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烏龍”一場?基金經理深夜炮轟某保險資管,頻繁申贖搞投機,雙方最新回應來了!

5天內超千萬申贖引發贖回衝擊!27日晚,中海基金彭海平在朋友圈炮轟某保險資管,很快刷屏朋友圈。

券商中國記者瞭解到該事件系烏龍事件。28日中午,彭海平在朋友圈發文稱:“市場風雲變化,基金經理的投資壓力不言而喻。昨晚本人未控制好情緒,個人言論不當之處,給各方帶來了困擾,所指確非太平資管。誤傷之處請多見諒。在此特向大家誠摯致歉。未來我將調整好心態,積極地加強溝通交流,從基金持有人利益出發,用心管理好基金產品,不負公司和基金持有人的信任。”

太平資管回覆券商中國記者稱,根據其基金庫管理規則,中海可轉債基金暫不在其基金備選庫裏,今年並未投資該基金。

券商中國記者嘗試聯繫彭海平詢問此事,對方拒絕了採訪。不過,雖然此次系誤傷,但鉅額贖回確會導致基金淨值暴漲或暴跌,此類短期行爲不可取。

中海基金經理深夜炮轟某保險資管

彭海平系中海基金基金經理,其炮轟的核心在於機構投資者大額申贖帶來的贖回衝擊。

他在27日下午7點發布朋友圈稱,某家保險資管公司在知道其持倉以及風格情況下,在7月22日-7月23日分別緊急申購了2200多萬和1500萬中海可轉債。不到五個交易日,又贖回了2000萬。

讓彭海平憤慨的是,機構贖回簡單,但給自己留下了大量的贖回衝擊,“你作爲機構投資者,第三次在我這投機了。你拍拍屁股走了,給我留下百分之十幾甚至二十的贖回衝擊。”

“雖然你貴爲金主爸爸,但我希望你慎重自己的投資策略,別當兒戲,也不要把螻蟻基金經理當孫子。”他最後寫道。

公開數據顯示,彭海平管理的中海可轉債A和中海可轉債C基金目前規模分別爲0.64億元和0.91億元。機構投資者若在5個交易日內贖回2000萬,給基金經理帶來的贖回衝擊的確不小。

鉅額贖回會導致基金淨值暴漲或暴跌

按照以往案例,基金遭遇鉅額贖回往往會導致基金暴漲或暴跌。截至7月27日,中海可轉債當日基金淨值漲跌幅爲-2.25%,即使在當天全市場大跌的情況下,相比同類可轉債基金1%左右的跌幅,該基金的波動已經有所放大。

例如,在2017年6月,信誠至裕C在沒有踩雷且股票倉位很輕的情況下,單位淨值從前一日的1.0041元突然大跌至0.9000元,單日淨值跌幅達10.37%,就是由鉅額贖回所致。

這是因爲按照基金合同規定,贖回費用和贖回金額計算結果均按照四捨五入方法,保留小數點後兩位,由此誤差產生的損失由基金財產承擔,產生的收益歸基金財產所有。

也就是說,如果中海可轉債發生大額贖回,且當日基金淨值小數點按“五入”計算,這一誤差會使該贖回方獲得多餘的贖回資金,而剩餘投資者將承受虧損。再加上該基金規模較小,剩餘份額較少,這一虧損可能導致單位淨值出現異常下跌。

鉅額贖回也可能導致另外一種情況——暴漲。如果發生大額贖回後,基金淨值小數點按“四舍”計算,那剩下的持有人就會受益。

此外,根據2017年正式實施的《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基金管理人應當強化對投資者短期投資行爲的管理,對除貨幣市場基金與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以外的開放式基金,對持續持有期少於7日的投資者收取不低於1.5%的贖回費,並將上述贖回費全額計入基金財產。這筆懲罰性贖回費同樣會帶動基金淨值暴漲。

例如,在2019年7月3日,先鋒量化優選基金的基金淨值曾從1.0255元一夜間飆漲至47.7068元,暴漲近46倍,就是由鉅額贖回導致。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暴漲暴跌現象在機構持有比例較高的基金上更經常發生,在迷你基金身上會被再度放大。因爲在鉅額贖回後,原本就迷你的基金剩餘份額很少,虧損或收益無法被大面積攤平,而中海可轉債恰恰是一隻迷你基金,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的規模僅有約1.55億元。

多家保險資管否認短期大額申贖行爲

券商中國記者採訪的多家保險資管公司均否認了相關中海可轉債基金大額申贖操作。

太平資管回覆券商中國記者稱,根據其基金庫管理規則,中海可轉債基金暫不在其基金備選庫裏,今年並未投資該基金。

“保險資管一般有投資指引做管控,而且我們固收很少投的二級債基,投資經理很關注交易成本,輕易不會這麼做的。”一家大型保險資管相關人員表示。

一家保險資管固收投資經理表示,保險資管會將可轉債基金作爲資產配置的一個種類,基於自身對於可轉債品類投資機會的判斷進行配置, 一般不會有高頻申購贖回操作。從公司歷史持倉週期來看,平均持倉週期爲1-3年,最短不會低於一個季度。

他進一步解釋,長期投資已經成爲一種企業文化。基於保險資金的長期負債特性和長期穩定收益要求,公司開展可轉債投資是一種長期策略,投資經理選擇基金經理時也會特別關注基金經理持倉分佈均衡、風格穩定、歷史業績回撤可控等三個要點。

除了投資文化,另一個現實考慮是,基金短期申贖的風險和費用都非常高,極易出現虧損。

另一位保險資管人士給記者算賬,以前文中所述可轉債申贖爲例,從當前時間點來看,由於資本市場下行導致的淨值壓力、大額贖回導致的衝擊成本以及1-1.5%左右的手續費率,粗略估算損失超過4%。

記者從業內多位人士處瞭解到,如此短時間內大額申購贖回的行爲投機特性較大,可能有個人短期業績壓力原因,也可能與個人風格有關,但這種理念本身不是保險資管投資的主流思路。

據瞭解,考慮到衝擊成本和操作穩定性,有些公司規定投資額度一般不能超過基金淨值的10%,此舉既有利於投資操作,也不會損害基金的穩定性,避免給對方經理帶來較大贖回壓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