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業農村現代化如何實現 多位專家共論鄉村振興

百年現代化、40多年改革開放,到今天,中國進入全面實現現代化的大時代中。而作爲具有千年農耕文明的中國,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是全面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在今天,如何才能更好助力鄉村振興,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7月22日至24日,國家鄉村振興局中國扶貧發展中心指導、中國農業大學主辦的“開化論壇”在浙江省開化縣舉辦,300餘位社會科學領域研究鄉村振興主題的資深專家和青年學者,以及從事鄉村振興工作的政策制定者和基層行動者相聚論壇,共議鄉村振興的重大主題,共述鄉村發展的中國故事。

7月22日至24日,在開化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共議鄉村振興的重大主題。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演變:鄉村治理的源流和核心

1998年,美國人類學家詹姆斯-斯科特出版的《國家的視角》一書,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問題,“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

21世紀中,中國的脫貧攻堅,爲全世界提供了中國經驗,華中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徐勇表示,中國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也是最大改善人民狀況的事業。這些事業是如何成功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回應斯科特的問題。

“中國能夠在短時間徹底消除絕對貧困,主要是依靠國家的力量,”徐勇說,“在歷史上,中國是一個以農爲本,以農立國的國家,但是國家不直接介入農業農村,農業農村發展處於自然狀態。但在現代化進程中,農業農村發展不再是自然狀態,而是進入國家狀態,國家廣泛和深度介入農村,對農村社會進行改天換地般的改造,這種改造對國家理性要求特別高,需要遵循農業農村發展的自然規律”。

脫貧攻堅的勝利,爲未來鄉村振興積累了大量經驗,但鄉村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亦有新的問題需要解決,上海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教授張文宏在論壇上表示,“在未來的農村現代化中,有許多重要和迫切的任務,如基礎設施的現代化,過去很多年中,我國鄉村基礎設施現代化發展很快,但也還有亟待完善的地方,區域之間,目前還存在基礎設施的差異,還有廁所革命,也仍待進一步推動和解決。產業體系與產業結構的現代化,是農民增收、鄉村持續發展的基礎,相當於造血機制,也需要進一步推動和發展。同時,隨着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民的職業結構也在變化,這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最後是人的現代化問題,沒有人的現代化,未來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也就很難實現。”

轉型:現代化中的國家力量

千年農耕文明,轉型爲現代農業文明,轉型的不僅僅是生產方式,推動轉型的,也不僅僅是生產技術的進步。

徐勇表示,在今天,農業農村的發展正在進入國家狀態,這和以前的自然狀態不同,“自然狀態下,農業農村是一種基於社會內在機制的自然變遷,這種變遷的速率十分緩慢。作爲國家工程的鄉村振興,則是一種規劃性的變遷,是國家發動和實施的一項社會工程,目的是改善農村社會狀況。”

相對於傳統時代依靠自然變遷的農業農村發展,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業農村,國家力量發揮着更大的作用,脫貧攻堅的經驗,也證實了這一點。

那麼,在鄉村振興時代,國家力量如何更好發揮?徐勇認爲,脫貧是舉全國之力改善貧困地區人類生存狀況的社會工程,這項社會工程具有“硬脫貧”的特點,具有時間性、戰役性、突擊性、強推性。但在未來的鄉村振興中,則需要“軟振興”,徐勇說,“鄉村振興是一項改善中國農村人口狀況,從根本上消除長期歷史以來的城鄉差距,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宏大和可持續的社會工程,由國家發動並推動實施,這一社會工程需要具有相當長時間和極強韌性,即十分緊迫又要有足夠耐心,需要超強智慧,韌性和耐心,需要處理好農村與現代化之間的關係。比如要遵循農業農村發展的自然規律,合理配置進入鄉村的各種資源。此外,還要避免簡單化、同質化、標準化,讓鄉村具有鄉村的特性”。

根基:鄉村仍是糧食保障的根基

現代化嬗變中的鄉村,生產模式和生產結構正在不斷髮生變化?但同樣也有沒變的基礎,如糧食生產,仍是鄉村最重要的人物。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仇煥廣表示,“鄉村仍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根基,糧食安全也一再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但如何看待糧食生產問題,其中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內容。”

