要問吼孩子到底是誰的錯,其實是我們自己原生的家庭帶給我們的“內隱記憶”,也就是你有怎樣的成長經歷,在以後碰到類似的問題就會呈現出怎樣的行爲。

每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有敏感期,會“嘗試”犯錯,但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就是在不斷地試驗,試錯、犯錯、修正,最後再平復。

所以跟孩子建立規則以及溝通的時候,要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去。這裏教大家三招乾貨,這三招對無論是幼童還是長大在青春期的孩子都適用。

(1)接納孩子的情緒

與孩子共情,先解決情緒,把情緒解決掉了以後,孩子才能理性的思考。

我們的大腦分成上下兩層樓,樓下的大腦是身體的本能,功能型的,比如緊張、害怕、憤怒,樓上是大腦皮層,主管意識、計劃、自控能力的。樓上都是躁動的,樓下怎麼安靜?

所以首先把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解決掉情緒以後,再處理事件,話不在多,一定在於精。

(2)替孩子說出感受

孩子年齡小,沒法用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當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也不能清晰表達自己感受。所以需要成人與孩子共情,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的情緒,替他說出當下的感受,幫助孩子整理情緒。

(3)謹慎建議,問孩子自己怎麼辦?

孩子所遇到的事,即使你也曾經歷過,但時代和社會羣都變了,這個年代孩子經歷的未必是我們曾經那樣了,家長一定要謹慎建議,最好是問問孩子自己應該怎麼辦?

而孩子面對問題的時候往往會說“不知道”,當孩子說不知道時,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當下事件的處理確實超出了孩子能力範圍,需要成人給予一定的幫助;另一種可能是孩子在處理事件時從來沒有得到過鍛鍊,而成人給予孩子最好的幫助,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主思維的系統,建構自己面對問題的處理能力。

跟隨孩子的想法,這是一種思維的轉變,希望成年人從改變自己做起,成年人改變一分,孩子會改變十分。

內生動力是最好的自驅力

王教授的一番專業建議,獲得了觀衆們的一致認可。之後,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檯)少兒頻道,田纓總監又從“內生動力是最好的自驅力”方面,給家長們帶來了另一個維度的思考——

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是一個漫長的、持續的過程,並充滿了不確定性,甚至還有一些是受挫折的過程。但目前的社會現狀是希望孩子的狀態通過數據化能夠清晰的評估,像KPI考覈一樣。

而這一現狀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孩子學會自律。人若自律,人就無敵。在事前跟他交流、共同協商,建立可實現的、短期的小目標,及時地充分給予鼓勵、表揚、肯定,一步一步地引導,讓孩子逐步獲得成就感。

自律的整個過程也是建立他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培養他自己的習慣,去獲得一種內生動力。因爲只有內生動力纔是最好的自驅力。小時候的肯定和表揚形成的自律,長大後就可以引導他實現夢想或個人價值,成爲他自己的一種內生動力。

家是孩子走進社會,走進世界的驛站,是最值得我們去設計、建立和經營的學習型社會。家庭成員之間也要從不同的維度相互的支撐,保持良好的狀態,不要輕易陷入情緒中,畢竟從自身影響孩子纔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吼的本質是天性與社會性的對抗——讓自律來解決問題

田纓總監精彩講演後,稍作短暫休息,來自西南大學的趙伶俐教授,從美育的角度,圍繞“吼”的本質,爲大家帶來了深入淺出、高屋建瓴、富有哲理的精彩內容。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或生而反應敏感,或生而應答遲緩;或生而對音樂敏感,或對色彩敏感,或對異樣的事物好奇等,這些都是與生理結構相關的反應模式。之後便成爲了人的早期興趣或行爲取向。

所以“人天性喜歡玩”“人天性追求美”“人天性好奇”等,這些說法即道出了所有人的共性,其實也道出了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個性。

但人之爲人,不是僅靠天性活着,任個性自由生長的,他還必須接受很強的社會性塑造。教育就是這樣的塑造過程。而教育對孩子的社會性塑造,又不能違背其天性基礎。於是天性與社會性,從人生一開始就處在了矛盾中,並貫穿人一生各個階段。只是各階段的矛盾焦點不同而已。

