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近期棉花市场驱动因素梳理及未来可能的演变方式

来源:农产品集购网

作者:蓝官

6月底开始棉花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郑棉行情也从15500-16300这个区间突破,不断走向更高的位置,因此也想在当前的时间节点复盘这段时间基本面变化的因素,当前行情主要驱动的要点以及未来可能的演变方式,简单地说,回忆过去,着眼现在,展望未来,以下将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

一、美棉实播面积报告缺乏天气配合

首先来讲实播面积报告的地位,实播面积报告是USDA官方在新作上公布的第三份面积相关的报告,原则上实播面积之后种植面积不再有太大的调整。

产量等于种植面积*收获率*单产,种植面积就好比是产量的基石,我们也一直很关注这份报告,而种植面积很大程度上与“利润”或粮棉比相关,因此我们在实播报告前也就播种面积作了一些预测。我们在报告公布前根据第一季度粮棉比做了实播面积报告的预测,R方在0.77左右。从历史统计上3-6月的粮棉比也会在种植意向的基础上影响种植选择(即在3月种植意向的基础上有上下波动),因此我们在本次实播面积上用了本年度1-6月的粮棉比进行预测,预期实播面积约在11.43百万英亩,较3月种植意向-4.75%;较去年实播报告面积-6.3%。市场预期实播面积在(11.45-12.03均值在11.78,我们的预期基本是处于市场预期下沿的。实际630日实播面积公布,美棉面积下调至11.72,在市场预估的均值附近,基本符合预期,但ICE棉价以大幅下跌回应。

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市场普遍对于美棉面积下调有所预估,已兑现而实际下调面积并未出乎意料,且美棉西南无干旱,天气有利棉花生长。在有利天气下本年度的收获上调概率大,因此收获面积预期是较高的,在这种情况下ICE下跌回应实播报告。另外有一个细节补充,如大豆这类品种是直接在本次实播面积报告中给出收获面积预估的,而棉花在实播报告中是没有提供收获面积预期,收获面积预期的公布是在7月供需月报。事后诸葛亮地看,由于调高了收获率,7月供需月报的棉花收获面积确实比6月供需月报的高,也比去年的高,因此种植面积的下降也确实是降了个寂寞,怪不得ICE要下跌了,不过当时郑棉的下跌却非常温和。再次事后诸葛亮地看,当时的国内棉花已经不咋在意USDA实播面积这件事了,甚至没那么在意美棉的下跌,国内棉花本身基本面已有可期待的因素。

二、国储抛储公布稳、准、但不狠

6月这个时期郑棉其实是有被一些基本面因素压制的,滑准公告已出但未发放到企业,叠加起起落落的抛储传言,并作供应两座小山,而需求上6月是传统淡季,虽然海关的出口数据一直比较不错,但微观下游订单尤其是外单有限,纺企采购的热情也比较一般,好在纺企产成品库存小,纺企利润也较好,需求总结起来是新增有限,存量为主。在美国农业部公布实播面积的当周周五国储抛储的公告也落地了,而随着国储的落地市场关注的要点全面转变;抛储一落地郑棉走势也大有全面“盘活的感觉,我们首先来看本次国储抛储的特别之处。

1、公布时间与轮出时间仅间隔一个周末,以往间隔时间都是以月计的,给足了市场反应的时间,好在本次抛储前市场已经传言已久,因此虽然实际公告落地时间颇为仓促,但市场已大致反应及接受。2轮出期间当国内市场棉花现货价格指数连续3个工作日累计跌幅超过500/吨时,下个工作日起暂停交易;当国内市场棉花现货价格指数连续3个工作日累计不再下跌时,下个工作日重新启动交易,相比较去年的绝对价值熔断,这次的“变量“熔断在机制上更有利于防止价格不健康的下跌,有利于稳住价格。3、国储低位,我们频繁将“国储低位“作为看多棉花的重要原因,虽然有不明数量的美棉、巴西棉补充,但面对我国每年在供应上的缺口,国储160万吨国内棉花+110万吨不透明外棉的库存,调节能力已明显不足,从时间的纬度讲国储低位自2018年起反复被提起,不断被“贸易战”、“新冠疫情”等宏观上的因素打断,经过多年的缓和、适应,国储低位的量能已大幅缩减,然而还是那一句话:世界做好了中国国储可供应量耗尽情况下,为中国提供额外的供应的准备了吗“

