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一块简易的小黑板,写着“生日快乐”或“买某产品,找某某”,10多个外国小朋友,用难以辨别的普通话念着黑板上的词句。近年来,类似祝福或广告视频在网上走红,有人觉得尴尬大于惊喜,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视频“新颖”“有趣”“想尝试”。今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图源网络

网络“喊话视频”能玩出哪些花样?不难发现,类似视频早已标上价码,并因应需求,有不同种类可供选择。“国际祝福 来自海外的特别礼物”“海外举牌 私人订制”,这是广为流行的“海外祝福视频”;“一手明星资源”“一站式签约平台”“保证真人本人录制”,不论是演员还是网红,只要下单付款,就能拥有一份带有名气光环的视频;此外,还有各种动画人物版本,通过配音、剪辑,做出你想要的效果……这些视频的时长从15到30秒不等,文案大多30到70字,没有精致的拍摄,也无需精良的剪辑,新鲜得如此简单又直接。

其实,无论是因为不便或不善表达,找人代为祝福和表白,抑或是只为轻松搞笑,追求独特,都是一种需求。欢庆时刻不能到现场,录一段视频或者现场连线,为家人朋友送上祝福,不失温馨;或是深情感激、或是加油打气,也已是司空见惯的表达方式。与此类似的还有其他一些形式,比如,请人帮忙问候早安晚安的“线上代慰问”;比如,北方下雪时,雪地代写字、拍照、视频制作的应景式服务,都曾迅速走红。

毫无关系的陌生人“不远万里”送祝福,“想不到”的观感扑面而来,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奇的消费心理;听到喜欢的明星“点名”对自己嘘寒问暖,营造出一种亲密关系的错觉,也可以看作是粉丝经济的一种;对于一些企业而言,不用付出高昂的出场费,就能拥有一份“名人定制”的开业贺词,无疑也是不错的宣传方式。从需求来看,定制视频的红火,有其合情合理之处。对于出镜者来说,无需赶场、不用服装化妆道具,只要照着顾客提供的文案念下来,录个视频就能赚钱,还有接地气、维护粉丝人群的溢出效应,何乐不为?有需求、有市场,一些平台看到其中商机,相应服务也就应运而生了。只是当这样的视频成为一种生意后,看似付费的“精准”祝福,也有可能是不走心的“批量”产品,你还能接受么?

当定制视频进入商业化运作,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有网友追问,视频到底是否真人拍摄?毕竟,转身换个字幕、配音,批量“生产”视频并非不可能,付费买来的服务不相符,售后如何保障?一些企业和微商推介产品时,借用名人效应,通过一个视频在产品和名人间建立关联,俨然具有广告宣传的性质,如何界定其中的权利和义务?还有一些所谓的创意视频,借用春节联欢晚会、电影经典片段,靠对口型、换背景等剪辑办法,制造出主持人、主人公“专门”送来祝福的假象,涉嫌侵权……定价无标准、规范不清晰、售后无保障,定制喊话视频的规范发展需要引起相关监管力量的重视。

祝福,讲究传递真情实意;创意,注重给人以启发或美感。不管什么商品和服务,如果没有真心实意、真材实料,只是讨巧新奇,最后剩下的只是敷衍无聊,即便一时走红也终将被淘汰。正如有人所言,喊话视频固然是市场供求的产物,想得到偶像祝福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是建立在交易的基础上,至少价格要合理,质量要过关,诚意要到位。

这正是:

祝福重在真心诚意,创意莫只沦为生意。

大家晚安。

( 文丨杨柳风)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