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把科學帶回家

在3千多米深的無人海底,如果你看到一些由六邊形構成的規則圖案,看起來不像人造的,也不像天然形成的,你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至少對於一個地球人來說,這種感受是又驚又喜。1976年,羅格斯大學的海洋學家 Peter Rona 在3千多米深的大西洋底海底佈置了一個每隔幾秒就會拍攝照片的相機,這個相機就拍到了這種奇怪的六邊形。

Rona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爲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研究海牀,他曾經數次深入海底,還是聯合國的海牀礦物資源顧問,不過他也不知道這是什麼鬼東西,已知的底棲生物或它們留下的痕跡都和這種圖案不符。

但是他認爲這一定是某種生物的傑作。他詢問美國最大的博物館組織——史密森尼學會和其他機構的專家,但沒人知道這是怎麼回事。1978年,Rona 和同事就這貨發表了一篇論文,並把這種生物稱爲“身分不明的無脊椎生物”。

文章發出後吸引了一個懂行的人。德國蒂賓根大學的考古學家 Adolf Seilacher告訴 Rona,這種奇怪的圖案和一種叫做 Paleodictyon nodosum 的化石是同一類。Paleodictyon nodosum 的主要特徵就是由小孔構成的六邊形,最多的化石上有200-300個孔。

Paleodictyon nodosum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完美的幾何。Seilacher 表示:“雖然肥皂泡、珊瑚、蜂巢能自動展現出六邊形,但是製造六邊形卻很難。”

Paleodictyon nodosum 最早是 Seilacher 在20世紀50年代的西班牙度蜜月時發現的。後來歐洲各地都發現了這種化石,奧地利維也納附近有很多。

從化石年代來看,Paleodictyon nodosum 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一批覆雜生物,大約在5千萬年前滅絕。然而,研究者們並不知道 Paleodictyon nodosum 究竟是什麼生物留下的。

對於 Seilacher 來說, Paleodictyon nodosum 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不尋常的動物了。於是,他開始和 Rona 合作,藉助美軍的深潛器阿爾文號研究大西洋底的這種古怪六邊形。

在1990-2003年間的4次深潛中,他們再次在3千多米深的大西洋洋中脊的沉積物裏找到了Paleodictyon nodosum。在海底,每平方米大約有數千個這樣的圖案,它們的直徑在2-7釐米間。

奇怪的是,在六邊形下方的泥層裏,研究者們既沒有找到動物的組織,也沒有發現生物的 DNA。不過在對化石管道里的物質進行分析後,他們發現了一些有孔蟲(foraminifera)的 DNA,但是它們不可能是六邊形的創造者。

這是因爲,Rona 和 Seilacher 通過實驗發現, Paleodictyon nodosum 的管道並不“透氣”,只能在海浪過後被動地卡住一些食物殘渣。因此,這些有孔蟲是看到了這些洞纔過來插的,它們只是爲了蹭一蹭洞裏卡住的有機物。

基於現有的證據,研究者們有兩種猜測:Paleodictyon nodosum 要麼就是某種生物本體,要麼是一種痕跡化石(trace fossil)。痕跡化石就是生活遺蹟,通過生活遺蹟是無法直接得知主人的長相的,就像通過人類的糞坑遺址無法推測人類長相一樣。

按照第一種猜測, Paleodictyon nodosum 可能是某種適應了海底土質的某種大型無脊椎生物,因爲現在的一些原生生物就有扎堆兒的習性。不過,這些生物的“排屋”往往沒有那麼幾何對稱。

在候選生物中,呼聲最高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單細胞生物 Xenophyophores,因爲它們身體裏有集團狀的糞球(stercomata),上面還很講究地蓋上了一層有機質糞殼。另外,它們也可以形成交錯縱橫的管道系統(granellare system)。

不過,Rona 卻認爲不太可能是 Xenophyophores。這主要是因爲大西洋底的六邊形裏沒有講究的糞球矩陣,也沒有現代 Xenophyophores 體內含有的鋇元素。

那這是不是說明,六邊形是某種生物挖的坑呢?

Rona 和 Seilacher 認爲,如果這些化石不是生物的身體,那就可能是某種生物的“農場”,是它們造出來養菌當飼料用的,因爲海底喫的很少嘛。

他們認爲,這些排水能力很弱的管道結構可能是一個祕密農場,進出不夠通暢是爲了防止其他生物進來偷菜。如果是這樣,這可能是由動物建造的最早的結構了。

不過,痕跡化石很難留下來,它們留下來的部分往往也是基底部。就像茅坑的蓋板容易被大風吹走,露出下面不動如山的壓缸便便一樣。

因此 Rona 和 Seilacher認爲,如果 Paleodictyon nodosum 真的是痕跡化石,那麼也是原農場的下半部,上半部長啥樣誰也不知道。

然而也有學者從數學的角度駁斥了“痕跡化石”假說。

2007年,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地質學家 ‪Roy E 。 Plotnick 和同事通過數學中的圖論理論得出的結論是,由於六邊形化石中每個點都有三個分叉,生物要製造這樣複雜的迷宮必然要走許多回頭路,效率有很大的損失,因此這類化石不太可能是遺蹟,而是動物身體的一部分。

無論如何,研究者們唯一能確定的是,Paleodictyon nodosum 極有可能是生物,而不是地質活動造成的。因爲他們發現,孔的數量和間距和六角形的大小成正比,這意味着這些六邊形是有機物生長產生的。

話說回來,Paleodictyon 家族的化石都挺詭異且抽象。比如 Paleodictyon strozzii 的化石是蜂窩狀的,Paleodictyon petaloideum 的是花瓣狀的,Paleodictyon tripatens 的是摩爾斯碼狀的。它們在演化過程中留下的化石圖案也是越來越精緻複雜。

除了歐洲和大西洋底,其他地方也發現了這類奇奇怪怪的生物。2015年,中國地質大學的研究者在湖北的大冶組地區也發現了2個來自三疊紀的 Paleodictyon 化石。它們長這樣——

不論如何,Rona 相信能製造這種複雜六邊形的生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而它們還生活在大西洋深處。只是,它們究竟是幾何控的“打孔機”,還是有着密恐屁股的奇怪生物呢?

克蘇魯的插線板?克蘇魯的腳底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