在国储公告公布之后郑棉经历了继续上冲,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讲会有一个疑问,即从量上说国储轮出再怎么利空出尽,好歹也是供应量的增加,为何价格非但没有被压制反而越抛越涨?事实上国储抛储向来少有逆转行情的情况,多是在行情原有基础上加强,为什么呢?因为国储对行情的反向影响更多在政策未明阶段,在政策相对明晰后我们更愿意将国储抛储看成透明化现货交易的一个窗口。棉花现货交易指标多,每个批次都有不同,监测颇为困难,即棉花现货市场不太透明,当国储每日公布抛储成交情况,每一个批次的市场化的交易情况均一目了然,这就相当于分析师们瞬间拥有了监测现货市场的一个很有可信度的指标,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国储资源、交易方式等与现货还是有所差异。

   我们通过今年国储轮出的成交情况看出了什么呢? 我们看到的是即使是2011-13年的陈棉资源成交均价都非常高,仅仅比郑棉贴水几百元,而往年国储棉会贴水期货千元左右。造成这个情况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有性价比的资源紧缺,即使是当下不紧缺,市场也预期将要紧缺,因此提前备货,这也是国储棉越拍价格越涨的原因。

   三、滑准落地市场关注的是节奏

4月30日滑准税的文件就已经下发了,从体量上40万吨的加工贸易+30万吨的自主贸易本来就是比较节制的一个量,另一方面从全年的供需总量考虑,公告发布的时候啥都有理有据,是多少就是多少,就已经算是利空落地了。而后期市场关心的是实际发放的时间节点对于棉花的节奏的影响,作为背景在6、7月的这个时间节点保税区有一部分的库存积累,滑准税的发放将有利于释放这部分库存到市场,举个例子,滑准税配额如若在10月后发,那么新棉集中上市+港口库存的释放将同时存在,可能会削弱价格的上攻力度,而在9月前发越早发对于市场消化,对于10月前后新棉上市的“独一份“供应将更有力,因此在上周大概是7月21日终于有企业陆续收到配额,这对市场而言自然是好消息。

四、新棉预期最为直白的上涨动力  

我们对去年新棉收还历历在目,今年疆棉有减产预期的同时,在疆的轧花产能还在增,轧花产能是新棉产量的数倍之多,新棉的抢收几乎是确定的事件,而与去年不同的是国内许多有识之士早已在预期这件事,期货盘面也对抢收的预期不断加强,因此我们看到的近期郑棉的上涨不是由“强现在”带动的,更多的是靠强预期带动的,市场也需要靠这种方式将陈棉的价格提前抬升,由此平滑新旧棉花的价差。

那么新棉抢收这个因素多高是个头呢? 这是由届时籽棉市场的供需实际决定的,从目前时间节点我们可以预测籽棉价格的依据更多的在“成本”这件事上。首先,今年的种植成本是有较大提高的,根据华瑞计算,亩均成本约在2500元,按380kg单产算,每公斤籽棉成本在6.3-6.6附近,对应籽棉收购价或在7.3-8区间,对应皮棉价格或在17500左右。市场对籽棉收购折皮棉的估算大致在17500-18000这个区间,而当前期价已大致运行至这个区间,远期的提前预期已经大致达到,而郑棉在当前位置仍能够保持强势除了籽棉抢收预期,或还有其他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国储低位下扩大的产需缺口等。

五、小结

本次郑棉上涨节奏上的触发因素在两大供应压力的落地以及国储抛储反应出的低价棉紧缺,贯穿其中的最为直白的驱动还是新棉减产预期+抢收预期,更为根本的还是产需上存在缺口。总体看本次郑棉的上攻是个远期预期主导,产业由上至下带动的情况,目前看虽不是由下至上的需求拉升,但籽棉抢收颇为确定,提前预期问题也不大,不过短期产业坯布、印染仍是被动接受涨价,难以积极配合上游涨势,且新棉抢收预期的也差不多有所兑现,短期继续冲高仍有难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