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新浪財經APP,瞭解最新財經資訊

原標題:大宗商品高位盤旋,通脹壓力難言放鬆

來源:明晰筆談

丨明明債券研究團隊

核心觀點

近期,主要由國際定價的銅和原油等大宗商品漲勢趨緩,而國內定價的焦煤、動力煤等大宗商品價格再度走高。當前銅、鐵、原油價格高位震盪,輸入型通脹總體可控但仍不可忽視。國內煤炭供需錯配在短期內仍將延續,煤價高增或促使通脹壓力重回國內,缺煤缺電局面下通脹將呈現圓弧頂,回落速度或進一步趨緩,國內通脹壓力仍需警惕。

國內定價商品再趨緊,通脹壓力來源或重回國內。當前國內煤炭市場呈現供需錯配的局面,煤炭價格重回高增態勢,7月4日以來動力煤、焦煤、焦炭價格增長勢頭仍未減弱,三者7月以來漲幅分別達13.54%、11.44%和5.89%,新的通脹壓力正在形成。具體來看,(1)供給端——環保政策、天氣等因素對國內產能形成擾動,海外疫情等因素導致進口煤市場偏緊;(2)需求端——用電量高增導致動力煤需求走高,製造業擴張疊加基建投資小幅回升帶動雙焦需求提升;(3)庫存低位加劇短期內煤炭的供需不平衡,短期拋儲等政策面預期將對煤炭供給端有所改善,但增幅有限,預計國內煤炭供需錯配在短期內仍將延續。此外,隨着相關限產政策落地以及淡季後需求回升,鋼材供需缺口將重新面臨壓力,政策端仍是主要關注點。

國際定價商品高位震盪,輸入型通脹總體可控但不容忽視。當前國際定價的大宗商品上漲動能減弱,輸入型通脹總體雖可控,但隱憂猶存。分品種看:(1)原油:OPEC+會議達成協議,供給端不確定減弱。隨着歐美髮達經濟體逐步解封,原油需求有所提升。但考慮到Delta毒株在全球範圍的快速擴散,市場對於經濟進一步修復的擔憂又對原油價格形成一定抑制。總體來看,供需兩端的擾動仍將繼續,原油價格或處於高位盤旋;(2)銅:以銅爲代表的的有色金屬在環保驅動下是長牛邏輯,短期漲勢趨緩;(3)鐵礦石:中國作爲全球鐵礦石的主要需求方,受碳中和下限產等政策因素影響,鐵礦石需求受到抑制,同時全球供應有所改善,鐵礦石價格回落。

債市策略。當前主要由國際定價的銅、鐵、原油等大宗商品或繼續處於高位震盪,輸入型通脹風險整體可控,但不容忽視。短期來看,煤價高增或促使通脹壓力的來源重回國內,缺煤缺電局面下通脹將呈現圓弧頂,回落速度或進一步趨緩,國內通脹壓力仍需警惕。由於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導致的成本上漲導致中游企業利潤遭到侵蝕,其中中小企業承壓顯著。對於債市而言,爲緩解通脹帶來的中小企業的利潤壓力,貨幣政策已通過降準來做結構性調整,但面臨後續的高通脹壓力下,貨幣政策難言更寬鬆,結構性問題更需要財政發力。下半年財政發力+貨幣配合的可能性更大,隨着地方債發行量增長,資產荒有所緩和,需關注下半年利率上行風險。

正文

近期,主要由國際定價的銅和原油等大宗商品漲勢趨緩,而國內定價的焦煤、動力煤等大宗商品價格再度走高。當前銅、鐵、原油價格高位震盪,輸入型通脹總體可控但仍不可忽視。國內煤炭供需錯配在短期內仍將延續,煤價高增或促使通脹壓力的來源重回國內,缺煤缺電局面下通脹將呈現圓弧頂,回落速度或進一步趨緩,國內通脹壓力仍需警惕。

