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全媒體 陳維燈 通訊員 李慧敏

小雨淅淅瀝瀝下了一夜,7月25日清晨,毓青山上草木滴翠,空氣清新。

半山腰上,海拔700多米的銅梁區華興鎮團林村,村道蜿蜒,兩側花木扶疏,掩映着一個個農家院。

▲銅梁區華興鎮團林村,曾經塵土飛揚的礦區如今已是山清水秀,茶園滿山。通訊員 李慧敏 攝

一早,團林村三組村民白家友就背上背篼,拿着工具出了門。

“又去給茶樹修枝哦?”鄰居鄭必忠打着招呼。

“還要除草哦,雨水多了草草長得快,你屋頭那些茶樹也莫搞忘了。”白家友邊走邊回話。

白家友的茶園裏,400多株白茶樹,有些已有3米多高,鬱鬱蔥蔥。

誰能想到,這裏曾是採礦區,曾經山體裸露、塵土飛揚。

毓青山遍體鱗傷 打石人“拿命在拼”

團林村石灰岩、頁岩資源豐富。從上世紀80年代起,村子周邊陸續建起大大小小的採石場百餘個,在採石場打石頭的村民過千人。

“幾乎所有人屋頭的房子都是用山裏面挖的石頭建成的。”已年過六旬的白家友,十幾歲就跟着父親在礦場裏打石頭、推小車。

隨着採石規模越來越大,採石場越來越多,毓青山植被遭受嚴重破壞,遍體鱗傷,大片山體裸露、寸草不生,還經常發生塌方,水資源也日漸枯竭,生態日益惡化,團林村村裏村外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那時候打石頭都靠人工,最多用點柴油機。”白家友告訴重慶日報記者,由於開採不規範,打石頭不僅對山體破壞很大,還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掙不到幾個錢,都是拿命在拼。”

幾年後,白家友決定外出打工,“外頭活路也不好做,做了幾年又回來打石頭了。一個月掙幾十塊錢,養家餬口。”

上世紀90年代,白家友與人合夥開了個小型採石場,自己當老闆,“也沒得幾個錢,存點錢就拿來買柴油機,屋頭還是窮。”

毓青山成森林公園 安全員生活改善

生活的改善,源於2006年銅梁區開始實施的非煤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工作。

村裏牽頭對上百家採石場整合、股權重組,保留下的也進行了降噪除塵等技改。靠着多年的採石經驗和踏實肯幹的態度,白家友被聘請擔任採石場的安全員,“廠裏全是機械化自動化。以前打石頭漫天粉塵,技改後就沒啥灰灰了。”

當了安全員的白家友不再與石頭直接打交道,而是對機器設備、工人安全防護進行巡視,同時還要給工人進行安全培訓。

“一開始一個月工資2000元,後頭漲到5000左右,日子越來越好過。”有了一定積蓄,白家友建起了新房、買了車,一家人生活逐年改善。

與此同時,團林村實施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逐步建成爲銅梁區美麗鄉村示範點,家家戶戶房前屋後栽花種草,每到週末都吸引不少遊客前來休閒遊玩。

2015年,經過生態修復和治理後的毓青山森林覆蓋率達到88.75%,還被設立爲國家森林公園。

家家戶戶種白茶 種茶人生活無憂

村民們日子越過越舒坦,可有件事,讓白家友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原來,採石場整合後,像白家友這樣依然有一份工作的人,畢竟只是少數,許多此前靠打石頭維持生計的村民無事可做。

“年輕的還能出去打工,年紀大的就只能呆在屋裏。”4年前的一個午後,端起茶杯準備喝茶的白家友,看着茶杯裏的茶葉冒出了一個想法:能不能把我的白茶在村子裏推廣,讓村民種茶增收呢?

▲銅梁區華興鎮團林村,白家友(左)正在查看白茶苗長勢。通訊員 李慧敏 攝

那麼,白家友的茶葉又從何而來呢?

原來,擔任採石場安全員後,白家友時常在毓青山上轉悠,有一次無意中發現了幾株野生白茶。喜歡喝茶的白家友挖了幾株野生白茶回家種植,“茶葉質量不錯,喝過的人都說好。”

白家友在村裏種茶葉的想法得到了鎮、村工作人員的支持。

團林村黨支部書記楊小平發動村民鄭必忠、韓壽友和白家友一起一邊尋找野生白茶樹,一邊自己培育茶樹苗。

“白茶管理難度不大,村裏的地勢氣候又很合適,很快每家每戶都種上了。”楊小平介紹,隨後村集體經濟組織也參與白茶種植,如今團林村的白茶已超過1100畝。

“我去年賣茶純收入了3萬多元。”去年,白家友辭去安全員的職務,全身心投入白茶種植,“我賣得還不是最多的,白家升收入有4萬多呢!”

來源:重慶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