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一隻基金募集失敗 年內累計16只

證券時報記者 陸慧婧

近一段時間,基金髮行整體情況不錯,但仍然冷熱不均,未能完成募集的情況再次出現。

昨日,國聯安基金髮布公告稱,國聯安增祥純債基金合同不能生效,這也是今年以來第16只發行失敗的基金。

根據公告,國聯安增祥純債基金去年10月就已獲批,今年4月27日開始首發,募集截止日期爲7月26日。到基金募集期限屆滿,國聯安增祥未能滿足基金合同約定的備案條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根據相關規定,新基金獲批之後半年內要開始發行。從上述幾個時間點來看,該基金基本上是壓着最後期限推進發行,而且用足了法規規定的新基金三個月的最長募集期。

“中長期純債基金一般都是面向機構客戶發行,或是按照機構需求上報,如果獲批後需求發生了變化,即便把發行檔期押後,最終也沒有成功發行。”一位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說。

該產品部人士透露,純債基金在上報之前,基金公司一般會先了解機構需求,上報符合其投資策略的產品。不過,根據公募基金審覈流程,固定收益基金的審批通道分爲普通純債基金和二級債基兩種,純債基金只能批一隻報一隻,而審批流程長的話可能需要3-4個月時間,發生變化的空間較大。

“一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在基金產品待批的幾個月時間裏,債券市場行情發生了較大變化,例如信用債風險溢價擴大或收窄的走勢,與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目標不再匹配,機構客戶決定不再申購原本有初步意向的基金產品;另一種情況可能是,機構資金講究使用效率,等不到基金獲批已另作他用。”上述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分析。

“開放式基金要求單一持有人比例不超過50%,也就是說,一隻基金有多個機構持有者,而他們的需求要較爲一致。若之前談妥的機構中途出現‘變數’,也會影響產品的募集。”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說。

“其實,新基金也可以在市場上找到幫忙資金,以保證產品達到2億元成立線。不過,該基金若不存在真實需求,一旦打開申贖很快就會淪爲迷你基金,而爲了保證基金運作,基金公司要投入大量資源。因此,現在很多基金公司乾脆一開始就選擇募集失敗。”深圳一位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坦言。

從統計數據來看,純債基金髮行並不算冷。截至7月28日,今年以來已發行成立114只純債基金,合計募集金額達到2702.02億元,平均募集規模超過20億元。其中,招商金融債3個月定開、鵬華永益3個月定開基金首發規模分別達到141.99億元、107.5億元,都是百億級新基金。

而純債基金最近兩個月的發行情況也較爲理想,募集超過50億元的純債基金超過14只,新沃安鑫87個月定開、東海鑫享66個月定開兩隻攤餘成本法債券基金募資都超過50億元;建信裕豐利率債在內等7只三個月定開債也都達到了50億元以上的發行規模。

有業內人士提到了託管銀行的關係。“託管行有時也是純債基金的資金方。比如,興業銀行目前投資純債基金比較多,且偏好定期開放的形式,這樣在投資上利於槓桿操作,主投的也都是金融債等利率債品種,對信用風險較爲謹慎。”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統計顯示,首發規模在50億以上的純債基金有9只託管在興業銀行,華福證券、中信銀行招商銀行郵儲銀行、恆豐銀行各有一隻。

“純債基金的市場需求一直都在,公募基金有專業的投研團隊,僅是銀行的金融市場部每年的債券投資需求就有上萬億。關鍵還是看基金公司的投資業績、投資風格及風控標準能否滿足機構需求。”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