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反壟斷再出手,版權不再獨家,“敲醒”騰訊音樂網易雲的警鐘

騰訊被責令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 網易雲音樂公告:堅決支持

來源/首席商業評論(ID:CHReview)

作者/七月

國家出手,音樂版權再起新風波

在線音樂領域又起新風波。

2021年7月2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收購中國音樂集團股權一案發布公告:因交易“應報未報”對騰訊處以50萬元罰款,同時附加一定條件,對原有音樂版權授權模式進行調整,規定與獨立音樂人的獨家合作期限不得超過三年,與新歌首發的獨家合作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

這份決議的背景是,2016年騰訊和中國音樂集團在相關市場份額分別爲30%和40%左右,騰訊通過與市場主要競爭對手合併,獲得較高的市場份額,集中後實體佔有的獨家曲庫資源超過80%。

因爲騰訊在中國境內網絡音樂播放平臺市場具有較高市場份額,對行業有三個不利可能:

第一是可能有能力促使上游版權方與其達成更多獨家版權協議,第二是可能要求給予其優於競爭對手的交易條件,第三,也可能有能力通過支付高額預付金等版權付費模式提高市場進入壁壘,對相關市場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

在公開處罰後不久,騰訊便回應將壓實責任,與騰訊音樂等關聯公司在規定時限內製定整改措施方案,按照處罰決定要求全面不折不扣地完成,確保整改到位。

網易雲音樂同樣發佈公告,承諾將積極履行平臺責任,依法合規經營,堅決不與上游版權方簽訂網絡音樂獨家版權協議,抵制哄擡版權價格行爲,全力維護網絡音樂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從這次官方處罰決議看,可以劃出3個重點:

第一,獨家版權不再存在,在處罰決議中,不得與上游版權方達成或變相達成獨家版權協議或其他排他性協議,已經達成的,須在本決定發佈之日起三十日內解除,也就是說,在不同播放器之間切換的問題,將在本次處罰後得到解決。

第二,是音樂的會員模式遇到挑戰。以往騰訊音樂、網易雲正是因爲擁有獨家音樂版權,成爲付費領域的重要支撐,平臺中部分音樂版權長期僅可在付費狀態下收聽,但如果一旦用戶會員到期,此前下載的付費內容同樣無法收聽。

第三,轉授權成爲常態。長期以來,在版權競爭中佔據劣勢的網易雲音樂,也被網友戲謔地稱其爲“灰色歌單”,網易雲從來沒有放棄過版權鬥爭,

過去幾年,網易雲音樂已經先後與華納、環球、索尼等唱片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並且根據網絡消息,在去年3月時,網易雲音樂更是獲得了滾石唱片的獨家授權,但是後來網易雲音樂又將其版權轉授於QQ音樂,達成共享資源。

此外,這些年爲了對抗版權,有些平臺還繞道而行,採用與原創音樂人的合作模式,以求原創歌曲。

但一旦涉及到壟斷,也同樣逃不過官方的打擊,在處罰決議中,官方提出對原有音樂版權授權模式進行調整,規定與獨立音樂人的獨家合作期限不得超過三年,與新歌首發的獨家合作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

也就是說,網易雲也先別高興,獨立音樂人的路子,也並不好走,與歌曲版權一樣,平臺也無法壟斷音樂人,

抖音“趁火打劫”,蝦米音樂可惜了?

對於這次事件,知名媒體人潘亂表示,“音樂行業大變天,最大贏家不是網易雲,是非同行的抖音。因爲所有在音樂App內的‘推薦’和‘分發’其實僅僅只能解決‘猜你喜歡’的問題,而抖音能‘讓你喜歡’。”

抖音確實在音樂上有着先天優勢,尤其是爆款音樂。

一邊,抖音從去年開始就躍躍欲試,在平臺內測後上線“聽全曲”和“K歌”功能,在站內打造音樂播放器,放大音樂屬性,並且先後與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兩大平臺都達成了音樂轉授權合作。

另一邊,在今年4月份,字節跳動宣佈成立音樂事業部,同時,在海外推出了音樂產品Resso,這次國內的反壟斷風波之後,不排除字節跳動會轉戰國內市場。

此前就有人將抖音音樂的榜單與QQ音樂、網易雲音樂兩家流媒體平臺榜單做了對比並發現,在流媒體平臺排名前幾位的歌曲大多是從抖音開始走紅的。

抖音還於近日在App內上線了聽全曲功能,過去抖音中音樂大多隻能播放片段,現在抖音中的歌曲已越來越多支持“聽全曲”,這似乎也釋放出抖音發力音樂領域的信號。

最近,字節又準備將觸手伸向音樂版權領域,內測了首個音樂發行平臺“銀河方舟”,這也表明字節跳動向流媒體音樂領域更進一步。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抖音、抖音火山版的助力下,字節的音樂業務將集播放、宣發、版權運營於一身。而流媒體音樂行業市場將迎來新的變局。

Fastdata極數發佈的《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顯示,在線音樂使用時長環比下降>50%的用戶羣體,同一時間段內,其他文娛應用使用情況,抖快短視頻平臺使用時長環比增幅達72.9%。顯然,視聽消費中,短視頻更佔優勢。

