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新浪財經APP,查看更多期貨資訊和微博彙觀點

原標題:白糖:採購熱情仍未點燃,價格上漲動力不強 來源:文華財經

徵稿(作者:弘業期貨 周競)--還有幾天7月就告一段落,國際方面,印度繼續保持高產,加上泰國、歐盟等增產,各大機構重新調整了供需缺口預測,目前最大的變數是巴西,其乾旱的程度將直接影響蔗料產量,此外,巴西糖醇比例的最終調整將決定原糖產量,影響較大。受到巴西乾旱的影響,近期ICE原糖漲勢強勁,10月創出本輪上漲以來的新高。國內方面,原糖大幅上漲拉動了內盤糖價上行,但本週一多頭資金開始逐步獲利離場:近期雖然國內產區現貨報價一直較爲堅挺,但下游銷量總體清淡,採購熱情仍未點燃,目前期貨上漲動力不強。

國際市場預計供需缺口仍存

國際方面,2020/21各機構預測仍然存在供需缺口,但2021/22供需缺口較2020/21年度減少。2020/21榨季,巴西遭遇極端天氣是糖價上漲最大的利多因素:前期遭遇乾旱以及近期出現霜凍已經對甘蔗產量造成了影響,本榨季巴西甘蔗的壓榨量相比於去年可能減少10%。巴西位於南半球,其榨季生產與其餘產糖國不同:其生產期是當年4月到次年3月(其餘生產爲當年10月到次年9月),巴西從7月開始進入生產高峯期,一般在12月底結束生產。去年9月以來,巴西中南部地區降雨持續偏少,發生了乾旱天氣,影響了宿根蔗的翻種生長。甘蔗的生長主要有五個階段萌芽期、幼苗期、分櫱期、伸長期和成熟期。有機構預計,乾旱的發生主要影響其伸長期,導致其生長緩慢。單產偏低,甘蔗產量受到嚴重影響。

根據UNICA的最新數據:6月下半月中南部地區壓榨甘蔗21093.3萬噸,同比下降8.45%,產糖1225.6萬噸,同比下降8.16%,噸蔗含糖132.91公斤,同比提高1.39%,糖醇比爲45.88%:54.12%。自4月1日至5月底累計壓榨甘蔗12964.6萬噸,同比減少10.88%,累計產糖715.2萬噸,同比減少11.12%。6月下半月巴西乙醇產量爲20.8億升,比上年同期增5.73%,環比增24%。巴西6月出口糖275萬噸,同比增加1.61%,其中對中國出口爲42.2萬噸,同比增長152.69%,環比減少36.73%,後期國內食糖市場進口壓力仍然較大。

截至2021年5月底2020/21榨季印度絕大部分糖廠已經收榨,在榨糖廠數僅有7家,同比減少11家,本榨季累計產糖3056.8萬噸,同比增加356.3萬噸,預計最終累計產量或達到3090萬噸,同比增加348萬噸。印度原計劃本榨季出口600萬噸原糖,目前已經完成了約580萬噸的任務(包括裝船未發運)。新榨季印度將有機會出口600萬噸食糖,政府預計在8月宣佈出口補貼政策。後期政府將重點發展乙醇摻混計劃目標。

國內糖價反彈上漲幅度有限

2020/2021年製糖期全國製糖生產已進入尾聲,截至6月底,全國共生產食糖1066.66萬噸,累計銷售食糖683.21萬噸,累計銷糖率64.05%。現貨方面,南寧報價5650元/噸,成交一般。昆明報價5410-5510元/噸;大理報價5430-5480元/噸;祥雲報價5410-5480元/噸,報價不變,成交一般。湛江中間商報價5590-5620元/噸,報價不變,成交一般。

春節後一直到5月原本是食糖銷售淡季,但今年的銷售數據尤爲慘淡,從側面反映了其下游消費不暢。隨着氣溫的升高,下游對於含糖飲料、冷飲的需求逐漸上升,食糖消費將迎來銷售旺季。尤其是後期的中秋國慶雙節備貨,下游已有中間商開始備貨採購。

進口方面,國內今年的進口配額已經在5月發放,雖然時間推後,但其配額依然沒有變化,仍然是194.5萬噸。但本榨季的進口數量大爲增加,一方面,海關數據顯示,我國5月份進口食糖18萬噸,同比減少11.76萬噸。2021年1-5月我國累計進口食糖160.49萬噸,同比增加77.62萬噸。 2020/21榨季我國累計進口食糖410.41萬噸,同比增加227.74萬噸。另一方面,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20年全年進口糖漿數量達107.95萬噸,是2019年全年進口總量的6.5倍。

進口量大增的原因是前期內外盤價差較大,但隨着國際糖價的不斷上漲,其利潤空間在不斷縮減。目前,進口巴西糖配額內成本爲4633元,與國內現價差爲-1016元,配額外成本爲5921.43元,與國內現價差爲+271元。進口泰國糖配額內成本爲4740元,與國內現價差爲-909元,配額外成本爲6062元,與國內現價差爲+412元。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近期進口糖數量爲何較前期縮減。

綜上所述,在國際原糖的拉動下,國內糖價出現跟漲,但漲幅有限。一方面,下游消費意願不強,另一方面,進口原糖數量實在太多。預計糖價後期大幅上漲概率不大,仍然存在回調可能。

作者簡介:周競,弘業期貨農產品所所長,英國Bournemouth大學經濟學碩士。從業以來專注於白糖、蘋果的分析研究,對白糖、蘋果產業鏈分析有獨到見解。曾獲得鄭商所2011、2012、2017、2018年度高級分析師,期貨日報2012年度最佳白糖分析師,2015年度最佳農產品分析師稱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