我國有14億人口,保障14億人的喫飯是發展的前提,仇煥廣說,“在今天,國人的飲食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食物越來越多元化,應以糧食安全爲抓手,保障食物安全。與此相關的是,保障糧食安全是保障數量的安全,還是生產能力的安全,也需要進一步思考,在今天更應重視和強調保障糧食的供給能力安全,即緊急情況下具備將土地和技術迅速轉爲糧食生產所用以保障糧食安全的能力。同時,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有更多的空間來平衡和保障生態安全。”

同時,仇煥廣表示,糧食生產中的區域主體責任與比較優勢發揮的問題,也值得關注,“不同區域有各自的比較優勢,如何發揮比較優勢,未來應該有更多思考。”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營養健康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仇煥廣認爲,這也爲糧食生產提出了新的要求,“食物營養的安全,營養均衡的安全也很重要。拿肉類消費舉例,膳食營養均衡推薦的消費量,是年均消費20公斤,現在城市消費量是40公斤,農村的消費量是35公斤,超過推薦的消費量。在這樣的情況下,是不是可以通過一些政策的引導,使食物消費更加營養健康。

制度:從土地到組織化

從傳統到現代,從改革開放至今天的鄉村振興,我國鄉村治理的形態和深度不斷變化,但土地,一直都是最重要的根基。

“縱觀中國的歷史,鄉村治理的特徵都是以土地爲核心,爲主線。中國的鄉村治理,走的就是一條以地權制度爲主線,由此實現‘因地而治’,進而‘因治而序’的道路模式,這才彰顯了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必良說。

2009年,我國開始試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政策,並於2013年全面推進,這一政策對未來的鄉村發展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羅必良認爲,在未來,“農戶地權強化,將誘發情感網絡關係的弱化。農地確權,則將改變地權博弈關係。農地確權將正式的經濟交易治理模式引入村莊,營利性規則將在交易活動中發揮主導性作用。地權交易市場化將誘導‘契約型’交易秩序的現代化轉型並重構村莊治理體系。”

在土地制度變遷推動鄉村治理變遷的另一面,鄉村組織化的程度,也在影響着鄉村治理的水平。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王亞華表示,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之一,鄉村要振興,就要有效的治理,而治理的核心是多治融合。“第一,需要擴大基層選擇空間,文件應主要聚焦于思路、原則、目標和集體選擇規則,操作層面的部分,讓基層更多探索選擇的空間。第二,落實羣衆廣泛參與,再次強調協商議事機制。第三,在黨建引領方面,一定要踐行羣衆路線。第四,也要構建多元化的監督體系。第五,善用技術力量賦能,技術的力量不僅僅賦能國家,更要賦能社會,賦能基層。”

借鑑:從歐美到東亞的普遍經驗

百年現代化,4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的現代化之路,如何借鑑國際經驗?中國社會學會的副會長田毅鵬表示,“在過去,更多借鑑的是歐美經驗,東亞經驗常常被忽視,但實際上,東亞許多國家的現代化經驗,和我們有着空間、時間、文化、社會、模式、問題等多方面的關聯,因此,東亞的經驗,對於中國當下正在展開的鄉村振興的進程,會提供非常多的借鑑。”

上世紀60年代,日本頒佈《農業基本法》,開啓了日本鄉村工業化的進程,田毅鵬介紹,“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讓種地和務工的人,具有相同的收入,這使得日本快速進入鄉村工業化的浪潮。此後,日本相繼推動一村一品、第六產業也就是我們說的三產融合。到1999年日本頒佈《新農業法》,《新農業法》把農村作爲一種社會產業來看待,需要全社會來扶持,而不止簡單的是一個產業。這些做法,都有力地推動了日本鄉村工業化的進程”。

和歐美不同,東亞具有深厚的村落文化,以村落爲依託和主體的文化產業,在鄉村振興中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在日本,有很多文化品牌,不是由外在的公司來運作,而是由村落來運作。這一點,應該值得我們借鑑。”田毅鵬說。

小農生態,同樣是東亞的普遍特徵,田毅鵬介紹,“小農組織化的對策,小農與現代農業的銜接,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日本沉浸通過農協,來實現高度的組織化。當然,中國不一定走這條路,但鑑於日本的經驗,應設法通過其他的多元途徑,來實現小農的組織化和再組織化。”

新京報記者周懷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