如今,在線音樂又到了一個新賽點,爲自家音樂從產出到發行,鋪設一條完整的鏈路閉環。打造更加全面的音樂商業模式和版權發行,成爲了新的方向。

關於版權之爭,讓不少人想起了已經倒下的蝦米。

在今年2月5日,蝦米音樂正式停止了服務,宣告阿里進軍流媒體音樂失敗,國內行業裏主流玩家僅剩騰訊音樂旗下的QQ音樂、酷狗、酷我以及網易旗下的網易雲音樂。

蝦米的死,就是部分因爲缺少獨家版權。

而最近,隨着版權鬆動,蝦米、咪咕音樂也開始悄咪咪有了復活的跡象。

最近從國家知識產權商標局發現,阿里通過旗下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於近日申請了“蝦米音樂娛樂”商標,國際分類涉及38類通訊服務,目前商標狀態爲註冊申請中。

咪咕音樂更有意思,在監管部門宣佈對騰訊音樂處罰當天,咪咕音樂在知乎上表示:“爸爸常常教導我們:不論現在未來,我們都要努力爲大家提供最優質的好音樂。”

總而言之、隨着字節旗下抖音、阿里的蝦米、咪咕音樂等在大力發展音樂業務,作爲音樂的發行方,肯定會加大在各個平臺“雨露均霑”式的音樂扶持。

這一次,很有可能會是一場惡戰。

版權不再獨家,騰訊網易雲都難成贏家

如今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監管層對互聯網大公司的“網”開始收緊了。

2021年的諸多反壟斷更是雷霆手段,7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宣佈,禁止騰訊申報的鬥魚虎牙合併案。

這是近十年來,國內互聯網領域第一起被監管機構強制叫停的投資併購案,同時也成爲《反壟斷法》中關於經營者集中實體審查的標杆性案例。

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八條、《經營者集中審查暫行規定》第五十七條規定,按照發展和規範並重的原則,市場監管總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騰訊及關聯公司採取三十日內解除獨家音樂版權、停止高額預付金等版權費用支付方式、無正當理由不得要求上游版權方給予其優於競爭對手的條件等恢復市場競爭狀態的措施。騰訊三年內每年向市場監管總局報告履行義務情況,市場監管總局將依法嚴格監督其執行情況。

此外,騰訊還被罰款50萬元,這意味着騰訊手握獨家音樂版權的時代即將終結,也算是給2015年開始的音樂版權之爭畫上句號。

此前騰訊音樂夜與阿里音樂、網易雲音樂達成轉授權協議,雙方授權的作品達到各自獨家音樂數量99%以上,但剩下的1%卻是關鍵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當1%的版權不再成爲競爭焦點,那麼,在線音樂平臺還能競爭些什麼?

這或許該回到平臺的初心了。

網易雲音樂一向以社區氛圍著稱,一方面,重視用戶運營,在音樂社區雲村的建設上頗有成就,依靠着評論、治癒、年度回顧等,連續打造了多個現象級的刷屏事件。

另一方面,網易雲音樂大力邀請原創音樂人入駐,截至2020年,網易雲音樂入駐音樂人超23萬。一批新生代的獨立音樂人,如房東的貓、顏人中等,通過這一平臺走向了大衆。

而對於騰訊來說,很明顯,在失去獨家版權這一護城河後,會使用戶對平臺的依賴程度降低,騰訊必須進行更多的業務上的協調配合,來彌補版權的問題。

騰訊音樂早有“自救”,今年4月,騰訊PCG事業羣業務進行調整,原QQ負責人樑柱調往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擔任CEO和董事會成員。

最近更是加緊了扶持音樂的動作。7月14日,微信上線的好友來電鈴聲自定義功能可選用來自QQ音樂的音樂素材;7月15日,QQ音樂聯合微信推出“QQ音樂聽歌分享至微信狀態”功能,用戶可在歌曲界面點擊分享到“微信狀態”,也在試圖通過微信爲QQ音樂導流。

在過去,獨家音樂版權爲騰訊音樂的社交娛樂業務帶來了流量供給。如今,騰訊需要尋找其他的增量入口。

直播和K歌的用戶生態也是平臺更需重視的。MAU和ARPPU雙重指標,纔是音樂平臺面臨最核心的問題。

比如騰訊音樂一向的“現金牛業務”——社交娛樂業務,直播和K歌收入構成這一版塊最主要的營收,主要包括酷我音樂旗下的“聚星直播”業務,以及全民K歌貢獻的收入,扛起騰訊音樂收入的大頭,而且這部分業務的用戶不會特別重視版權,需要的是用戶體驗和社區運營,而這恰恰是過去騰訊音樂的短板。

如今,社區建設對騰訊音樂至關重要,此前對社區氛圍情有獨鍾的用戶,因爲獨家音樂版權不得已在騰訊音樂旗下平臺中聽歌,如果騰訊音樂不再加強平臺的社區優勢,這部分用戶勢必會向網易雲音樂平臺遷移。

一旦倒戈開始發生,騰訊音樂的老大地位能保住多久?還是個未知數。

希望這次版權反壟斷是個警鐘,能敲醒各家平臺,讓平臺認清現實,真正爲用戶謀福利,而不是守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眼裏只顧着搞垮對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