國內定價商品再趨緊,通脹壓力來源或重回國內

煤炭供需錯配導致煤價持續走高,新的通脹壓力正在形成。當前國內煤炭市場呈現供需錯配局面,煤炭價格重回高增態勢,7月4日以來動力煤、焦煤、焦炭價格增長勢頭仍未減弱,三者7月以來漲幅分別達13.54%、11.44%和5.89%。考慮到煤炭開採業對PPI影響較大,同時煤炭還會對電力、建材、化工等中下游行業施加影響,因此在煤價持續高增背景下,煤炭或成爲短期內通脹壓力的主要來源。

供給端——環保政策、天氣等因素對國內產能形成擾動,海外疫情等因素導致進口煤市場偏緊。(1)國內產能。2021年以來國內原煤產量總體呈現下降趨勢,6月總產量爲32319萬噸,環比回落0.95%,同比下降3.3%。近期部分地區安全、環保檢查增多,疊加停產限產、降雨防汛等因素,國內煤炭產量仍然受限。(2)進口煤。以2019年我國進口煤計算,我國從澳大利亞、印尼、俄羅斯和蒙古的進口數量比例分別爲39.01%,24.25%、 14.79%和18.28%。當前發展中國家受制於低疫苗接種率,經濟修復節奏落後於發達國家,疫情反覆對國外煤炭產能帶來不確定性,進口煤暫時難以彌補供需缺口。

需求端——用電量高增導致動力煤需求走高。目前火電在我國發電結構中仍占主導地位,從2021年5月數據來看,今年以來火力發電佔總發電量的73.7%。動力煤作爲火力發電的原料,電力需求的提升將帶動其需求上漲。當前缺電問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國出口持續性高增,成爲經濟修復的主要驅動力。出口的高景氣帶動了製造業的快速修復,用電量也明顯提升。2021年以來全社會用電量維持高位,分地區來看,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地區省份用電量較大。二是從往年來看,7、8月爲季節性用電高峯,電力供給將面臨較大壓力。

製造業擴張疊加基建投資小幅回升帶動雙焦需求提升。2021年上半年地產投資處於高景氣,一定程度上拉動鋼鐵及相關產品的需求,進而爲上半年的焦煤、焦炭價格提供支撐。下半年,銷售拐點和監管高壓會對地產投資的影響使得地產週期向下,但製造業持續擴張,或帶動有色金屬需求回升,基建投資維持穩定增長,建材市場需求仍舊可以維持。焦煤是焦炭生產的基礎原料,而焦炭作爲重要的有色金屬和鋼材冶煉原料之一,其需求將進一步提升。

庫存低位加劇短期內煤炭的供需不平衡。2021年3月以來,全國重點電廠煤炭庫存可用天數位於歷史低位,遠低於往年同期水平。從CCTD主流港口的煤炭庫存數據來看,進入5月煤炭港口庫存持續去化,截至2021年7月26日庫存錄得5779.1萬噸。此外,坑口至港口成本倒掛導致發運維持低位,港口庫存持續下行使得供給緊張格局延續。

短期拋儲等政策面預期將對煤炭供給端有所改善,但增幅有限,預計國內煤炭供需錯配在短期內仍將延續。據新華社報道,爲做好迎峯度夏煤炭供應保障工作,根據監測分析情況,國家發改委已提前制定儲備投放預案,本次準備投放煤炭規模超過1000萬噸。在6月28日的答記者問中,國家發改委發言人也表示“將在全國建設2億噸政府可調度儲備能力,今年可形成1億噸左右”。長期來看,新產能建成疊加國家儲備投放或推動煤炭供需趨於平衡,但短期內供需錯配現象仍難大幅改善。

