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持續多日的強降雨,將河南省多個地區變成了“汪洋大海”。斷水、斷電、信號中斷、交通阻隔,災區的民衆就像被困在一座座“孤島”上,等待着親友或是陌生人的營救。

在互聯網時代,“孤島”上的人可以動動手指,發佈求救信息,就能讓自己像發光一樣被捕捉到,每座“孤島”聯結成一張“網”,線上線下救援大行動也隨之爭分奪秒開展。而那些不熟悉網絡、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卻孤獨地蜷縮在黑暗的一角,聲音微弱,難以被發現。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由於河南省的強降雨北移,受災範圍擴大到豫北地區,多地救援隊也迅速從鄭州市轉戰到新鄉市、鶴壁市等地。與此同時,多則關於老年人在水災中被困或是失聯等待救援的信息,在各大救援羣裏傳播。

這些老年人有着相似的特徵——年紀大,不太懂使用互聯網求助,行動不便,或是身患疾病,有些則因顧慮家中財物留守原地。由於人員所在範圍較廣,本地救援力量有限,民間的救援隊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趙成彬是民間救援隊的一員。河南災情剛開始的時候,眼看着衛輝市積水不斷上漲,他以志願者的身份加入了抗洪活動,並且發動了妻子和身邊的朋友,組建了一支臨時的救援志願隊。

救援志願者。受訪者供圖

趙成彬告訴澎湃新聞,在這幾日的救援當中,老年人的情況算是比較特殊,救援難度也比較大。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前幾天救助的一位老人。當時醫院接收了很多受災民衆,老人的兒子和女兒都在醫院工作,也第一時間參與到醫院的救援當中。由於離不開工作崗位,而自己的老母親還在家裏,老人的子女非常擔憂,恰好碰到趙成彬到醫院給羣衆送衣物,老人的兒子向他求助。

趙成彬二話不說,第一時間把信息傳播出去,呼籲救援隊的夥伴們動身前去救援老人。等到救援隊到達時發現,老人被困在一個小單元房的二樓,屋子裏已經全部進水,水位足足有一米七左右,屋子裏停水停電,她就這樣在孤獨和黑暗中熬過一夜。

獲救後,老人解釋說,自己沒有手機,家裏斷電也打不了電話。

救援志願者營救被困羣衆

7月27日凌晨,趙成彬與同伴又成功營救了一對老人。這兩位老人早前已經被轉移到安全的地帶,但他們擔心家裏被困的50只羊會丟了或是淹死,一直焦慮不安。

“因爲這是他們的經濟來源。”趙成彬解釋。

當時他安撫老人,“不要擔心,不要過去。”過了一會,忙於救援的他,一轉頭髮現,兩位老人已經划着自備的橡皮艇往家的方向去了。兩地水路比較遠,大概有兩三公里。他們去的時候情況沒那麼複雜,體力也充足。結果到了之後,他們體力不支,橡皮艇漏氣,沒有力氣再劃回來。

趙成彬接到兩位老人的救助電話時,叮囑他們不要亂走動,在樓頂上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此時已是晚上九點多,他立馬在微信羣裏發佈救援信息,聯繫其他的救援隊。

由退伍軍人組成的一支救援隊最早趕了過來,趙成彬與他們一同划着橡皮艇前去救援。摸黑走了一個多小時的水路,他們終於到達了老人被困的地方。當時這兩位老人已經在水裏泡了很長時間。27日凌晨,救援隊終於成功把兩位老人救了出來。民間救援隊。(01:09)

面對洪災,老人的自救也同樣重要,危險時刻不要固守原地,保命要緊。

7月28日,澎湃新聞注意到一則關於一位60歲的老人被困屋頂等待救援的信息。下午,記者聯繫上了這位老人王朔(化名),他說自己已經獲救。

王朔陳述了這幾天的遭遇。他家住在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前幾天洪災還沒變嚴重的時候,王朔讓家人轉移到親戚家避險,而自己則留在家裏看護財產等東西,待了幾天沒出門。由於他家所處地勢高,被淹得不算嚴重,但到了28日,房子的積水也已有一米多深。

考慮到家裏斷電,東西也喫光了,最後實在沒辦法,他從家裏蹚水來到路邊求救。幸運的是,他走到路口時就遇上了一支來自廣西的救援隊,把他被送到安全的地方,隨後跟家人匯合了。接下來,他打算待在親戚家,等洪災過去,再回歸正常生活。

“很幸運,救援隊及時得很吶!他們一直在路上巡邏,看有沒有人需要幫忙。”王朔說,“我很想謝謝救了我的那些人,但後來沒找到他們。”

這些民間救援志願者又繼續散開,奔赴新的目的地營救新的陌生人,沒有留下名字。 救援人員想辦法救一隻在水中掙扎的狗(00:24)

趙成彬建議,面對洪災,老人們不要緊張,儘量保證自身安全,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自救,或是等待救援隊來搜救;如果有手機電話,可以向親戚朋友求救,告知位置、現場情況、人身安全等信息;儘量保持手機暢通,儘量節省手機用電,等待外界救援。此外,如果不知道外面水有多深的話,老人儘量不要擅自來回走動,保證自身安全,原地等待救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