吼孩子,這只是一種現象,一種形式。本質其實就是天性和社會性的對抗而已。孩子幼年時期只受天性的支配,而家長,教師作爲過來人(其實也還沒有完全過來),就是在代表社會向孩子施予社會性影響,方法不順天性,必然產生焦慮,忍受不住這種焦慮,爆發形式就是“吼”。

但凡有一點知識和修養的人,誰都知道“吼”是沒有任何正向作用的。但我們還是忍不住要吼。太隱忍,無論孩子方還是成人方,都會抑鬱的。

社會就是需要一系列規則來維繫的。與其將各種規則,包括做作業,守紀律等讓孩子心不甘情不願地被動執行,不如多想些巧妙的辦法引導孩子自己給自己立規則,自己按照自己定的規則,管理自已的行爲,包括完成和檢查自己的作業。這就叫“自律”性的培養。

人活着是一步步培養學習的自律性,能動地建立自身行爲與社會性秩序之間最恰適關係(美的關係)的過程。要從小將學習行爲內化到,刻寫到自己的生命裏去,學到什麼程度人生就會到達怎樣的高度。這不僅指孩子,也包括在座各位家長。

而學習本身就是壓力,家長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則“告訴”孩子生活中學習無處不在,伴之的纔會有美無處不在。沒有人會在成天“吼”和“被吼”中,感到快樂和美的。

只有先從實際的功利目的與生活中解脫出來,再追求心靈的自由。建立孩子的自律自覺性,巧妙地將壓力轉化爲內生動力,所有的一切都是爲了生命活得更有價值,也更燦爛。

這纔是最高級的美和美的教育。

用好語言這把“雙刃劍”

緊承趙伶俐教授的精彩內容,重慶西南教育發展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所主任,瀾知老師,以用好語言這把“雙刃劍”爲提,從語言的作用方面,與家長們一起探討親子溝通的相關問題。

瀾知老師表示,語言是無形的,但是它具有超強的力量。

阿聯酋宜家超市裏面做了一個植物實驗,兩個一模一樣的植物,對兩盆分別說正面和負面的語言,21天后左邊這個接受負面語言的植物完全枯萎了。

植物都能被罵枯萎,語言的能量有多強大呢?

每當我們去吼孩子,或者用一些相對負面的語言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孩子接收到的信息也是負向的。所以,當你罵孩子:你真笨的時候。你會發現他越來越笨,他真的笨給你看了。但當你誇獎他做事認真時,他就真的會越來越認真了,這就是正向語言和語言暴力帶來的兩種完全不同的能量。

瀾知老師又給大家分享了父母與孩子交流,語言中應注意的三點:

(1)具體,有細節:孩子才能感受到我們真的關注了他,感受到我們的真誠。比如“我謝謝你今天幫媽媽拎東西,讓媽媽感覺很輕鬆”。不只是一個“謝謝你”,說出孩子怎麼幫助到你,給你帶來怎樣的影響,這樣的話語特別讓孩子有價值感。

(2)不評價:我們只需要說出我們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不對孩子做評價,不貼標籤。比如“這次你考到90分,比上次進步了5分!”描述你看到的孩子做得好的、有進步的地方,只描述客觀事實,不做任何的評價。

(3)真誠的鼓勵:我們說出的話,是我們發自內心看到、想到的,不是爲鼓勵而鼓勵。比如“我看到你這段時間學習很用心,我相信你這次考試一定能考好!”這樣的語言也被稱爲賦能性語言,能夠賦予孩子大大的能量。

在嘉賓們做完各自的主題分享後,瀾知老師又帶領各位嘉賓就演講中意猶未盡的話題展開了進一步的討論。現場觀衆提問不斷,嘉賓爲家長們與孩子溝通中頭疼的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隨後,同遠攝影集團董事長徐忠和嘉賓們一起合影留戀,爲第三屆同遠攝影集團“看見美好”公益主題論壇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吼向孩子的十四億分貝”主題公益論壇,是同遠攝影集團第三屆“看見美好”公益論壇的具象化。“看見美好”公益論壇的成功舉行,也同時表示,同遠每年舉辦的“728親子節”的順利啓動。

作爲同遠“讚美·生命”企業使命的具體呈現,已經連續舉辦8年的“728親子節”,以及連續舉辦三屆的“看見美好”公益論壇,將會一直持續下去,並希望爲萬千中國家庭,帶來更多更有價值的內容和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