此外,隨着相關限產政策落地以及淡季後需求回升,鋼材供需缺口將重新面臨壓力,政策端仍是主要關注點。據財聯社報道,近期各省相繼部署下半年粗鋼產量減產方案,各地區紛紛提出2021年全年粗鋼產量不超過2020年,鋼材供給趨緊。參考中信證券研究部週期組觀點,“下半年隨着需求端‘金九銀十’的需求回暖和供給端限產的進一步落地,應會形成長期供給偏緊的狀態”,供需缺口下鋼材相關產品價格或有繼續上行的壓力。

國際定價商品高位震盪,輸入型通脹總體可控但不容忽視

當前國際定價的大宗商品上漲動能減弱,輸入型通脹總體雖可控,但隱憂猶存。分品種看,原油價格在供需擾動下或高位盤旋,波動性有所增加。7月OPEC+會議最終達成增產協議,同意於8月起增產至多40萬桶/天,原油供給端不確定性減少,市場關注點回歸需求端。隨着歐美髮達經濟體逐步解封,居民出行活動增加,拉動汽油需求回升。據最新數據顯示,美國API原油庫存和EIA商業原油庫存持續走低,7月23日分別錄得46183.9萬桶和43559.8萬桶,表明當前原油需求有所提升。但考慮到Delta毒株在全球範圍的快速擴散,市場對於經濟進一步修復的擔憂又對原油價格形成一定抑制。總體來看,供需兩端的擾動仍將繼續,原油價格或處於高位盤旋。

銅鐵漲勢回落,短期來看或持續震盪。(1)銅。長期來看,全球經濟綠色化趨勢對銅的需求提供強力支撐。銅具備的優良導電和導熱性能,將持續爲清潔能源應用、循環經濟發展等領域提供重要的貢獻。據ICA預測,未來20年,電力電子設備在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如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農場)中的廣泛應用將顯著增加銅的需求。以銅爲代表的有色金屬在環保驅動下是長牛邏輯,短期漲勢趨緩。(2)鐵礦石。中國作爲全球鐵礦石的主要需求方,受碳中和限產等政策因素影響,鐵礦石需求受到抑制,同時全球供應有所改善,鐵礦石價格有所回落。

債市策略

當前主要由國際定價的銅、鐵、原油等大宗商品或繼續處於高位震盪,輸入型通脹風險整體可控,但不容忽視。短期來看,煤價高增或促使通脹壓力的來源重回國內,缺煤缺電局面下通脹將呈現圓弧頂,回落速度或進一步趨緩,國內通脹壓力仍需警惕。由於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導致的成本上漲導致中游企業利潤遭到侵蝕,其中中小企業承壓顯著。對於債市而言,爲緩解通脹帶來的中小企業的利潤壓力,貨幣政策已通過降準來做結構性調整,但面臨後續的高通脹壓力下,貨幣政策難言更寬鬆,結構性問題更需要財政發力。下半年財政發力+貨幣配合的可能性更大,隨着地方債發行量增長,資產荒有所緩和,需關注下半年利率上行風險。

市場回顧

利率債

資金面市場回顧

2021年7月29日,銀存間質押式回購加權利率大體下行,隔夜、7天、14天、21天和1個月分別變動了-42.79bps、-10.13bps、-8.69bps、-242.20bps和40.31bps至1.6230%、2.2898%、2.3645%、0.0000%和2.6000%。國債到期收益率全面下行,1年、3年、5年、10年分別變動-5.14bps、-3.84bps、-2.46bps、-4.72bps至2.1621%、2.5777%、2.7192%、2.8840%。7月29日上證綜指上漲1.49%至3,411.72,深證成指上漲3.04%至14,515.32,創業板指上漲5.32%至3,459.72。

央行公告稱,爲維護月末流動性平穩,7月29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流動性動態監測

我們對市場流動性情況進行跟蹤,觀測2017年開年來至今流動性的“投與收”。增量方面,我們根據逆回購、SLF、MLF等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國庫現金定存等規模計算總投放量;減量方面,我們根據2020年12月對比2016年12月M0累計增加16010.66億元,外匯佔款累計下降8117.16億元、財政存款累計增加9868.66億元,粗略估計通過居民取現、外佔下降和稅收流失的流動性,並考慮公開市場操作到期情況,計算每日流動性減少總量。同時,我們對公開市場操作到期情況進行監控。

可轉債

可轉債市場回顧

7月29日轉債市場,中證轉債指數收於393.48點,日上漲1.34%,可轉債指數收於1563.03點,日上漲2.49%,可轉債預案指數收於1309.29點,日上漲3.10%;平均轉債價格136.27元,平均平價爲105.72元。今日福20轉債退市,373支上市交易可轉債,除英科轉債和雙環轉債停牌,319支上漲,2支橫盤,50支下跌。其中百川轉債(22.73%)、精達轉債(17.36%)和N旗濱轉(16.36%)領漲,尚榮轉債(-2.80%)、寶萊轉債(-1.70%)和衆興轉債(-1.63%)領跌。368支可轉債正股,301支上漲,8支橫盤,59支下跌。其中九洲集團(18.00%)、隆利科技(16.32%)、鵬輝能源(15.25%)領漲,衆興菌業(-4.07%)、江山歐派(-3.33%)、金禾實業(-3.14%)領跌。

可轉債市場周觀點

上週轉債市場仍舊持續上行,但主要基於部分標的的強勢表現。權益市場總體表現分化較大,指數層面存在一定的壓力。

我們在過去數月的週報中持續的對成長板塊進行了推薦,這一階段相應的個券也累積了較爲明顯的漲幅。近期在情緒的進一步推動下,轉債和正股走勢逐漸背離,分化則進一步加劇,表現在轉債估值的離散度回到年內高位,轉債投資者也進入了較爲極致的抱團階段。轉債屬於放大波動的品種,對於抱團現象建議投資者主動作爲積極應對,可以進一步將持倉方向均衡,在保持較高彈性的背景下關注過於一段時間調整較多的品種。

我們依舊堅持認爲順週期板塊的超額收益接近尾聲,週期已非市場未來的主要配置方向,近期在中報行情推動下週期板塊有所表現,但持續性值得懷疑,當前我們僅推薦保留少部分需求景氣持續、供給端約束較強的板塊個券。

前期我們已經建議增加在消費方向的佈局力度,當前從均衡的角度更加值得重視這一方向。這一部分倉位可以填補部分回落的週期倉位。隨着經濟增長動能的回落,近期調整頗多的消費板塊可能會再次展現出穩健的特性,可以逐步增加關注。

對於過去數月重點推薦的成長製造方向,短期波動和分化可能會有所加劇,但這一方向的趨勢已經確立,風險偏好不高的投資者可以隨波動逢低佈局。當下全球疫情的結構性不均衡可能會進一步提升製造業的盈利彈性,海外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疫情控制效果遠弱於發達國家,會衝擊這些經濟體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的地位,而作爲“全球工廠”的中國製造業可能會迎來更多的轉移需求,主要邏輯方向建議從國產替代與技術升級兩大角度去考察,重點關注軍工、半導體、汽車零部件、新能源、TMT、醫藥工業等板塊。我們重申即使這一方向出現波動則是提供了進一步參與的機會。

高彈性組合建議重點關注東財轉3、精達轉債、彤程轉債、金誠(旗濱)轉債、奧佳轉債、火炬轉債、嘉元(恩捷)轉債、林洋轉債、比音(仙樂)轉債、長汽(銀輪)轉債。

穩健彈性組合建議關注蘇銀轉債、捷捷(石英)轉債、海瀾轉債、駱駝轉債、旺能轉債、斯萊轉債、永冠轉債、美諾轉債、運達(天能)轉債、鳳21轉債。

風險因素

市場流動性大幅波動,宏觀經濟增速不如預期,無風險利率大幅波動,正股股價超預期波動。

股票市場

轉債市場

下載新浪財經APP,瞭解最新財經資訊

 

相關文章